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節選自《影像視覺》11月刊的技術櫥窗欄目
在這個追求輕量化小型化的時代,你真的了解「微單」麼?
全畫幅「微單」不再是索尼專利
其實使用「微單」一詞描述此類相機並不正確,最準確的字眼是「緊湊系統相機」,是英文「CompactSystemCamera」的直譯,可以縮寫成「CSC」。
滿足這3點才能叫緊湊系統相機
1.可換鏡頭
作為一個系統,緊湊系統相機與單眼相機相似,都擁有眾多的可更換鏡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更換不同用途的鏡頭。
2.沒有反光板
緊湊系統相機又有一個名字無反相機,取消了反光鏡箱和五稜鏡,快門動作也因此變得振動更小。
3.輕巧便攜
大多數的緊湊系統相機都要比的單反小得多(也有特例...)。
緊湊系統相機與單眼相機3個主要區別
1.光路不同
在單眼相機中,大部分的光會來到五稜鏡及測光模塊,用於取景及測光。另外一小部分光會穿過主反光板並通過副反光板的反射來到相位對焦模塊。整個機構都需要精確的校正,不然單眼相機就無法正常工作。而在緊湊系統相機里,光路簡單得多,光直接到達傳感器。
2.法蘭距不同
缺少了反光鏡箱,緊湊系統相機法蘭距短的多,這對減小機身體積和轉接鏡頭都起到重要作用。
3.取景方式不同
不同於單眼相機,緊湊系統相機需要光線到達傳感器之後,再經過光電信號轉化後才能呈現在EVF(電子取景器)或者LCD螢幕上。最直觀的區別就是,單眼相機不開機也可以取景,而緊湊系統相機不行。
傳感器尺寸有大有小
單眼相機基本上不是APS-C就是全畫幅的,緊湊系統相機不同,除了全畫幅和APS-C,還有更小的1/1.7英寸,1英寸,M4/3格式的傳感器。擁有更小巧傳感器的緊湊系統相機機身更輕更薄,但在畫質上也會有一定妥協。偏重小巧的用戶可以選擇傳感器小一些的機型,偏重畫質的用戶可以選擇全畫幅機型。
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這句話是緊湊系統相機對單眼相機說的,舉例來說:
EOS M3隻能使用不那麼豐富EF-M鏡頭群
加上EF-M轉EF的轉接環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加裝了轉接環的EOS M3就和EF系統單眼相機一樣,可以使用所有的EF鏡頭。但是反過來就不可以,因為法蘭距短的緊湊系統相機可以通過轉接環加長,而單眼相機的法蘭距已經長了就沒有辦法縮短了,簡單來說就是短了能可以加長,長了就沒轍了。
1/1.7英寸傳感器要比全畫幅小得多,焦距轉換係數為4.2
在轉接的時候,需要注意焦距轉換係數,它是由你的緊湊系統相機的傳感器尺寸決定的。比如你在賓得Q系統(使用1/1.7英寸傳感器,焦距轉換係數4.2)上轉接一枚50毫米標準鏡頭,但實際上這枚鏡頭的等效焦距已經達到了210毫米(50乘以4.2),無法作為標準鏡頭使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68865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