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已經對光圈、快門有了深刻的認識。然而,攝影不僅僅是光圈快門的組合,更是一門用光的藝術。今天就為大家奉上最為詳細的閃光燈入門知識寶典,助你走上攝影大師之路!
內容提要:
1、什麼是最高閃光同步速度
2、有必要購入外置閃光燈嗎
3、TTL測光是什麼意思
4、閃光指數的具體含義
5、創意閃光燈的運用手法
有時候相機的內置閃光燈會自動彈起來,但有時候就不會。這是為什麼?
當你在使用相機「全自動模式」 的時候(程序自動曝光魔術),相機內置的小型閃光燈會在光線較暗的時候自動彈起。但若使用更高級的模式,如P,A,S,M擋的時候, 你可以通過一個小按鈕來手動選擇閃光燈是否彈起。這個功能在需要補光的時候非常有用,比如說在戶外拍攝肖像的時候。這個時候,要記住所使用的快門速度一定要比閃光燈的最快閃光同步速度低。
最快閃光同步速度是什麼?
雖說閃光燈釋放出的光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你決不能隨便選擇最快的快門速度。這取決於單反里兩個「簾」(「前簾」和「後簾」)的工作模式。 兩個「簾」什麼時候開啟和關閉,決定了相機傳感器所記錄的進光量。當你按下快門鍵的時候,反光鏡會抬升,前簾抬升允許光線進入傳感器。接著後簾工作,它會阻止光進入傳感器,與此同時,曝光結束。
當快門速度特別快的時候,後簾會在前簾開始開啟之後就關閉——所以圖像是非常快速地在一瞬間被記錄下來。閃光燈的光線觸發非常快速, 光線做照射的範圍是很有限的,傳感器所記錄下來光照的部分也是有限的,這會導致曝光不均勻,畫面部局變暗的現象。
當快門完全按下時,使用閃光燈同步快門速度,就可以確保光線完全覆蓋了整張照片。比如說,設定的是 1/60秒。但實際上現在單反的快門速度更快,高於快門同步速度,比如是 1/250或是1/500秒。
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最終還是要買一個外置閃光燈。這是真的嗎?
其實內置閃光燈跟外置閃光燈的最關鍵的區別就在於光線的可控性與輸出量。也就是說,閃光的角度及閃光燈的輸出量。內置閃光的閃光指數一般比較低,並且不能調節方向角度,打出來的都是大平光。至於是否需要買外置閃光燈,這個最終還是要根據你的拍攝需求來定的。
什麼是閃光指數?
閃光指數(GN)是指內置閃光和外置閃光的最大功率——數字越大, 閃光燈功率越大。閃光指數=距離*光圈(GN=L*F,ISO100)。這樣看起來就更加複雜了!但是當你手動使用閃光燈時,了解閃光指數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它可以幫助你計算出你需要多大的光圈數,或者可以幫助你測算出需要距離被攝物體多遠能夠獲得最佳曝光。當然,曝光也可以通過TTL閃光測光來自動獲得。
以斯丹德DF800 為例 詳解一隻閃光燈的主要特點
TTL閃光測光是什麼?感覺真的越來越複雜了…
TTL—— 即 透 過 鏡 頭(Through?the Lens),閃光燈測光會讓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最新的「智能」版本,比如尼康的「iTTL」和佳能的「E-TTL」, 它們會在主閃燈之前先發出一下或很多下預閃。此時,相機會根據之前的光線來調整,然後在最終的那次正式閃光使進行準確無誤的曝光。但是,測光時時可能因為會遇到較暗的光線或是背景的影響,從而拍得的效果很不理想,你可能需要調整閃光燈的參數來對曝光進行補償。
如何改變TTL閃光燈的曝光?
在TTL模式下,無論你的光圈、ISO或是快門速度(只要它的速度比閃光同步速度慢)是多少,閃光燈都會自動控制閃光燈的曝光。閃光燈的功率完全可以滿足被攝主體的任何需要。但如果你的閃光燈離得太遠的話,你的被攝主體可能就會變得較暗,這時候你就需要把閃光燈離得近一些,或者選擇更大的光圈、提高 ISO的數值。
如果你想調整閃光燈的話,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閃光燈曝光補償。尋找帶有「閃電」符號的按鈕和「+/-」按鈕。觀看之前拍攝的照片, 來確定應該控制的光線的明亮度。使 用閃燈和拍攝一樣,要勤加練習。
為了拍出好的效果, 可以使用後簾同步結合長時間曝光進行拍攝:(如下圖效果)
你其實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我,註定能幫你找到那雙眼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