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拍攝銀河拱橋?又到了拍星空的季節,今年去哪拍還沒想好,先把去年的拍攝過程做個總結,供初學者參考。
一、前期準備
拍攝器材:
1.相機:最好使用全畫幅的,因為高感比較好。Canon高感好的機型有1dx、6d。我用的佳能5d mark2,機器比較老,高感一般,只能湊合著用了。
2.鏡頭:推薦使用超廣角或魚眼鏡頭,因為能容納更多的地景和銀河在畫面中。光圈最好恆定f2.8或大於f2.8的,我用的16-35mm f2.8ii。如果機器高感好,用f4光圈的鏡頭也是可以拍的,iso調高一些就行。
超廣角可以容納更多地景和天空,16mm端拍攝。---攝於2015年英仙座流星雨
3.三腳架:銀河拍攝曝光時間一般在20-30秒,沒有一個穩定的三腳架肯定不行。
三角架
4.快門線:用手按快門會引起機身晃動導致照片不清晰,所以要使用快門線。如果實在沒有也沒關係,把相機設置成延時2秒拍攝也可以避免晃動。
輔助器材
1.鏡頭紙:能拍攝銀河的地方一般比較冷,濕氣大,鏡頭上容易產生霧氣,這時候需要把霧氣擦掉才能正常拍攝。
2.禦寒衣物和食物:能拍到銀河的地方一般在郊區、山頂等光污染比較少的地方,晝夜溫差大,需要保暖和補充熱量。
3.手機app:手機app可以幫助我們定位銀河的位置,推算出未來幾個小時銀河上升的高度和方位,為提前找的合適的前景做準備。這裡推薦star walk2。
二、實際拍攝講解
1.構圖
找到合適的前景,用app計算出銀河什麼時間能上升到合適的位置,到點來這拍就OK。最好白天多踩幾個點,記錄每個點的最佳拍攝時間,按順序拍攝就行了。註:晚上踩點會比較危險,因為荒郊野地頻繁有蛇什麼的。所以不推薦晚上摸黑找機位。例如:我覺得這個大望遠鏡比較適合做前景。
用app算到凌晨1點銀河正好在天線上方。想像一下構圖,用全景拼接一條完整的銀河橫跨這個望遠鏡應該會很漂亮。那麼這個點就踩好了,1點來這拍就行。
2.對焦
星空拍攝一般使用M檔(全手動模式),MF手動對焦模式,焦距調至無限遠圖
MF手動對焦
焦距無限遠
3.參數
1)相機基本設置:為保證後期有足夠的寬容度,圖像格式應設置為RAW格式。高感光度降噪關閉。
圖片格式設置為RAW格式
高感降噪關閉
2)光圈:光圈有多大開多大,我的鏡頭最大光圈是f2.8,所以就開2.8。如果機身比較好,可是收一些光圈保證鏡頭的成像質量。
3) 快門速度:由於地球自轉,所以星星的位置是移動的,如果快門速度過慢會導致星星出現拖線。快門速度遵循「500定律」,用500/鏡頭焦距,就能算出這個焦距下能使用的最慢快門速度。例如:我用鏡頭的16mm端拍攝,那快門速度只要在500/16=31s之下,星星就不會有明顯拖線。
4)感光度ISO:對於現在數位相機來說3200-6400都是可用範圍,對於5d2這樣的老機器來說3200已經到極限了,往上畫質會很糟。如果你用的索尼a7s這樣的高感神機,12800就隨意開吧。
4.拍攝辦法
人站在前景正前方,相機豎放在三腳架上,每旋轉15-30度拍一張。保證每張照片有1/3以上重疊部分。如下圖:
水平旋轉大概180度-6張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