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夜景、晨昏不可不知的10大問題

2016-01-26 包楊

夜景、晨昏的景色相當迷人,想要拍出理想的作品除了要看老天賞不賞臉,拍攝者還須要具備一定的技術掌握曝光平衡。更重要的是要有過人的體力和耐心,才能夠翻山越嶺四處走,將眼前的美麗景致通通囊括入鏡。

問題1:拍攝前做哪些功課,可以降低失敗機率?

天氣的掌握是首要課題,因此氣象信息的判讀對於晨昏、夜景攝影來說相當重要,許多資深玩家在這方面投注了許多熱情,來藉此分析出景的機率,避免無功而返。有的朋友或許看不懂雷達回波圖,不過仍是可以掌握基本的風向和能見度信息,以此判斷合適的拍攝地點,才不會大老遠白跑一趟。

問題2:要準備哪些拍攝器材?鏡頭該如何選擇?

晨昏、夜景的拍攝都是在低光源的環境下進行,而為了在長時間曝光的過程中確保影像不會晃動,一隻穩當的腳架就是不可或缺的配備,而雲台則以球型雲台為佳,方便靈活調整構圖。

另外,同樣也是為了畫面的清晰,建議攜帶快門線,通過快門線的輔助,可以有效避免按快門時產生的瞬間震動。其它像是 ND 減光鏡、漸層減光鏡或黑卡,則看個人的拍攝需求來攜帶。另外,因為部分場景沒有照明設備,手電筒也要記得攜帶。

鏡頭的部分,基本上是以廣角鏡頭為主,不過某些特定環境,必須以中長焦段取景才能獲得理想的影像效果。

問題3:AV 模式和M全手動模式,該用哪個比較好?

除非拍攝環境中光源較為複雜,不然使用 AV 光圈優先模式就能滿足多數拍攝需求,只要先設定好光圈大小與感光度(ISO 100-400 可彈性調整),相機便會自動調整快門速度,接著僅需根據拍攝結果進行感光度或曝光補償的微調,就能獲得還算理想的夜拍作品。

若是面對光源較為複雜環境,則建議大家改用M全手動拍攝模式,先設定好光圈與感光度數值,再根據曝光標尺指示調整快門速度,或是直接通過 LiveView 實時預覽來掌握曝光狀況,即可完成拍攝設定。

問題4:為什麼拍攝日出或黃昏的風景時,照片的明暗度跟肉眼看到的有差異?

因為相機感光元件沒辦法完整顯示肉眼所見的動態範圍,因此面對晨昏這種逆光高反差的環境,如果天空正常曝光,則地景就會過暗,反之地景正常曝光,天空就會過曝。

因此,精準地控制曝光平衡,是拍好晨昏作品的一大關鍵,方法有三種:使用漸層減光鏡、搖黑卡以及HDR。使用漸層減光鏡是最省力的方式,不過鏡片好壞差很多;搖黑卡是通過分段曝光的概念來達成曝光平衡,需要不斷練習才能得心應手;HDR則是將多張不同曝光值的照片合成,以獲得寬廣的動態範圍。

問題5:分段曝光是指什麼?

以最常見的二分區曝光為例,所謂分段曝光是指,在拍攝時用黑卡於鏡頭前遮擋畫面的亮部區域(天空),先讓暗部區域(地景)曝光,待暗部獲得接近足夠的曝光後,再快速抽離黑卡讓亮部開始曝光,以完成曝光平衡的目的。

因此,攝影師必須先確定明、暗部各自的曝光時間,才能開始進行分段曝光。一般來說,順序通常是遮住亮部,以先曝暗部為優先;當然也可以先讓整個畫面曝光,然後待亮部的曝光時間已到時,再將之遮住。曝光順序其實並沒有絕對,根據攝影師的喜好和習慣而定。

問題6:拍晨昏、夜景有沒有既定的構圖法則?

構圖的好壞其實相當主觀,每個人對「美」的感受也不一樣,如果對自己的判斷沒有信心,幾個常見的構圖法則可以做為參考,例如三分構圖法和井字構圖法,配合構圖輔助網格線,將主體安排在適當的位置,只要掌握好畫面的垂直水平,大多都能夠獲得不錯的影像效果。

不過在構圖之前,更重要的其實是取景的判斷,尋找適當的前後景加強影像張力、哪個角度最能呈現被攝主體的特色、什麼位置沒有雜物干擾入鏡等,如果沒有頭緒,可以先參考類似的作品或當地的明信片,來激發自己更多的靈感。

問題7:一張精彩的夜景作品,都有哪些要素?

如前面所說,有好的天氣配合,再加上曝光平衡的掌握以及取景構圖的判斷,這些都是決定晨昏、夜景作品精采與否的重要元素。如果沒有在對的時間到對的位置,即使有拍出精彩作品的實力,仍是毫無用武之地。

拿夜景拍攝來說,最佳的拍攝時段,就是太陽下山後的10到15分鐘左右,天邊仍留有一絲餘光,當下的色溫最為漂亮,寶藍色的天空配上地景的點點燈火,即是一幅美麗的夜間景致。至於要有對的位置,則考驗著攝影師「卡位」的耐力,尤其是熱門的拍攝景點,建議大家比拍攝時間再提早1至2小時到達,以確保擁有最佳的拍攝視野。

問題8:如何拍出星芒效果?為什麼有些星芒效果長得不一樣?

星芒效果取決於光圈的大小,基本上只要將光圈縮至 F8 左右,就能讓星芒呈現於影像畫面之中。

一般來說,拍攝夜景的標準動作都是縮光圈、低 ISO,然後上腳架拍攝。縮光圈主要是為了獲得足夠的景深,連帶的也會將點狀光源化為星芒。而星芒的形狀其實和鏡頭裡的光圈結構有關,所以不同的鏡頭就會有不同的星芒表現,甚至光圈縮到多小才會有星芒出現,也是要看該鏡頭的結構而定。

星芒的好壞全憑個人喜好,但通常的判斷標準除了數量,還有就是尖端處會不會分岔,這往往是喜愛拍攝晨昏、夜景的朋友評鑑鏡頭的指標之一。

問題9:拍攝城市夜景時,絢麗的車軌影像要如何呈現才漂亮?

只要拉長曝光時間,就能呈現出絢麗的車軌影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小光圈和低 ISO 是基本設定。光圈決定的是車軌的粗細,快門則是決定車流的軌跡,這兩者之間的拿捏,將會影響所呈現的影像效果。

除了光圈和快門的控制,另一個重點就是快門時機的掌握,要去注意信號燈的轉換、車流的變化等等,尤其搭配色溫藍幕的拍攝時間有限,因此每一次按快門的機會都要把握住才行。

另外,大家也可以嘗試通過疊圖的方式增加車軌的數量,或是呈現車軌交織的畫面,讓車軌夜景更加精彩。

問題10:晨昏夜景的影像還能有什麼變化嗎,如何加入個人創意?

變化的部分可以先從色溫著手,透過白平衡偏移、包圍曝光功能的搭配,就能創作出不同色調的畫面,增添不少創作可能和趣味性。

另外,也可以試試「曝光變焦」這個手法,在長時間曝光的過程中轉動變焦環,畫面會因為曝光時的焦段不同,而變成線性擴散的動態影像。同樣的,也可以試試在曝光的過程中轉動對焦環,造就虛與實同時存在的影像效果。

還有一個玩法就是用花式黑卡,虛化的光源會跟著黑卡孔洞的造型而改變,拍出截然不同的夜景特色。

(本文轉自 DIGI PHOTO)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8677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