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的拍照中,曝光補償是一個快速解決曝光問題的方法,然而很多人並不用。還有人問「快門和光圈的不同組合可以控制畫面的曝光度,那麼為什麼還要單獨設置曝光補償功能?」。對於曝光補償怎麼用?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說到曝光補償,首先還是要了解曝光。傳統相機是光線照射到膠片上成像,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數位相機則是照射到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上成像。
當感光元件接收太多的光線時,就會得到曝光過度的圖像,而接收太少的光線,則出現曝光不足。通常,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光圈,或者調整快門速度來影響曝光,而調整曝光補償是另外一種方法。
「曝光補償」也稱為EV(曝光值)調整,它可以將相機設置的自動曝光向上或向下調整幾級,0值表示相機建議的曝光。選擇+值可增加曝光並使圖像更亮,選擇-值可減少曝光並讓圖像變暗。
一般可攜式數位相機大都有±2擋曝光補償,可以應付一般情況下的拍攝需要,而一些數碼單眼相機則可以按照1/3EV或者1/2EV為步長,可分為 -2.0、-1.7、-1、-1.0、-0.7、-0.3和 +0.3、+0.7、+1.0、+1.3、+1.7、+2.0 等多個級別進行調整。

那麼在什麼情況提高曝光補償呢?比如冬天,我們在拍攝雪景的時候,由於畫面內白色占據大部分面積,我們所使用的相機大部分都是以18%中灰為測光基準,由於雪的表面反光比較厲害,所以使用正常的拍攝模式,拍攝出來畫面會發灰偏暗,這時候提高1檔左右的曝光補償,畫面亮度立刻提高,發灰的情況頓時就會消失。

此外,我們在拍攝風景片的時候,考慮到光線的變化,以及光線的強度會對周圍物體造成影響,所以在畫面中藍天白雲占據超過50%的時候,我們建議提高曝光補償半檔至1檔,尤其在逆光的情況下,如果要保留暗部細節,曝光補償甚至需要增加到2檔,如果拍攝剪影效果,則降低1檔次曝光補償,讓細節部分完全消失。

降低曝光補償主要是夜景拍攝的時候,防止曝光過度,所採取的措施。具體曝光補償降幾檔,主要是根據畫面中燈光的亮度來決定。此外,在拍攝黃昏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降低1檔曝光補償,來使晚霞更有層次,體現出意境。在用點測光,拍攝光影效果的時候,可以通過降低曝光補償,掩蓋周圍物體的細節,突出局部光線射入的效果。在拍攝人物的時候,如果拍攝對象穿著黑色服裝,也是需要降低曝光補償來還原正常色調。

當遇到複雜環境的時候,主要是根據拍攝背景和拍攝主體的亮度來決定是否進行曝光補償。如果背景亮度高,拍攝主體亮度低,這是需要提高曝光補償,比如背景是燈箱。如果背景亮度偏低,拍攝主體亮度高,曝光補償需要降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拍攝舞台劇。
曝光補償是數位相機非常重要的功能,尤其在光線比較複雜的環境下。之前老狼寫的很多教程里都反覆提到「白加黑減」、「寧欠勿曝」的理論,這就是利用曝光補償為後期留下一定的空間,務必記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13606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