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照片只花了不到半小時拍完的,當時路過一個校園的小樹林,覺得那 個時間段的光線透過樹枝灑下來很好看,因此就地取景就拍了。但由於夏天的陽光很強烈,模特根本睜不開眼,所以整組照片基本都是採用逆光拍攝。第一次拍逆光沒什麼經驗,導致拍出來的原圖基本都是黑的,所以就只能靠後期調了。
很多人讓我分享這組照片的教程,我希望能夠藉此幫助一些對逆光人像後期不熟悉的新手們,寫得不好也請見諒。
修圖思路: 首先,這是一張RAW格式的原圖,希望大家在拍攝時都盡量用RAW格式,讓後期有更多調整的空間。
原片曝光嚴重不足,加上模特戴了帽子,又是逆光拍攝,所以人臉基本都是黑的。在後期調整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拉高曝光,讓照片亮起來。但直接拉亮會導致模特的膚色變得慘白,沒有了陽光照在身上的溫暖感,所以還要適當給膚色加些暖色。之後,根據服裝的搭配和整體環境,做出一些膠片的質感。
調整前後對比
後期步驟:
第一步:將照片導入Lightroom,由於照片嚴重欠曝,先提高曝光度,稍微降低色溫。
第二步:草地的高光部分過亮,壓低了高光,接著提亮陰影部分,減去一些白色和黑色色階使整個畫面看起來更乾淨,降低清晰度和鮮豔度讓膚色更加柔和。
初步調整後
第三步:對曲線進行調整,這一步是後期的一個重點,奠定了整個片子的色調,對膚色的影響也較大。
調整曲線後
第四步:對整體色彩的細節進行相對調整,其中紅橙黃色主要控制皮膚的色彩,調整它們使皮膚看起來更加通透乾淨,綠色、淺綠色控制了整體的環境色彩。我想要膠片的感覺,因此降低了綠色的飽和度。
第五步:為了增加膠片味,適當地加了一些顆粒,不能加多,不然畫質會顯得很差。
第六步:最後,再按照需要,微調了一下相機校準。這一步完成後,就可以進入PS進行下一步調整細節了。
第七步:導入PS後先對人物進行液化和磨皮。然後選擇「曲線」把整體亮度拉暗,按住快捷鍵Ctrl+I反選為黑色,前景色也要是黑色,然後用橡皮擦吧曲線需要用到的部分單獨擦出來,讓模特身上有陽光的部分細節更多。
由於模特戴著帽子,臉部相對較暗,再建一個拉亮曲線,用同上的方式,反選,用橡皮擦把臉部擦出來。
第八步:選擇「可選顏色」單獨調整「紅色」和「黃色」的部分,由於皮膚的顏色主要是紅色和黃色,為了讓皮膚更加通透,這裡將紅色和黃色裡的青色和黑色部分減少。最後加上日文,用「高反差保留」加銳,就完成了。
最終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119644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