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月新番開播在即,被《周刊少年Jump》官方欽定為新時代四天王之一的《我們真的學不來!》,也將要迎來動畫第二季。
該作在某種意義上算是在《偽戀》完結後,接下了《周刊少年Jump》的戀愛喜劇大旗,它以文理體三科為載體塑造出三名角色,展開一段逗趣的故事。

但結果呢,三人被老師橫掃全場,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
師生戀這個題材在ACG作品中雖然算不上絕無僅有,但例子說起來不算多,新海誠的《言葉之庭》就是一個很好的故事。
雖然有部分觀眾會對這種戀情抱有先入為主的抗拒感,然而在反差萌這種屢試不爽的套路面前,讀者們的心理防線還是被桐須真冬老師攻破了。

在《學不來》的第一次人氣投票中,真冬老師就以5233票奪得桂冠,共計將近18000的投票量也反映了《學不來》確實有非凡的人氣。
畢竟《周刊少年Jump》的投票首先要購買當期雜誌,在手填選票之後再寄回編輯部才能算作一票,其含金量比起網路投票不知道要高上多少個層級。

但真正可怕的事情,卻發生在《學不來》的第二次人氣投票中。
在附加上讀者可以選擇一個角色讓作者推出一回指定劇情的條件之後,本來局就隱隱呈現出一面倒面的《學不來》,這次直接就變成了經濟獨裁,最終真冬老師以14598票的歷史性高票數再次奪冠。
真冬老師以壟斷該次票選過半選票的形式,創造了《周刊少年Jump》創刊以來在校園類題材上女性角色得票數的歷史之最。
這一數據就算是在《周刊少年Jump》歷代豪強的全明星對比中,也足以在二線位置混個龍頭老大了。

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真冬老師頭頂青天這一事實,就可以發現許多讀者質疑《學不來》尚不夠資格成為新四天王的評價,也不是沒有道理。
既然要成為Jump四天王,那光是在校園類題材中奪冠肯定是不夠的,如果角色的得票數反映的是人氣,那人氣投票的總票數,反映的就是該作品的整體人氣。
真冬老師將近15000的得票數確實極具視覺衝擊,但同時也壟斷了超過半數選票的結果。換句話說,這次投票的總票數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畢竟其他所有角色的得票加起來也只有11000多票。
反觀由「前任」Jump四天王佔據的總榜,在沒有選票壟斷的情況下,排名前三的角色光是本身的歷史最高得票數,就已經超過了《學不來》第二次人氣投票的總票數。
而且,他們還全都是出自《七龍珠》系列的角色,當然這其中也有時代環境差異這種不可抗因素的影響就是了。

另一方面,雖說《學不來》的第二次人氣投票附帶有特殊規則,讓不少讀者臨陣倒戈跑到老師這邊,可是這對於一部以不同女角為賣點的戀愛喜劇而言,實在算不上是什麼好消息。
創作者遵循本心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現實中也的確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然而讀者群體會影響故事發展也是不爭的事實。
讀者們到頭來有沒有改變故事的最終走向,我們也許不得而知,但故事的結局必然會對作品風評產生強烈影響,《政宗君的復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那《學不來》已經受到影響了嗎?事實上,除了某些地位超然的作品之外,恐怕完全不受影響的作品才是少數,這也從側面印證《學不來》尚還差點火候的說法。

就目前的劇情進展來看,讀者群體對於真冬老師的偏愛或許還沒有到改變故事走向的程度,但《學不來》被《周刊少年Jump》官方欽定為新四天王的人氣,卻實實在在地改變了作者的創作方針。
身為一部戀愛喜劇,《學不來》的「回合制戰鬥」以及拖沓的主線劇情都還算是在情理之中,至於這部作品能在不讓讀者厭倦的前提下拖上多久,那就要看作者的筆力高低了。
真正的問題在於,《學不來》既然已經扛起了《周刊少年Jump》的戀愛喜劇大旗,那官方肯定就不會讓它輕易放下,盡量延展故事的長度。
了解這一點之後,再回頭看看《偽戀》這部《周刊少年Jump》裡連載時間最長的戀愛喜劇漫畫,難免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對於這些本質是建立在現實生活上的戀愛喜劇,讀者們的寬容度已經比起往年要高了不少,這一點從《學不來》的動畫版中就可以看出。
但讀者和觀眾接受能力的提高,不代表劇情邏輯本身也是,實際上只是一種縱容或容忍,而這也是有限度的,判斷標準之一就是作品內容的有趣與否。
於是作者筆力的高低便容易和《周刊少年Jump》的「甲方要求」產生缺口,這才是最影響故事品質的重要因素。
這時候再看看《學不來》根據人氣投票推出的第119回特別篇,最終這一話甚至還沒有番外標記,而是被直接歸入主線之中,裡面的穿越戲碼頓時讓整部作品變得魔幻了起來,某種意義上已經跨過了部分讀者的容忍紅線。
作為本來就不好結尾的戀愛系作品,一邊被要求延長篇幅,一邊是角色人氣投票的壟斷,所謂腹背受敵就是這種感覺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21497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