水電改造是裝修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觸及的材料多,佔裝修費用很大部份。以往市場的不規範,水電改造貓膩之多,被稱為裝修工程的黑洞。這些貓膩您都知道幾條?大家一起來快速學習下:
一、常見貓膩:超低報價
裝修公司打出水管7元/米招牌(市場主流品牌的PPR大約在10元至15元一米,且不含開槽等人工費用),吸引生產者,促進成交,實踐上是報價故意丟項漏項,最後追加工程全款時,高翻幾倍。
應對策略:找3-4家裝修公司做設計和報價,然後反復對比選擇最適合的,再決定簽署合同,合同可規定最終費用與預算10-15%的浮動上限;
二、常見貓膩:含糊報價,反複收費
開槽是根據槽的長度計算,有的裝修公司兩管開一槽的硬要算雙槽,比如一根槽內有2根水管,則計算2米的開槽費。也有承重牆與非承重牆開槽開出2種不同報價,糊弄客戶,小編在這告訴大家,開槽沒有承重非承重之分,只有一種報價!
應對策略:按米收費的項目需要弄清楚每一項目的費用,正常走一米電路的費用只包括電線、套管還有線盒。
三、常見貓膩:轉包工程
大部份的裝修公司,都沒有自己的水電工人,他們接到單子後轉給市面上做水管的商家,若日後出現質量問題,就只會一味推諉責任。
應對策略:確定施工方與裝修公司的所屬關係,並在合同中規定保修、維修的承擔方。
四、常見貓膩:繞線
最常見的貓膩,施工隊為了多賺錢,不按最近的距離布線、該穿牆的偏繞牆走等。
應對策略:在設計環節就應確定走線的合理性,比如依照橫平豎直,最短原則開展;
五、常見貓膩:繞過多線管
普通20mm的PVC管內可穿入4根電源線;直徑16mm的PVC管內可穿入3根電源線,有些施工隊一根管道只穿一根或兩根線路,形成線管浪費。
應對策略:驗收時明確每一根線管內走的線路,或保存好走線方案圖,方便日後維修。
六、常見貓膩:擅自改方案
有時施工隊會未經業主贊同,不按照圖紙嚴格布線,造成耗費更多人工和材料費用。
應對策略:在牆上畫出線路的走向圖,要核對下牆上的繪線能否和設計圖紙一樣,避免日後出現各種繞線問題帶來的各種麻煩!
七、常見貓膩:多開槽
只需一路電線串聯的,但工人卻不串聯,而是多走一路線。
應對策略:核算一路電線負荷:銅心電線負荷=電壓(220V)×電流係數(5-10安培之間)×導線橫截面積。
八、常見貓膩:錯誤測量
常有不到1米卻按1米進行計算,量出的長度大於實際發生量。
應對策略:由業主、水電設計師、工長共同確認水路、電路的室內點位,然後再將水電線路的走位用墨粉「彈」到牆上,這樣一來就能隨便測量出電路、水路的長度,用長度乘以單價則是整個水電改造的費用。
九、常見貓膩:偷梁換柱
合同中未標明水管及配件的品牌,或只寫品牌不寫產品型號說明,施工時水管和配件為其他雜牌,某品牌的最低級產品,甚至水管和配件甚至不是同一牌子。
應對策略:合同報價的時候要求每個項目都要寫清具體,施工前驗收產品,確定為正規廠家的產品。
十、常見貓膩:虛報損耗
很多施工隊和管線商家有合作,多餘的管材可能退掉,所以常有施工隊省工減料或虛報損耗,實際是私扣了資料。
應對策略:材料的損耗是客觀存在的,通常合理的是5%左右,業主要弄清楚哪些地方有損耗,最起碼應該讓工人保留損耗的材料。
十一、常見貓膩:單價過高
報價單裡的管線費用單價虛報。
應對策略:可在線上或線下實體店考察產品價格。
十二、常見貓膩:無中生有
一般在水電工程實現後,計算實踐費用的時候,會冒出如機械磨損費、敲牆輔料費等奇怪的費用。
應對策略:應在合同簽訂的時候,仔細核實那些模稜兩可的表達,確定能否有這些費用,如合同中沒有聲明應拒絕支付。
以上,水電改造必須堅持「先設計後施工」的原則,讓施工隊出具設計圖紙(可帶走)和預算報價單。所有溝通協定的內容都應該落實到合同條款中,化被動為主動,也讓親朋好友對你刮目相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5/node12597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