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教你秋季拍出自然美景.... 3個技術要點須掌握好!!

齊天大聖| 2016-11-04| 檢舉

秋天是最美麗的季節,如何更好地用鏡頭收錄大自然的美景呢?本文的3個技術要點,或許能幫上您。

1。器材準備

如果你是去玩兒,順便拍幾張照片,可能沒那麼多講究;但如果你想出風光大片,那就必須帶上三腳架,最好還有快門線。

使用三腳架,才能通過延長曝光時間,用上最低的 ISO,拍出最銳利、細節最清晰的畫面。

最好再帶上「風光濾鏡二人組」——偏振鏡和中灰漸變鏡,至少也要帶上前者。偏振鏡能讓天空更藍,拍水面倒影時也很有用。

在秋季經常出現的晨霧中,偏振鏡還能消除懸浮顆粒的反光,一定程度上減弱霧氣對視線的阻隔效果。

有條件的話,帶上離機閃燈和相關組件吧。它是最好的補光設備之一,能消除掉那些你不想要的畫面陰影;

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它能在細節特寫畫面中創造出你想要的光影效果。

離機閃造出的「人造逆光」

最後,別忘了帶上存儲卡。引用某器材狂人前輩的原話,「唉,畫質太高也是一種罪過啊,一張卡只能存一百張照片。」

2。設置調整

秋天的魅力可以體現在大處,如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的全景;也可以體現在細微之處,如地上散落秋葉的特寫。

面對這些空間尺度可大可小,表現形式各不相同的美景,對畫面景深的控制顯得極為重要。

把你的相機調到光圈優先模式,根據需要來控制畫面的景深吧。

白平衡設置也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最好不要圖省事用自動白平衡,自動白平衡對色彩的表現力有偏差,而色彩正是秋天帶給大自然最寶貴的財富。

個人推薦使用相機預設的多雲或陰天白平衡,對橙黃色調的表現力更強,色彩也比較柔和。

當然,您也可以根據需要手動調整色溫。

無論如何,要記住我們調整白平衡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色彩方案,一切以畫面主色調的表現力為準。

可以嘗試對著同一片風景,先使用不同的預設白平衡模式或不同的色溫值拍攝多張照片,對比其效果。

注意,在考慮色彩表現力的同時,也要兼顧真實性。畫面不夠真實自然,顏色再鮮艷也很難稱得上美。

樹幹都發紅了,總感覺很奇怪

至於「用 RAW 格式拍攝」這種風光黨人必備軍規,就不用我專門再強調一遍了吧!

3。嘗試多種構圖

發現值得一拍的美景以後,不要急著拍,先在附近多走走,多看看,多思考一些問題。

附近有沒有水域,能拍倒影嗎?水面情況如何,倒影成像質量好不好?

用水面對稱,主體實體虛實對應的構圖,還是實景為主體,倒影只作為陪體?亦或是只拍攝水面倒影?

附近有道路嗎?道路平直還是曲折,寬還是窄?路上的干擾景物多嗎?是否值得把這條道路收入畫面中?

是低角度平拍,增強道路的透視效果,還是高角度表現路面的落葉?

是道路居中的對稱構圖好,還是集中表現一側的景物好?

你要考慮的不光是如何利用周邊環境,增強對主體,掛著漂亮紅葉的樹木,的表現力。

事實上,樹木不一定要當主體,你完全可以把它放在前景位置,玩一玩框架式構圖。

當然,前提是你得找到一個有意思的主體,才能搭配這麼漂亮,具有高注目度的框架。

或者,把樹木當成背景。

甚至,你可以考慮把它們拍糊,只作為畫面氛圍和色彩的提供者。

總之,多多嘗試各種拍法吧。想出大片,就不能怕麻煩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13288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