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遇到過同樣的難題?電工維修小經驗之離奇故事集錦!

豎起的觸頭

維修背景

20世紀70年代初,在建設葛洲壩水電工程期間,有一台日本生產的移動式空氣壓縮機發生了故障。也不知是誰的推薦,竟拿了介紹信,到廠裡來請我去修理。我感到為難,因為我從來沒有察看過這種壓縮機的內部結構,完全一竅不通。可領導說,葛洲壩水電工程是毛主席親自批准的項目,去不去是態度問題,能不能修好是水平問題。我只好硬著頭皮去了。

檢查結果

機器上倒是貼著一張說明,但那時我還沒有學過日語,日本人的圖形符號和中國的又很不一樣,哪裡看得懂呀。但既已來了,總也得查一查呀。

我拿起萬用表,首先找到電源進線處,測量進線電壓,如圖2-24a)所示。三相線電壓都是110V,正常。用手按起動按鈕ON,電動機側電壓為0。但控制盒內有輕微的「滴滴」聲,好像繼電器的磁鐵吸合的聲音。

打開控制盒,則見一個繼電器的觸頭竟豎了起來,如圖2-24c)所示(圖b是正常狀態),用尖嘴鉗把它轉到正常位置,再按起動按鈕,壓縮機就咚咚咚地開始工作了。

這樣的故障,在工廠裡的生產機械上是見不到的。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移動式空氣壓縮機並未固定,開動時振動較厲害的結果。

「出軌」的電刷

維修背景

棉絮廠的疏棉機是全市第一家採用了晶閘管直流調速的單位,對該設備的維修成為了我的「專利」。在大多數情況下,故障都出在晶閘管及其觸發電路中,但這一次卻有點異常。

檢查結果

控制電路如圖2-25a)所示,用萬用表測量三相進線電壓,都是380V,正常。再量控制櫃輸出的直流電壓,也正常。旋轉調速的旋鈕,直流輸出電壓也能得到調節。

於是判斷,問題在直流電動機上。但該電動機在機器的角落裡,我不得不「削尖腦袋」鑽進去察看。奇怪的是,居然有一個電刷跳出了刷握,「出軌」了,如圖2-25c)所示。把電刷重新放置到刷握裡,運行就正常了。

電刷放置在刷握裡時,是被壓緊彈簧緊緊地壓住的,如圖b)所示,怎麼能自行跳出刷握呢?據該廠的師傅們說,這個車間裡老鼠頗多,這很可能是老鼠搗的鬼。

變態的二極體

維修背景

水泥管廠的一台設備出現了一個怪現象:每次開機時工作正常,運行一個多小時後就不工作了。

檢查結果

發生故障的部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半波整流電路。

開機時,測量各部分電壓,都很正常。

變壓器一次側電壓:U1=220V;二次側電壓U2=33V;經半波整流並濾波後,AX間的直流電壓UD=15V。

運行一個多小時後發生故障,測量結果如下:

AX間的直流電壓UD=0V;變壓器二次側電壓U2≈50V,比正常時增大了許多。根據電工基礎的理論分析,這只有在發生串聯諧振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難道,變壓器的二次繞組和濾波電容器之間發生諧振了?可中間隔著一個二極體呢。

再用交流電壓表測量A、X間的電壓,居然也有50V。十分明顯,二極體VD已經擊穿。但拆下二極體進行測量,二極體又是好的。重新裝上後,仍然是老樣子。於是,在二極體兩端反並聯一個直流電壓表,如圖2-26所示。開機時,電壓表是有讀數的,但一個多小時後,電壓表的讀數降到幾乎為0了。

更換二極體後,機器的運行就正常了。

根據實踐經驗,電解電容器如流入反方向電流,是很容易損壞的。但電容器C竟沒有壞。仔細一看,原來該電容器的耐壓居然是160V的,遠大於交流電壓,這才保住了。

二極體在運行過程中,其狀態會發生變化,實屬罕見。

接反的接近開關

維修背景

新華印刷廠新買了一台機器,一個星期都沒能調試出來,到研究所來請求幫助。

檢查與處理

1.找出問題所在

我對照圖紙,觀察了機器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在於一個接近開關上。這是一台新機器,接近開關也是全新的,怎麼會發生問題呢?但根據控制邏輯,它的確是錯了。

我決定打開接近開關。裡面的結構十分簡單,只有一片時基電路(555電路)PC和一個微型繼電器KA,其電路如圖2-27a)所示。

2.接近開關的原理

當接近開關的電極A和機器上的電極B之間的距離較大時,PC的6腳和2腳通過電阻R與電源的「+」端相接,PC的3腳輸出低電位,KA處於失電狀態。

當電極A和B重合時,PC的6腳和2腳接地,PC的3腳輸出高電位,KA得電。

3.接錯的繼電器

經過仔細察看,繼電器的接地端竟接到了電源的「+」端,其工作邏輯正好相反,如圖2-27b)所示。

更正了繼電器的接線後,印刷機就正常地運行了。

這種故障之所以發生,恐怕是生產接近開關的相關人員的疏忽所致。

小小體會

生產機械中,電氣設備的故障常常是千奇百怪的。進行修理時,不慌不忙地在通電的狀態下測量電路各處的電壓,是找出故障所在位置的比較簡捷而有效的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5/node12197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