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否認,風景是初學至富經驗的攝影老手也喜歡拍攝的題材,當中的技巧多如繁星,但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有一些基本的知識一定要學懂的,這裡有5個元素,只要掌握到,你的風景攝影技巧一定會進步呢!

(一) 尋找美麗的光線
光線就是相片的靈魂,只要你把握到合適的光線,你的風景照將會變得不一樣!在中午時分在一個漂亮風景拍攝,你的相片仍然會很沉悶,但若果你是在黃昏或日出時拍,就算是最平凡的地方也可以拍出精彩的作品。
那麼在什麼光線下應該拍出什麼元素呢?可以參考以下的列表:
1、時間:適合拍攝的例子
2、日出:任何風景
3、早上:森林、溪澗
4、中午至下午:建築物的影子
5、黃昏:夕陽,沙灘,海岸
6、晚上:燈光,星空,倒影
7、多雲:雲的層次或耶穌光(如果遇到)



(二) 包含一個明確的主體
第二個需要留意的元素便是相片要包含一個明確的主體。雖然好像很容易理解,但其實也很容易被忽略 -- 當你看到漂亮的風景,自熱而然會想把花卉、樹木、河流、山嶽等也拍下來,這樣相片便會變得很混亂,失去了讓讀者緊焦的主體。

通常到達一個景點後,最好是先看看有甚麼景物是最吸引的 - 是湖水的鏡面倒影?是萬綠中的黃花?是流動的溪澗?然後再把它作為相片的主題,這樣便可以明確地突出主角了。



(三) 簡潔的背景
跟第二點「明確的主體」一樣,一個簡潔的背景可以讓你避開雜亂無章、令人分散焦點的東西。要拍到簡潔的背景,很多時我們也要改變角度,好讓構圖時得出滿意的效果。



(四) 有趣多變的構圖
繪畫是由空白開始,再慢慢加進元素,但攝影是剛剛相反的,我們要儘量去除相中的不必要的東西。那麼有甚麼元素是可以利用在構圖的呢?各位可以參考以下的例子:
1、線條
2、質感
3、紋理
4、幾何
5、顏色
6、光暗
7、大小
在構圖時可以試試包含一至三種以上的元素,也會拍出漂亮的相片!


(五) 善用漸變灰濾鏡 (GND)
拍攝風景時,特別是在白天,天空和地面的光差會很大,這時如果直接拍攝,一是天空過曝,或是地面曝光不足,這時如果善用漸變灰濾鏡(長曝可以用黑卡),便可以拍出地面時又保留天空的細節,整體感覺會專業很多,各位不仿試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12583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