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小技巧用手機也能拍出優秀攝影作品
隨著手機鏡頭像素和硬體的提高,手機拍照早已成為人們的日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手機已經把每個人都變成了攝影師。那麼如何提高手機拍照技術呢?下面我分享一點自己的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所有照片的拍攝及後期都由作者在iPhone上完成。)
首先,說一個大家往往會忽略的重要技能——審美能力,能夠分辨什麼是精彩的照片,什麼是平庸的照片是可持續拍出好照片的大前提。這就如同減肥的第一步是認識到自己肥胖,而戒酒的第一步是承認自己對酒精有依賴,而拍出好照片的第一步是知道什麼才是好照片。
《三聚頭》
提高審美的途徑很多,比如學習大師們的名作;廣泛閱讀(包括但不僅限於攝影類書籍);積累生活閱歷(會讓你知道照片中什麼樣的「刺點「會讓他人產生共鳴);走進展覽館(繪畫展、設計展、雕塑展,藝術是相通的);向社交網絡上的先鋒攝影師學習(如Instagram、EyeEm等);常瀏覽手機攝影教學網站(如iPhone Photography School )。
《第一次遇見布列松》
第二,好攝影師的標配是厚臉皮—— 拿出吃飯前對著盤子猛拍的勇氣。想保留住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決定性瞬間「,就不能在乎旁人的眼光。我們往往因為怕不好意思,而錯過了很多有趣的畫面。這裡講一個小技巧,用耳機音量鍵當快門隱蔽拍攝,會大大降低挨揍的機率。
《漢莎航空機長》
《軒尼斯道道霸》
第三,使用iPhone的原生軟體拍照。之所以建議大家用原生軟體,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方便、快捷,可以在鎖屏的模式下快速進入拍攝模式,這是其他的拍攝軟體如Pro-camera等所不具備的優勢。
《天目山本沒有湖》
第四,拿穩你的手機,特別是在夜間拍攝的時候。竅門是可以找一棵樹或者一面牆背靠著,以增加手臂穩定性。
《夜銅鑼灣》
調長曝光時間,把手機靠在路口護欄上,等待一列飛馳而過的雙層電車巴士,按下快門。
第五,有時候離遠一些(需要在畫面中大量留白的時候),但是更多的時候走近一點。卡帕那句「如果你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相信大家已經爛熟於心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離得不夠近」指的不僅僅是物理上的距離,我認為也指拍攝者和拍攝對象的心理距離。比如從街頭攝影的角度來說,手中的相機越是專業,和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越是遠。而手機攝影的出現,削弱了這種隔閡。由於設備不顯眼,拍攝對象會表現的更加的自然。
《蘭州!蘭州。》
第六,尊重一些基本的構圖原則——如果你現在還不是大師的話。
《霧道》
第七,運用好光線。
《午後》
第八,換個角度。
《天使的反面》
第九,熟悉盡可能多的攝影類App。舉一反三,加入創意,才能玩出不同的花樣。
《腦光》
第十,作為攝影愛好者,在器材黨面前應該不失自信。—— 人們喜愛海明威的作品,但不會有人在乎他用什麼牌子的打字機。相機或手機都只是實現拍攝想法的工具而已,只要能揚長避短,手機拍攝的照片也能成為經典。
《等待八號風球的維港》
最後,勤加拍攝,多動手,讓拍照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萬小時定律在攝影領域一樣普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