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分享在不同情況下如何抓拍水的百變瞬間

「上善若水」,水有著世間的最大智慧。水嫻靜溫柔時有著纏綿溫婉之柔情,活潑歡快時有溪泉叮咚之清脆聲,憤怒咆哮時又如來勢洶洶的毒蛇猛獸,水正是如此的神秘多變,引得眾多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的青睞。但在不同情況下拍攝的方式也不同。

選擇岩石或是樹木等進行搭配

拍攝一般的河流、湖泊,無論是局部表現還是全景效果,一定要選擇好搭配的景物。通常情況下,水邊的岩石、林木、枝葉等都是非常好的陪襯。要注意,河流與湖泊的拍攝方法是不同的,這里分兩種情況來說。 其一,對於河流來說,表現的重點是線條,S形、對角線走向的河流,具有很強的形式感。一般情況下作為陪襯的林木、岩石等景物可以佔據更大的比例,利用林木等大面積同樣的景物、同樣的色彩來強化河流的線條。

·拍攝要點 到過喀納斯的人可能都會拍攝這張經典的照片,拍攝的關鍵點其實只有2個: 1、要使用50mm以下的廣角,能夠將S形曲線拍全,長焦則不行。 2、鏡頭前加裝偏振鏡,盡力消除水面的一些反光,提升畫面的色彩飽和度。 ·拍攝條件 拍攝機型:賓得K100D 使用鏡頭:smc PENTAX-FA 43mm F1.9 Limited 拍攝模式:光圈優先(F4.5,1/180s) 感光度:ISO 200

其二,因為湖泊這種景物,表現的重點在於「面」,如鏡子般的平面,或是波光粼粼的平面,那麼作為陪襯的景物等一定不能過多,或是面積過大,最好是只佔據畫面的極少部分,否則就會喧賓奪主了。

·拍攝要點 ◎使用三腳架以保持相機的穩定性。 ◎提前觀察畫面,並找准天際線的位置,並確保是水平的。 ◎使用廣角拍攝,可以確保有更大的視角。 ◎設定光圈優先模式,設定F5.6~F22的光圈,確保景物都能清晰地呈現出來。 ◎設定低感光度,以不高於ISO 400為佳,可以確保畫面細膩。 ◎設定點測光,對天空一般亮度的區域進行測光。為避免水面景物曝光嚴重不足,可以提高一定的曝光補償。 ◎鎖定曝光。 ◎對近景中的遊船對焦,然後保持快門半按狀態,重新構圖。 ◎確定取景範圍後,完全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拍攝條件 拍攝機型:佳能EOS 5D Mark II 使用鏡頭:EF 16-35mm f/2.8L II USM(使用2 8mm焦距) 拍攝模式:光圈優先(F9,1/30s) 感光度:ISO 400 曝光補償:+2EV

利用水岸線條來組織畫面

大多數情況我們無法利用航拍等手段表現湖泊的全景,所以只能在岸邊拍攝湖泊的局部。比較好的構圖方式是利用湖岸的線條串聯起湖面、湖岸及遠方的景物。湖岸線條整體上看大多是C形的,湖面佔據畫面的大半部分以上,天空及岸邊景物佔據另外不足一半的小部分畫面。 利用岸邊線條組織畫面,不但能夠將場景中大部分景物串聯起來,增強秩序感,還可以引導欣賞者的視線向畫面深處延伸,增強畫面的深度和空間感。

·拍攝過程 ◎取景時要注意,將天空包含進來可以豐富照片內容和明暗影調層次。 ◎如果湖面非常單調,沒有遠山或是雲朵的倒影等景物,那最好是尋找船隻等景物進行填充,以豐富畫面內容。 ◎拍攝這種湖泊水岸的線條時,以廣角鏡頭拍攝為佳,可以獲得更深的空間感。 ◎湖岸線條的起始端應該是在畫面的下邊線左側。◎設定光圈優先模式,光圈值為F8~F22。 ◎測光模式設定為平均,對焦點選擇在畫面的下1/3處。 ◎移動視角確定取景範圍,半按快門對焦和測光。 ◎完全按下快門進行拍攝。 ·拍攝條件 拍攝機型:佳能EOS-1Ds Mark II I 使用鏡頭:EF 24-70mm f/2.8L USM(使用7 0mm焦距) 拍攝模式:光圈優先(F9,1/160s) 感光度:ISO 100

怎樣拍攝水面的倒影美景

有水的場景,真實景物與倒影產生對稱,這種對稱符合人的審美感受,照片會給人以和諧、自然的美感。要拍攝出很好的倒影效果,是需要一些特定條件的: ●無風的場景,水面會比較平靜,只有如鏡的水面才能有效地映出岸邊的景色。 ●景物自身最好是背光的,順光時很難產生漂亮的倒影。在理想的光線條件下,天空和實景會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投到水面上的影像就顯得清晰、分明。 ●拍攝機位要低,即相機朝向與水面的夾角小一些最好。拍攝視角如果過高,倒影會比較少,且顯得很小;視角低平的機位拍攝,倒影才會多而全。 ●曝光要準確。曝光時要以景物與倒影為基準,也就是說要確保實景與倒影曝光準確即可。 ●要使用偏振鏡,但要謹慎。如果使用不當就會消除掉大量的倒影。

使用偏振鏡,可以消除水面的大量反光,讓倒影清晰起來,並且可以提高畫面的色彩飽和度。但如果偏振鏡使用不當,則可能將倒影也消除掉一部分,就無法拍攝出完整的倒影了。所以要多角度旋轉偏振鏡,找到效果最好的角度。

·拍攝條件 拍攝機型:佳能EOS-1Ds Mark III 使用鏡頭:EF 24-70mm f/2.8L USM(使用3 5mm焦距) 拍攝模式:光圈優先(F22,1/15s) 白平衡:自動 感光度: ISO 200

高速快門凝結水花飛濺的瞬間

在拍攝海邊海水擊打岩石飛濺的浪花,或是從高處落下的水流時,要設定較快的快門,可以凝結水花飛濺的瞬間,水珠呈現出清晰的顆粒感,最終整體畫面會讓人感覺到強烈的質感。 拍攝這種水花飛濺的感覺,最好是在光線比較理想的情況下拍攝,如果光線不理想,可能無法獲得較短的曝光時間。在取景時應該注意,水花應該佔據更大比例,否則可能無法凸顯水花飛濺的主題。

·拍攝過程 ◎為防止大量水花的反光讓畫面白茫茫一片,要加裝偏振鏡消除反光。 ◎設定快門優先或M全手動模式,這樣可以優先控制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設定為超過1/1000s,確保可以凝結水花飛濺的清晰畫面。◎確定取景範圍,設定平均測光,對焦點覆蓋於浪花上。 ◎半按快門對焦和測光。 ◎完全按下快門進行拍攝。 ·拍攝條件 拍攝機型:佳能EOS 5D Mark II 使用鏡頭:EF 16-35mm f/2.8L II USM(使用1 8mm焦距) 拍攝模式:快門優先(F5.6,1/1000s) 感光度:ISO 200 慢速快門營造夢幻效果 利用慢速快門拍攝運動對象時,景物運動的軌跡會被記錄下來,形成一種運動模糊的效果,這類照片一般具有十足的動感。同樣的道理,在拍攝水景時,利用慢速快門則可以拍攝出水花飛過的軌跡,如絲般美麗。 慢門水景表現的是一種動感的效果,以及夢幻的美感。 如果是在光線較好的白天拍攝瀑布,想要獲得慢門效果,可能需要使用中灰減光鏡降低曝光值。

·拍攝過程 ◎使用三腳架以保持相機的穩定性。 ◎提前觀察畫面,為水流尋找一些綠植和岩石作為搭配,豐富畫面層次。 ◎設定快門優先或M全手動拍攝模式,設定快門速度為1~10s,以確保獲得如絲般的動感水流效果。 ◎設定最低感光度,為ISO 50或ISO 100。 ◎設定平均測光,為防止水花部分過曝,可以降低0.5EV~1EV的曝光補償。 ◎確定取景範圍,半按快門對焦和測光。此處不必考慮對焦位置的因素。 ◎完全按下快門即可完成拍攝。 ·拍攝條件 拍攝機型:佳能EOS 5D 使用鏡頭:24-70mm f/2.8(使用24mm焦距)拍攝模式:光圈優先(F13,6s) 感光度:ISO 50

怎樣拍攝瀑布

瀑布就是快速奔流的河流,僅是流動的方向和表面的色調不同,因為激起水花和運動軌蹟的關係,不同於一般的河流,也會有兩方面的表現意圖,運動的方向感和水流的質感。方向感主要是對於構圖來說,而水流的質感,則是通過快門來表現,通過調整快門速度,來表現水流的動態或是靜態感覺。 對於一般瀑布來說,如果拍攝相機的快門速度設定慢於1/15s,則水花往下流動的動態感覺非常明顯,快門速度越慢,線狀的感覺越強烈,也就是動感越強,彷彿是白色綢緞一般。如果採用1/60s以上的快門速度,一般瀑布的水花和水流會被瞬間地凝結,出現在畫面上的是靜態的水滴和液化的水團,形狀或是晶瑩剔透,或是奇形怪狀,非常具有靜態的美感。

·拍攝過程 ◎使用三腳架以保持相機的穩定性,並可以支持長時間曝光。 ◎仔細觀察瀑布不要傾斜。 ◎設定快門優先或M全手動拍攝模式,設定快門速度為1/15~5s,以確保獲得如絲般的動感水流效果。 ◎設定最低感光度,可以確保獲得足夠慢的快門速度並確保畫面細膩。 ◎設定平均測光,移動視角確定取景範圍。 ◎完全按下快門即可完成拍攝。 ·拍攝條件 拍攝機型:松下DMC-FZ50 使用鏡頭:7mm 拍攝模式:M全手動(F11,1/2s) 感光度:ISO 100 另外,拍攝瀑布其實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難點在於曝光的控制,水流激打岩石後濺起的水花非常白,而浸水的岩石通常是深灰甚至變為黑色,黑白反差較大,也就是說,白色水花曝光正常則岩石可能會曝光不足,岩石曝光正常則水花曝光過度。針對這種狀況,可以參見拍攝小溪時的技巧,在鏡頭前加裝一片中灰濾鏡,增加曝光時間,但要注意確保水花部分不要過曝。 使用中灰濾鏡,確保在長時間曝光時畫面的水流高光部位不會過曝。

·拍攝條件 拍攝機型:松下DMC-FZ50 使用鏡頭:7mm 拍攝模式:M全手動(F10,1/2s) 白平衡:自動 感光度:ISO 100 清晨和傍晚突出光影 對比 清晨或傍晚,太陽在地平線附近時,光線強度大大下降。尋找逆光或是側光的角度拍攝河流等水景,畫面的光影對比效果明顯,影調層次豐富。且因為色溫的變化,場景色彩變得偏紅、偏黃,在照片中這種暖色調的效果會被強化,整體給人暖洋洋的感覺。 此時的照片畫面中,地面雜亂的細節會被大片的陰影區域遮擋,而水面則會因為反光形成高亮區域,與較亮的天空形成呼應,與暗部陰影產生對比,豐富了照片畫面的影調層次。

·拍攝過程 ◎尋找高機位拍攝。 ◎手動設定6500K左右的色溫,確保畫面能有更濃郁的暖色調 (沒有該功能的機型可以設定陰影白平衡模式)。 ◎設定光圈優先模式,設定點測光。 ◎半按快門對一般亮度的水面進行點測光,然後鎖定曝光。 ◎保持快門半按狀態,重新取景構圖,取景時注意水平問題。 ◎取景完成後,完全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拍攝條件 拍攝機型:尼康D3 00 使用鏡頭:AF-S 18-105mm f/3.5-5.6(使用1 9mm焦距) 拍攝模式:光圈優先(F7.1,1/250s) 感光度:ISO 200

清晨河面蒸騰的水汽增強畫面的美感

正常天氣下,夜晚的溫度會下降,這種情況要一直持續到第二天的清晨。但水溫比空氣溫度下降要慢,所以在清晨時分,水溫是高於空氣中的溫度的,蒸發的水汽遇到較冷的空氣就會冷凝形成大片的水霧。 這種水霧是薄薄的一層,覆蓋在水面,而水霧之上則是乾淨通透的,這會讓整個場景看起來宛若仙境,有夢幻般的美感。應該注意,在晝夜溫差較大的春、秋等季節才更容易拍攝到這種美景;在新疆、內蒙等地,太陽光線非常強,而日落後溫度會急劇下降,河流會容易見到這種現象。

·拍攝過程 ◎使用三腳架以保持相機的穩定性。 ◎提前觀察畫面,並找准水平線。 ◎設定光圈優先模式,設定光圈為F5.6~F22,以獲得較大的景深。 ◎設定低感光度,以不高於ISO 400為佳,可以確保畫面細膩。 ◎設定平均測光,移動視角確定取景範圍,使對焦點覆蓋在近機位的水面晨霧之處。 ◎為獲得低照度下朦朧的美感,可以考慮適當降低0.5EV左右的補償。 ◎半按快門對焦和測光。 ◎完全按下快門即可完成拍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11877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