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後期進階:加強臉部結構打造立體感

「結構」是一名攝影師及修圖師擺脫小白身份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是讓你的照片走向更高級的秘訣。無論你是一名攝影愛好者,還是自拍愛好者,我希望你能認真看完這篇教程。保證所有看完這篇文章的小夥伴,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突破。

下面我們正式談今天這個問題:如何加強臉部結構?

開始之前我放幾張圖片大家一起看看:

這樣的臉部結構分明嗎?當然分明了,輪廓感強到爆表。為什麼你會覺得上面這些攝影作品輪廓感強呢?因為模特兒鼻子高挺、眼窩深邃、五官立體啊!

錯了,鼻子高挺、五官立體,這些形容詞是用來表達三維空間裡的人物。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因素讓你在二維的照片中感受到三維空間才有的特徵呢?

答案是:灰度。

眾所周知,照片是由密密麻麻得單個不同亮度的像素組成(這裡先拋開顏色不談)。亮度高的像素給人以前進感,亮度低的給人以後退感。一前一後於是在二維照片中產生了三維的立體感。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女孩子會用修容棒在自己的額頭、鼻樑、下巴處擦上亮色的化妝品,在自己的兩頰擦上暗色化妝品。

因為亮色產生前進、擴張感,會讓女孩們的額頭、鼻樑、下巴顯得更加飽滿、挺立。暗色產生後退及收縮感,會讓女孩們的臉頰顯得更加消瘦。

同理,我們的後期ps修圖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給女孩子化妝。只是我們做的比現實中的化妝更加細緻入微。通過在ps中對人物的五官進行加深減淡來刻畫立體感,從而產生題主所說的輪廓分明的五官。

看完上面的內容,我們知道了加深減淡能增加臉部的立體感,但是哪裡該加深,哪裡該減淡呢?有小夥伴會說,上面那張化妝示意圖不是已經用修容棒在該加深和減淡的部位做了標註了嗎?

確實,一般的愛好者能做到上圖標註的程度已經非常厲害了。但是如果你還想更進一步,達到專業級別的話,上圖所標註的還是遠遠不夠詳細。

如果做正兒八經的高端商業圖,眼睛就不單單能用「眼部」來形容了。有些圖片很有可能讓你詳細到:眼窩、上眼瞼、下眼瞼、瞳孔、虹膜、鞏膜、眼白、淚腺這幾個部位。鼻子也不能用「鼻部」來模糊概念,它可能需要你詳細到:鼻根、鼻樑、鼻頭、鼻翼、鼻孔、鼻唇溝、鼻底、鼻背。

舉個例子:

我找了一張眼部的圖片:

按照慣例,我們先要做完磨皮和高光細節找回。打開隱藏圖層我們看到,做完後是這樣的:

我們發現,皮膚雖然光滑了很多,但是輪廓感卻沒了。接下來就需要我們刻畫眼部的輪廓了,刻畫完是這樣的:

放大看一下:

可以看到,輪廓感一下增強了一個檔次。那麼我是用了什麼手段將輪廓感增強的呢?大家看下圖:

沒錯,打開隱藏的輪廓刻畫圖層組能看到,我幾乎在中性灰圖層上將眼睛的每個細節都做了加深減淡,相當於重新畫了一遍眼睛的輪廓。

光說眼睛比較局部,我再舉一個整體一點的例子:

當時練習做了這樣一張圖:

原圖:

做完後是這樣子的:

這是中性灰裡的輪廓刻畫:

那麼問題又來了,想要將所有的臉部結構都做到細緻入微,就需要我們對人體的藝用骨骼及肌肉都瞭然於胸。有美術功底的小夥伴你可以歡呼雀躍了。這些骨骼及肌肉想必你在畫頭骨和肖像素描時,就已經非常熟悉了。在學習ps中性灰刻畫人物五官輪廓時,必定能事半功倍、有如神助。

那麼沒有美術功底的小夥伴怎麼辦呢?

有時間有閒錢的同學可以去報培訓班。不瞞大家,我當時就是自己從牙縫裡擠出五千塊錢報了個美術培訓機構,跟著一群苦哈哈的藝考生昏天黑地的畫了將近一百天的素描。時間較短,畫的很是一般。

沒時間的同學可以買一本素描教材,放在案旁。每次修照片時作為參考,時間久了也就差不多了。只作為愛好者練習的話,我給大家上傳幾張我的素描教材裡的照片,供各位小夥伴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13759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