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的方向》這組日係作品看似簡單,其實從準備到拍攝耗時1個多月,有的時候拍攝的過程(從前期準備到最後完成)充滿了各種困難,但一一跨過達成作品後,會有滿滿的收穫感。今天藉此機會,教大家如何將心中的小美麗付諸於實踐!
一、前期準備
這組片子的構思來源於天空,在看到了夏天壯美的積雨雲後,心情特別好,因此想要拍一組片子來記錄和表現一下。在構想主題、畫面的時候,就想到了在乾淨的天空和雲下,簡單的草地上,奔跑著清新可愛的少女的樣子。
但是要表達整個主題情調還需要一些道具。考慮道具時,一個基本的思路就是優先考慮方便、容易獲取的道具,以此標準篩選過後,風車就納入了選擇之一。但是拍小風車的片子太多了,很容易拍雷同,思來想去之間靈感閃現,乾脆來個超大的風車,這就有亮點了(至於如何得到大號風車,當然是萬能的某寶啦)。
主題和道具決定好了之後,選擇地點也非常關鍵,根據主題,我在居住的小鎮附近找到了3個可行地點,後來其中一個因為大雨積水已無法拍攝,另外兩個地點在實地考量之後,選擇了一個比較乾淨的山坡。
個人經驗,拍攝這種外景片,需要對天氣和場景有一些把握,天氣方面應該有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比如,夏中、夏末和秋初的高溫晴天容易出現積雨雲,在下午4點前後因為氣溫下降積雨雲會散去,因此要盡可能抓住好時間。
場景上要對周圍的環境留心,只要帶著攝影的眼睛去觀察,你會發現周圍很多好風景,我拍攝的一些片子取景其實就在上下班的路上。
二、拍攝過程
在做好事前準備事項之後,就等好天氣了。當天上午11點左右天空的積雨雲已經出現了,我感到這是極好的機會,於是叫上御用模特妹妹出發赴地拍攝。到達地點後已是下午3點,此時積雨雲有散去的趨勢,於是拉開了時間的爭奪戰,在3點-3點半前後的半小時裡,先突擊拍攝以天空為背景的片子,3點半以後開始回歸正常步驟。
由於是晴天,天氣很好,陽光的質量相當好,通透、光線較強、光源角度合適,在較強陽光和大約60°-45°太陽照射角度下,斜側光的片子感覺最好,因此我把斜側光作為重點拍攝光位,輔助以順光和逆光的拍攝。大家也能看到片子當中模特的臉上高光和陰影分布比較明顯,面部有立體感。
在拍攝時,先安排了一些事先想好的構圖和姿勢,之後讓妹妹完全自由發揮,跑跑跳跳,我在一旁抓拍。在拍攝以天空為背景的畫面時,為了突出雲的輪廓,我使用了稍微小的光圈,防止過度虛化。
三、後期處理
後期調色,主要是向著色彩乾淨、簡單,帶有一些彩色負片感覺的日系方向調整。我是按照「Camera Raw----PS----Camera Raw/其他工具或插件」這樣的後期步驟來做的。主要後期調色工作都是在Camera Raw中完成,PS主要負責液化、磨皮以及去掉畫面中雜物等工作。
下面以這張照片為例,具體講講我的後期方法。
(1)分析原片
原片是比較灰的(這是1DSII的特點,通過正確的後期挖掘,色彩就會鮮活啦),但是可以看到光影很好,模特妹妹的面部立體感很強,整個片子的主要色彩是綠色(樹木和草),橙色(皮膚),藍色(天空)。
其中,綠和橙是主色,是調色的中心,所以在色彩調整上主要讓綠色和橙色構成和諧關係,藍色輔助搭配就好了。實際上其他照片也是類似,雖然有的片子有大量天空的藍色,但控制好草地的綠和皮膚的程都是至關重要的,藍色相對獨立只要能和黃綠搭配和諧帶有一些膠片感就好了。
(2)基本調整
色溫向冷方向小幅度調整,色調從原始的11向綠色方向做較大調整到-21。這裡主要是調整色調,讓畫面呈現出綠黃的暖亮效果,可以很好的和諧統一綠色和橙色。色溫向冷色傾斜,也是為了降低色調調整給畫面帶來的偏黃影響,同時可以補償一下藍色在色調調整中過多的變化。這個色溫色調調整方式,是仿膠片調色常用的。
之後進行明暗影調的調整。首先調整曝光,在拍攝過程中,主要依據相機曝光刻度進行了準確曝光,但準確曝光不同於正確曝光,為了獲得能夠反映小清新的亮麗影調,需要增加一些曝光量。
在原片中,高光部分已經過曝沒有什麼細節了,所以要降低高光找回一些細節,降低高光到什麼程度,只需要打開直方圖右上角的高光警報黑色三角,調整到畫面裡沒有過曝的紅色報警指示就好了(其實有點過曝也沒事)。
因為降低了高光,整個照片的亮度又受到了影響,這時提亮陰影,來補償畫面的亮度。這種壓高光提陰影的調整方法,也是一種最常用的調整方法。
至於黑色,主要是畫面中純黑色,比如頭髮、眼睛、樹蔭等部分,這裡進行了提亮,這是因為,這張照片是陽光從斜上方照下來的,帶有斜側光和順光的成分,在這種光位下,黑色部分暴露在光源下也不宜過黑,所以進行了提亮。在有的畫面裡,黑色部分是需要壓暗來突顯頭髮等黑色區域的質感的,具體根據需要來調啦。
此外,為了達到彩色負片那種高動態範圍的效果,還降低了對比度。最後減弱了清晰度,這樣能讓畫面更柔美舒服一些。
(3)HSL和相機校準的調整
HSL的調整,主要就是針對皮膚來的,減少皮膚中的黃色(降低橙色、黃色色相中的黃成分,降低飽和度),提高皮膚的亮度。可以看到調整後畫面里皮膚更透亮好看了。相機校準,則是調整紅綠三三原色的傾向,讓畫面更有一些膠片的味道,主要就是讓紅色傾向於橙紅,讓綠色傾向於純綠,讓藍色傾向於深藍。同時正組片因為很多是有天空的,我在校準裡提高了藍原色的飽和度。
(4)調整曲線
在Camera Raw調整最後,我喜歡用曲線再調整對比度和亮度,這裡我用了一個小幅度的S曲線,得到了畫面亮度和對比度的微小補償。
全部調整好後,就可以進入PS了。
(5)導入Photoshop調整
在PS裡的工作其實非常簡單,主要是:
▌加載了一個青色的照片濾鏡,主要是讓畫面裡的高光白色部分帶點青(這是因為白天的天光其實是青藍色的,它會影響到高光帶有一點青藍的傾向),有點日系膠片的味道。
▌小幅度調整了一下曲線。
▌液化,把帽子的形狀改變的好看了一些,小小的修飾了一下模特妹妹的臉部,(模特妹妹太漂亮了,幾乎不用太多調整)。
▌處理環境裡的垃圾,原片裡草地上有個小礦泉水瓶子被我修掉了。
四、總結
雖然小清新的片子看著簡單,但是認真拍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要做好準備面對各種曲折的過程,比如模特狀態不佳,比如連續下大雨最好的拍攝地點被淹了,但不要放棄,堅持住,把片子拍出來,那就是成就。▌要提前形成一些明確的畫面構想來主導和支撐你的拍攝,這樣一旦時機成熟你就可以動身行動了,不會出現臨時慌亂錯失良機的情況。▌要敢於讓模特自己發揮表現,生動的抓拍要比生硬的擺拍好多了,讓模特蹦蹦跳跳的你在旁邊抓拍或者跟著追拍,這樣能形成一些好玩有趣的畫面。總之,拍攝日系小清新這樣的作品,最好還是平時多看看日本攝影的作品吧,在這方面,日本本土攝影師的作品是很領先的。
《風的方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124905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