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攝影課之何如拍攝單燈人像

人像攝影是大多數人喜歡的攝影題材,而使用人造光源進行拍攝人像時,會使拍攝手法更加豐富,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拍攝效果。但如何去打造人造光源,這還是一件較為複雜的事情。今天,小夥伴們可以跟著蜂鳥微課堂一起來看看如何利用好單個熱靴閃光燈來建立人造光源,使自己成為「一燈大師」。 一、閃光燈 閃光燈的使用和離機引閃:

佳能原廠的離機引閃設備

隨著數碼科技的發展,閃光燈作為攝影所需的必要附件在市場中隨處可見,各個品牌之間雖有一些差異,但功能效果都是一樣的。說道離機引閃,筆者以自己常用的佳能的430III-RT型閃光燈搭配信號發射器ST-E3-RT為例,因為這個既可以使用TTL閃光測光系統控制輸出,也可以通過信號發射器調整從屬單元的輸出閃光補償、閃光頻閃及高速同步功能,這樣的系統比較全面,在實際拍攝當中也是省時省力,便於操作。

目前的一些中、高端單反相機可以省去信號發射器(閃光燈同步器),以佳能最近發布的80D為例,可以使用機頂的閃燈作為主控燈,引閃離機的從屬單元閃光燈。而且主控的機頂閃燈可以不閃光,這樣就不會影響到拍攝的造型光線了。

操作步驟說明

依照圖片顯示的步驟我們可以省去很多麻煩,輕鬆的完成離機引閃的操作設置。二、單燈人像拍攝技巧 1.光線特質 既然說到技巧,就不得不介紹光線的知識,光線分為6種特質:光度、光質、光位、光型、光比以及光色。 2.人像光位

通過圖片我們看到了當人造光源在不同位置照射到人面部的時候,成像的效果,這也就是閃光燈人像的單燈效果。

3.光比

光比是攝影上的重要參數之一,是指照明環境下被攝物暗面與亮面的受光比例。光比對照片的反差控制有著重要意義。光比越大,光效越硬;光比越小光線越柔和。那麼,怎麼來計算光線之間的比差呢?這裡筆者給大家舉個例子說明,如果亮部的測光錶讀數為F11,暗部讀數為F8,兩次測量快門與感光度不變,則光比為1:2;亮面讀數F11,暗部讀數F5.6,光比為1:4。超過一級光圈不足兩級光圈一般定義為1:3。這是人像攝影中最常用的照明光比。這個我們只按照光圈的大小來衡量。

4.光源

①廣闊的光源可以柔滑陰影、降低對比度和柔化被攝物的紋理,較窄的光源得到的效果相反。

原理:當光源越廣,射在物體上光線擴散的方向就越多,這樣會令場景整體更明亮,並減輕陰影的強度。

②光源越近,光線越柔和,反之亦然。

原理:被攝物體距離光源越近,光線在被攝物體上面的分布就越為分散;當光源遠離被攝體時,照射在被攝體上的光線也就隨著距離增大而減小。

③使用柔光罩能領光線變得更廣、更柔和。

以雲層為例,當雲遮擋陽光時,被照物的陰影會變得不太明顯。而隨著雲層的加厚,被照物的陰影甚至會消失。雲和霧,都會使光線分散擴散向四周,當處在陰天和大霧時,光源會變得非常廣而不集中,天空中的水氣就像一個巨型的柔光箱,將太陽光進行柔化。

④用反射來柔化光線。

如果將一束很窄的光線射在一個較大並且反光強度較弱的表面(例如磨砂玻璃面、牆壁、塑膠反光板)上時,光線在反射的過程中會發生漫射現象,光線會被分散到較寬廣的區域。但若使用一些反光度較高的材質時(例如鋁紙或鏡子),光線經過反射後,仍會十分集中,無法起到柔化作用。

三、熱靴閃光燈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1.填充閃光人像攝影

首先主光一定要是環境光,這種閃光方式叫做填充閃光。填充閃光的原則是,首先要測量環境光線。比如現場光線為ISO1600,F2.8,1/60,一個常見的室內拍攝環境,在這個基礎上通常筆者不會做曝光變化,但在使用外閃時,會在這個基礎上進行-1檔的TTL閃光。

2.平衡閃光

平衡閃光,閃光燈的強度跟快門速度幾乎沒有關係。對閃光產生影響的只有光圈和ISO。因為閃光是非常快速的一瞬間的光線釋放,這個速度通常在1/1000秒以內,也就是說無論大家使用1/100還是1/1000秒的快門,只要光圈與ISO不變,對閃光燈來說都是一樣的。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閃光同步速度的限制,很多外閃都支持高速同步閃光,這點方便與在光線良好的室外使用大光圈鏡頭拍攝。

3.完全閃光

顧名思義就是放棄現場光線,完全依賴閃光燈照射被攝體。完全閃光通常適用於光線環境非常差並且空間狹小的室內拍攝。這樣的情況下,手持拍攝只能依賴閃光燈來拍攝,可以選擇使用跳閃的方法使光源面積變大,獲得類似使用柔光燈箱的一個拍攝效果。

4.壓光人像拍攝技巧

壓光其實就是運用閃光燈補光拍攝,只是在影像的表現上看起來好像背景光被閃光燈的補光壓了過去,因此被稱作壓光。方法與補光相同,只是在閃光輸出量上要比背景光更亮,這種拍攝方法在商業上較為常見,既能突出拍攝主體,又可以保留細膩的光影層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4/node10453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