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R(高動態範圍圖像)能輕易保留更多圖片細節,能創造出超現實的畫面效果,同時也是處理大光比場景的利器。
我們先來看一張 HDR 的實例吧。

超現實的視覺效果,非常豐富的畫面細節
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和攝影知識的普及,HDR 早已不是什麼高尖端玩意兒。不少手機、相機甚至有了一鍵式 HDR 模式。
一時間,HDR 作品滿地都是,可說實話,其中佳作並不多。太多的人並沒有考慮為何要用·、該不該用和怎麼用 HDR。
今天,小編為您整理了4個 HDR 必須注意的問題,幫助您加深對 HDR 的理解,更好地、更正確地使用 HDR。

1、HDR 救不了爛片
HDR 這玩意,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它能讓好片變得更好,卻不能讓爛片變好片。
如果你取景構圖不過關,畫面看著彆扭;沒對上焦,大半個畫面是模糊的;地平線很傾斜......這些問題,再怎麼 HDR 也無濟於事。
如下圖,再高的 HDR 技術,也救不了這張照片。

所以,還是好好練基本功吧。先拍出至少是「合格」的照片,再用 HDR 把它變得接近「優秀」,不要浪費時間在那些爛片上了。
2、HDR 不等於「重口味」
一提到 HDR,很多人馬上就會想起濃厚的翻滾雲層,奇異而極為顯眼的色調,巨大的反差......大概,就是這種效果。

不是說這種奇幻的超現實效果就一定不好,但 HDR 並不都是這樣的。事實上,也有很多看著很自然,很「正常」的 HDR 佳作。
事實上,HDR 的重要應用之一就是處理大光比,擴大畫面對明暗部細節的容納能力,在夜景、日落等拍攝場景中十分常見。
看看下邊這張 HDR 吧,它比普通照片擁有更多層次和細節,降低了地面暗部與天空亮部的光差,而且一點兒也不「重口味」。

事實上,最受歡迎的 HDR,往往讓人看不出「這是 HDR」。
比起「重口味」 HDR,這類「自然型」 HDR 擁有更高的地位,但同時也需要更好的技術水準,需要不斷練習才能掌握。
3、內置 HDR,只是半成品
越來越多相機和手機,都配有內置的 HDR 拍攝模式或不同風格的 HDR 濾鏡。這是不是說明,根本沒必要學 HDR 技術了?
並不是。相機或手機的一鍵式 HDR,總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比如說,對大光比場景的處理能力不足。
放一張引自手機中國網的用戶實測 HDR 濾鏡效果對比圖,大家體會一下吧。

未開啟 HDR 時,太陽完全過曝,地面接近完全漆黑;而開啟 HDR 之後,地面開始出現部分細節,太陽也沒有完全過曝。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大用,照片還是一片大黑,一片大亮。HDR 濾鏡確實降低了畫面的光比,降低的程度卻十分有限。
此外,內置 HDR 模式對顏色的處理也非常成問題。現在上一張某品牌相機 HDR 模式的拍攝效果。

我已經不想吐槽了,如果自己不會後期進一步調整,這 HDR 功能還不如不用。
或許相機手機內置的 HDR 功能會越來越強大,但再怎麼說,相機自動處理的東西總是難以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
所以,最好還是學學 HDR 技術吧。相機處理不好的部分,就由你來完成好了。
4、畫面不要出現人
HDR 的本質是,用不同的曝光值拍攝同一個場景,然後選取各張照片中最豐富的細節拼合出一張照片。
在擴大明暗容差範圍和凸顯物體表面的紋理、質感方面,HDR 的表現十分出色,用在大風光和建築、機械靜物攝影上十分適合。

建築的紋路表現得十分清晰

金屬的質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另一方面,色彩的深淺會受到光照條件的影響產生細微變化,所以 HDR 照片的顏色往往會比較奇異。
建築、風光和靜物,對奇異色彩的容忍度較高——深褐色的牆壁和淺褐色的牆壁,也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但如果畫面中有人,這樣的問題可能就會很致命,因為人臉對異常顏色的容忍度極低。

姑娘,你的臉腫麼了......
即使不考慮色差的問題,由於 HDR 對細節、紋理出眾的表現力,人臉上的各種細節如皺紋,暗瘡等都會纖毫畢現。
所以,儘量不要在畫面中出現人,會很難看的!
當然,如果你本來就是故意要突出人物臉部的皺紋,並不追求好看不好看,那就當我沒說吧。

HDR 老大爺
以上就是今天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126619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