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學攝影的同學,一般在日間光線充足時拍攝沒有大問題,但如果是在晚上或是偏暗下的環境,往往會出現手震,顏色怪異,或是閃光燈導至不自然的情況,令各同學卻步,其實「低光攝影」並不太困難,這裡有 9 個有關低光攝影的常見問題,以及4個低光攝影新手入門技巧,一起來學習吧!
(Q1) 在低光下拍照出現手震情況,我應該怎樣做?
如果你是手持相機,你可以使用一支大光圈的鏡頭,然後把光圈調大(例如 f/1.4),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快門速度,若果還不足夠,你也可以提高 ISO 感光度,也有相同作用。但要小心光圈大會導至景深變淺;而ISO高則會令訊噪增加,應小心使用!不論用那一個方法,手持時也要緊記「安全快門」的法則,這樣相片才不會因手震而變模糊。
利用大光圈 (f/2.8) 可以提升快門速度,手持也可以拍出銳利的相片。
(Q2) 低光攝影時相機應該怎樣設定呢?
沒有三腳架時…
使用光圈先決,把 ISO 調高到 ISO 800-3200(視乎光線),光圈調大(f/1.4-5.6),按下快門前留意快門速度是否達到「安全快門」的要求,如快門不夠快請提升 ISO。
有三腳架時…
使用手動模式,把 ISO 調低 (如 ISO 100),按景深需要來調較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淺 – 參考教學),如果目標主體不會移動,可以放心使用慢快門來拍攝。
利用三腳架可以把靜態的主體拍得清晰銳利,是低光拍攝很有用的器材。
(Q3) 我應該保存 RAW 檔嗎?
除非你的儲存卡沒有空間,否則建議你拍攝時保存 RAW 檔(利用 RAW + JPG 的選項),這樣你可以利用 Photoshop 或其他後制軟體來無損地修改相片,而且相片光暗的寬容度也會比 JPG 大,即使一些在 JPG 檔過曝或死黑的地方利用 RAW 檔也有機會救回!
拍攝 RAW 檔有很多好處,例如可以把低光陰影位置無損地推光,對於低光拍攝很有用。
(Q4) 在低光下可以拍攝移動的物件嗎?
可以,但會有一些難度。要令移動中的物件拍出清楚的影像,你需要一個快一點的快門速度,這樣你便要把光圈開到最大,ISO也要相應提高,但高 ISO 會令你的相片訊噪變明顯。另一個方法是利用外置閃燈來作補光,這樣你的 ISO 便不用提升得那麼多了!
(Q5) 怎樣可以降低低光相片中的雜訊呢?
最好的方法是拍攝時使用低 ISO,但有時你一定要使用高 ISO 時,你可以拍攝 RAW 檔,然後在 Photoshop 的 Camera Raw 介面調整「Noise Reduction」的選項,效果也不錯的!
(Q6) 我怎樣知道拍出來的相片是過曝還是曝光不足呢?
第一是不要相信你在相機顯示屏看到的光暗,因為比較不準確;但你可以參考相片的 Histogram,看看相片的資訊會否有嚴重偏左 (過暗) 或偏右 (過曝) 的情況,但留意 Histogram 也只是一個參考,沒有絕對正確的數值和形狀,因此多拍後你便會增加經驗,看著 Histogram 時對自己心中想要的光暗更有把握。
(Q7) 白平衡又應該怎樣設定呢?
白平衡一如以往沒有固定的設定,但你可以先試試把白平衡調整到「符合的環境光線」,例如是街上的黃色街燈,可以把白平衡設定為「鎢絲燈」或 2700-3300K,當然如果你想相片偏冷調便調低 K 數,反之便調高吧!
(Q8) 當相片偏暗時,我應該先提升 ISO 還是放慢快門來拍攝呢?
簡短的答案是「先放慢快門」,因為高 ISO 會令相片訊噪增加,而且降低相片的銳利度,但是放慢快門也要留意的是,當你手持時快門不可慢於「安全快門」,而且當主體會移動(例如人像),你也不可以把快門放得太慢,因此記著提升 ISO 雖然放最後,但也不是絕對不可提升的,要隨機應變。
當你的快門不可以再慢的時候,你便要提升 ISO,但高ISO會增加訊噪,這張相片便是用 ISO12800 來拍攝,看到訊噪明顯增加。
(Q9) 為甚麼拍攝時按下快門後相機沒有反應?
很大可能是因為你未能成功對焦,因此相機不會開始拍攝,這個情況在低光的環境下很常見,你需要先向著有光的地方對焦後調到手動對焦才拍攝,或直接使用手動對焦,這樣你應該可以成功拍攝的了!
在大白天拍攝時因為光線足夠,我們拍攝時不需要考慮太多因素便可以保持相片的質素,但若果你只是在白天拍攝便真的太可惜了!很多夜景、偏暗的地方是非常漂亮的,相機甚至能夠拍到肉眼看不到的光線,那麼在低光的環境下應該怎樣拍攝呢?讓我們學習以下四個基本的低光拍攝技巧!
(一) 使用高ISO
很多新手也害怕把ISO調高,因為會增加訊噪的出現,但其實現在的DSLR對於訊噪控制已經有很大進步,而漸漸普及的全片幅相機更能有效降低訊噪的程度,因此於低光的環境我們不妨好好利用相機的ISO,把ISO值提升至合適的水平,這樣感光元件可以於相同的光圈快門下增加對光的敏感度,讓你的相機也可以拍出清晰的影像。
(二) 把光圈放大
大光圈有2個功用,一是幫助拍出淺景深,二是能吸入更多光線。因此於低光的環境下我們可以儘量放大光圈來讓更多光線進入。但有同學會問,那麼淺景深的問題怎麼辦?不是常常也希望做出淺景深的效果啊!說得對,大光圈下淺景深會比較明顯,因此我們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去「減輕」淺景深:使用廣角鏡頭利用廣角鏡頭,因為沒有了長焦距的影響,我們可以使用大光圈而把淺景深效果減少。
留意主體(對焦點)跟背景的距離背景離主體越遠,淺景深便越明顯,因此我們可以去找一個角度來減少背景的距離。
(三) 使用廣角鏡頭
低光下快門過慢是令相片變模糊的主要原來,而使用廣角鏡頭,除了可以令淺景深減少外,也可以令安全快門的要求降低:安全快門 = 1 / 焦距 以上的公式可以看到,焦距越短,所需的安全快門便越慢,因此當使用廣角鏡頭如18mm,理論上的安全快門是1/18秒,比起使用200mm長焦鏡頭的安全快門1/200秒慢上許多,所以使用廣角鏡頭可以讓快門開得更長時間,吸入更多光線。
留意:手持相機的最慢安全快門為 1/50秒 (無論你的焦距是多少)
(四) 令你的相機保持穩定
因為低光下快門會偏慢,只要你的相機夠穩定,一樣可以利用長曝來拍出精彩相片,而其中保持穩定的方法有:
1.使用三腳架
2.穩定地手持相機(如把兩臂貼緊身體,按下快門前凝住呼吸等)
3.藉助其他物件暫時穩定相機,如放在石頭、沙包、紙巾上等
總結
低光拍攝是新手們一定要學懂的基本攝影技巧,只要掌握了當中的竅門,你便可以拍出精彩漂亮的低光世界了!低光拍攝其實很有趣,因為有時肉眼看不出來的光線經過相機的長曝也會顯露出來,而且在偏暗的環境下光線常常也會充滿情調,所以各位同學也一定要學習學習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65047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