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戰中美國大兵鏡頭下的越南女人!
近日,《每日郵報》採訪到了一位美國越戰老兵。這位老兵當年在業餘時間拍攝了大量有關越南人日常生活的照片,讓今天的人們一窺戰爭中後方普通南越民眾的真實生活狀態。
這些照片是由當年的一等兵蘭斯·V·尼克斯於1968至1969年間,在西貢附近的美萩市拍攝的。提起那場持續了十幾年之久的越南戰爭,人們總能聯想到在泥濘叢林中的戰鬥場景。但尼克斯照片中熙攘的集市、忙碌的市民和歡笑的孩童,給我們展現了另一個世界。
「我並不想去越南,但我就是被徵召到了。對此,我真是無能為力。所以當我休息的時候,我就帶上我的相機,四處轉轉,拍些照片。」尼克斯,現年71歲,在接受《每日郵報》採訪時說。
在越南服役的這段時間,尼克斯的主要工作就是受「鳳凰任務」的軍官指揮,從事一些一般性的日常任務。臭名昭著的鳳凰任務由CIA設計,主要任務就是鎮壓在南越活動的「南方解放陣線」武裝分子。在此期間,也對大量被懷疑的普通市民進行抓捕、刑訊逼供以致秘密處決。
當尼克斯第一次踏上越南土地時,他剛24歲。他的工作就是「啥事都干」——給長官們開車、做貼身保鏢、甚至是在指揮部開會的時候負責投影儀。
「我有不少業餘時間」,尼克斯說。「因為我是我們隊里軍銜最低的,我的長官允許我外出的時候可以穿便服,這樣就不用擔心會被襲擊了。
當他帶著那台美能達SRT 101相機外出的時候,他說:「大多數人並搞不清楚我是記者還是別的什麼之類的。我經常會發現走著走著,四周就只有我一個美國人了。當然會有危險,但白天還是很安全的。可到了晚上,就有可能會擔心起來了。」
「人們的反應什麼樣的都有。有些人想被我拍下來,然後用一種你都感覺難以置信的笑容衝著你。還有一些人就稍微靦腆一點。」
在尼克斯看來,「越南人並不像真的身處戰爭中一樣。他們基本上就是旁觀者。在我們來之前,還有法國人,他們已經很習慣被占領的日子了。大多數市民都只是想過好他們自己的生活,祈禱自己不會腦袋搬家。」
狼吞虎咽吃麵條的小孩,1969年
兩個擺姿勢的小孩,攝於1969年,湄公河岸邊
美萩市中心的市場,1969年
市場上的三個小販,1969年
兩個年輕女性從美萩南部的軍事基地旁經過,傍邊可見沙袋牆和鐵絲網
賣塑料花的小販,1969年
美萩市場上的水果小販,1969年
在市場裡買東西的越南婦女,1969年
水塘里撈魚,1969年
美萩的路邊小吃攤,1969年
農曆新年臨近,市場出現了賣金盞花的花商,1969年
當地的男人們午休時打撲克消遣,攝於美萩東北,1969年
湄公河邊的小吃,1969年
南越軍隊的炮艇,停靠在湄公河三角洲
法國殖民時期留下的習慣,美萩街頭隨處可見的法棍(注意還是輛倒騎驢)
美萩市場上的鞋販和兩個微笑的小孩,1969年
為迎接農曆新年而用蔬菜做成的雕花,1969年
航行於湄公河沿岸的「水上出租」,1969年
尼克斯寫道:「1969年的南越可是什麼宗教都有,從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到本土的高台教。但最有意思的是在美萩以南幾英里的一個小島上的椰子僧侶(Coconut Monk)。他在巴黎接受過化學工程的高等教育,回越南後糅合佛教和基督教,創建了自己的宗教。」(注意左邊的十字架和右邊的萬字——小編注)
「椰子僧侶」本尊
島東端的「椰子教」的浮空寶塔(floating pagoda)
當年的尼克斯,攝於1968年12月,美萩市領事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