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學了攝影和構圖,那應該是後期上有些許問題。我也不專業,不過希望這些小Tips能幫到你。下面的照片都是我用iPhone5s(一年前小米摔壞了換的)拍的,800萬像素有時候有點捉急,不過大部分時候都夠用。
【進入正題】
圖片加工推薦VSCO,它的自帶相機可以調節ISO、快門、白平衡,對焦點和測光點可以分開,用來對付夜景和特殊構圖很不錯。

新版VSCO還有「清晰度」這個功能,和Lr以及Camera raw的基本一樣。下面這張就是提高了清晰度(這張照片是在我們學校老圖書館前面拍的。先用VSCO自帶的透視調整把仰拍的照片拉成平行透視,再調色。不過因為只裁取了整副圖片的1/6,所以畫質不是很好)
精細的後期可以用Snapseed,尤其有個功能要注意,在步驟裡面可以對每一個步驟添加蒙版。這樣就可以做到分區曝光,分區調色。
上面這張在教學樓拍的照片就用的分區曝光
上面這朵花是在寢室陽台拍的,當時是逆光。也是分區曝光,壓暗了天空,提亮了梔子花。
這張是我們學校旁邊的街道,用的分區調色,增加冷暖對比
這張是用全景模式拍的,也是分區調色。每種顏色的樹都是單獨調整的。
你甚至可以分區調整光圈模糊,這樣可以模擬淺景深效果,比如下面這個(對前景樹,鍋,還有背景分別做的模糊,模糊程度不同)
Snapseed裡有個光暈工具,有時候夜間拍攝畫質不好,我會用光暈遮蓋一些噪點。這個工具還能營造出獨特的光效。
下面這兩張葉子是我逆光拍攝的,添加了光暈。
添加光效可以用Mix 濾鏡大師。
上面這兩張在宿舍樓頂拍的,都是在右上角加了光效
Mix還可以對圖像僅保留某種顏色
這張只保留了綠瓦的顏色(我們學校的體育館,這倆人應該是在練習主持稿,剛好男生腳下的傘也是綠色的,就多了個點綴)
你的手機是2000多萬像素的,意味著後期的剪裁幅度更加自由。
手機的等效焦距一般是30mm左右,在復雜的場景中拍出的照片可能不必要的元素會比較多,這時候像素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可以裁剪一下,讓畫面簡潔一點。
另外也可以多試試有趣的構圖,不一定要拘泥於課上教的規範構圖。
這張是之前的小米手機拍的,調色是小米自帶的調整工具,我裁掉了大部分畫面,只保留了腿和地面
這是我們學校的美術館,直接把高光拉到最高,讓牆面失去所有細節。這樣會更簡潔一些
這張為了增加動感,就把畫面傾斜了一些(同樣裁剪太多,畫質比較差)
總而言之,前期拍攝時多去感受周圍的東西,有時候甚至可以想像拿一個很小的框框把你看到的畫面中的某一部分框起來,這樣你就能發現更多有趣的細節了。
後期要掌握一些軟體不同的特色和功能,有針對性地結合使用。
最後,帶著後期的眼光去拍照。什麼意思呢?就是發掘你看到的生活場景的後期潛力,這樣,一個很普通的場景,可能在你眼裡會變得很有拍攝價值。
拍照就是記錄生活,記錄的初心就是讓自己的生活和回憶更加美好地被還原在手機里或者相冊裡。所以一切工具和攝影知識都是為了服務於記錄和發現(當然專業攝影師不僅限於此),所以不必局限於課本知識和器材限制。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祝你能拍出更滿意的照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