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知識] 你不能不知道的10個攝影技巧

10個攝影技巧分享攝影初學者以及愛好者,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你身邊有喜歡攝影的朋友,請傳遞給他們。

1.如何表現紀實攝影的氛圍

數碼單反的黑白模式功能在紀實攝影中可以得到很好的發揮。

黑白模式可以展現出紀實攝影所需要的氣氛和感覺。

2.如何拍攝紀實故事

紀實故事不僅需要生動的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圖片,也需要生動形象的文字作解說。

所以,攝影者在拍攝紀實故事照片時,一定要選取典型,並且能夠讓人產生共鳴,引發想像。

3.什麼是倫勃朗用光

倫勃朗式用光技術是依靠強烈的側光照明使被攝者臉部的任意一側呈現出三角形的陰影。

它可以把被攝者的臉部一分為二,而又使臉部的兩側看上去各不相同。如果用均勻的整體照明,就會使被攝者的臉部兩側顯得一樣了。

4.RAW格式用什麼軟體進行格式轉換

數碼單眼相機的RAW格式可以利用光影魔術手、Photoshop等軟體進行一定地處理與格式轉換。

5.拍攝遠處小物體如何對焦

當所要拍攝的對象距離較遠,而不能將手放過去的時候,可以利用距離與拍攝對象相同的物體進行聚集,這種強制對焦的方法也非常實用。

6.後期處理有什麼作用

用戶學會使用圖像編輯工具。有時用相機拍攝的數字圖像不是十分完美,但是,數字圖像的優勢就在於可以方便地進行後期加工,只要適當利用圖像編輯工具軟體,比如Photoshop等,就可以獲取令人比較滿意的圖像文件。

通過圖像編輯工具軟體的加工,可以使曝光不足的圖像加亮、校正色彩、剪裁掉分散注意力的背景、覆蓋住一些小的缺陷,比如:對人物主體臉部的缺陷進行修正。

7.使用數碼單眼相機如何省電

攝影者在拍攝過程中,儘量不用顯示屏取景,用相機的小光學取景器。

再者,儘量不用或儘量少用回放看拍過的照片。還有,不要總是對相機開關機,這樣會加速電量的消耗。

8.如何使照片更清晰

對攝影來說,焦點清晰是基本的要求,但對於初學者來說,要求每張照片都能焦點清晰是有一定的難度。影響焦點清晰的因素很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就很難獲得好的效果。

9.以下是幾個保持焦點清晰的好辦法,供初學者參考。

1.防止震動。震動會使照片中的影像晃動模糊,即使對焦十分準確,也會因此而影響結像的清晰度。產生震動的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照相機震動,即在按下快門時,照相機由於把持不穩而產生晃動。二是主體移動,也就是在鏡頭快門開啟的瞬間,被攝主體自身處於運動狀態,而快門時間不夠短,沒有凝固住動態,因此出現影像模糊的情況。要防止震動,必須對症下藥,可以從三方面採取措施:

(1) 將照相機裝在三腳架上。如果受拍攝條件的限制,無法支撐三腳架,也可改用獨腳架。

(2) 縮短快門時間(一般採用1/250秒),能減小照相機震動產生的影像晃動。

(3) 採用正確的持機方式。在不用三腳架的情況下,持機的姿勢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照相機的穩定。要克服被攝主體自身的動態模糊,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縮短快門時間。只要條件允許,快門時間越短效果越好。

2.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初學者認為小光圈會增加景深,一定會使影像清晰,因此,他們往往不分場合,把光圈收得很小,特別是在對焦沒有把握時,更會相信小光圈能助其一臂之力。但是這樣做的最後結果常常不理想,因為採用小光圈會導致快門時間的延長,並因此使照相機的震動產生足夠的負面影響。所以,片面追求小光圈不是上策,正確的做法應是使用短時間快門和三腳架。

3.正確了解鏡頭的特性。不少人認為鏡頭的光圈用得越小,成像的清晰度就越大。這個看法並不正確。其實,鏡頭成像的最佳狀態,在於將其最大光圈縮小2-3檔後。如一隻最大光圈為F2.8的鏡頭,當其光圈收至F5.6-F8時,成像最佳。

4.注意襯景與主體的關係。主體與襯景之間的色彩反差大小,會影響人們的視覺,在焦點不變的情況下,主體與襯景之間的反差大,影像看上去顯得清晰度高;如果色彩反差小,影像看上去清晰度低。因此,要想使主體在畫面中顯得格外清晰,有意識地選擇高反差襯景是很有效的。

10.如何取得效果不錯的剪影照片

1. 充分展現剪影主題的形體特徵,將形體與背景生動的結合在一起,可以說,形體是語言,背景是語調,而這種語言有時無聲勝有聲,任憑創作者去揣摩和體會,這也就是剪影照片的妙處所在。

由於在剪影照片中,主體基本沒有色彩和細節顯示,所以對主題的形體特徵要求就很高,這就需要作者基於後期表現的效果來仔細選擇拍攝角度和主體形態,充分展示主題的外形特徵,力求美感和生動。

2. 剪影照片的獲得充分利用了主題與背景受光的差異。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利用日出日落時的逆光,因為這時的光線最柔和,看上去又不刺眼,是拍攝的好時機,一般只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另外可以利用室外和室內人工造成的受光差異或天空和水面的自然反射。

3. 曝光要遵循寧欠勿過的原則,依據背景的光亮部分進行點測光,這才能使主體曝光嚴重不足,形成強烈的剪影。

4. 當畫面中被攝主體在畫面中所占比例過小,或畫面的空白空間比較單調時,可以創造性地運用剪影作為前景,通過黑色的剪影既可以壓迫觀眾的視覺投向被攝主體,同時黑色剪影也不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

我們甚至可以運用以剪影作為主體的邊框,形成方、圓或變異的各種形狀,使平常的景物具有獨特的畫面形式感,增加畫面的縱深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6893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