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嘿,說你呢,別看了,就是說你。」
禹唐體育註:
想像一下,如果你以前的大學籃球隊友,現在去了NBA。他還不是個普通隊員,而是舉世矚目的MVP。忘了說了,他朝氣蓬勃,人見人愛,為人謙虛。他已經成為流行文化的寵兒——他的小女兒成為網絡紅人,他在Instagram上發個視頻就讓粉絲窮追不捨,他的妻子還能與第一夫人共舞。你會找他創業嗎?
布賴恩特·巴爾現在正在商學院讀MBA二年級。他找了一個大有來頭的合伙人——史蒂芬·庫里。他們是戴維森學院的同學,也是最好的朋友。庫里會出席巴爾的婚禮,讓巴爾當他孩子的教父,他們的妻子也是好朋友。
現在,他們又成了商業夥伴。
「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
11年前,他們是同一個籃球場上的隊友,最後卻各奔東西——巴爾進了一家美國公司,庫里進了NBA。這次,他們再次打造了一個神話,合開了一家叫Slyce的創業公司。
大一時,他們倆是舍友。他們都喜歡悠閒安靜,都來自郊區家庭。巴爾在緬因州長大,庫里在北加州長大。他們一開始就能合得來,主要是都信仰基督教。
庫里說,「我們信仰相同,所以在看待世界時,也有許多共同點。很高興能有個志同道合的人。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我一打電話給布萊恩特,他都會為我提出中肯的人生建議。因為,他跟我看事的立場一樣。」
一眼看上去,這倆人不像是你想像中的大學運動員。他們大學裡從不沾花惹草。他們現在的妻子,都是大學時的約會對象。巴爾說,庫里是個「安靜的美男子」,從來不喜歡一大堆人陪著。兩人性格上的互補,讓他們很快由同學、室友,變成最好的朋友。庫里解釋說,「我比較笨,喜歡順其自然。他會規劃,很理性,人又可靠。我們之間可以相互平衡。」
△ 配音:「老師,這個問題我會!」
2008年,戴維森學院迎來了歷史性的「三月瘋狂」(March Madness)籃球季。他們打敗大學籃球強隊威斯康星大學隊、貢薩格大學隊和喬治敦大學隊,打入了精英八強賽。庫里當時是比賽中嶄露頭角,突破自我,斬獲26分。第二年,他離開戴維森學院,進入2009年的NBA選拔賽,成了金州勇士隊的一員。巴爾也想過出國打球,不過最終由於與女友布列塔妮訂婚,還是決定留在美國。
兩個人在高中時期,擁有相同的夢想,可最後卻只有一個人「成功」。於是,我們會產生一個疑問:巴爾怎麼會不嫉妒庫里的成功?
「朋友,從來不用一份承諾」
「如果你指著我告訴別人,那是史蒂芬最好的朋友。如果他們一點也不了解我,那麼肯定會以為我嫉妒史蒂芬。這一點我可以理解,」巴爾說,「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完全滿意自己的現狀。我早就知道,我的職業不會是籃球。我喜歡現在的工作。每天早上醒來,工作都能給我帶來快樂和動力。我很高興,史蒂芬的狀態也跟我一樣。」布列塔妮補充說,「他們都堅信,上帝給了他們不同的天賦。看到彼此都發揮了自己的天賦,他倆都很滿意。」
△小編:「論普通青年和二貨青年的差別」
巴爾會毫無嫉妒心,為庫里的成功開心嗎?肯定有很多人不相信。但是,如果你知道這些,可能就不會懷疑了:他們在戴維森學院時,得不到ESPN黃金時段的播報,更不要說受到專業人士的注意了。巴爾自認為笨手笨腳,身體瘦弱。庫里身材不高,但作為後衛時,投籃命中率不錯。也許,成功對他們而言太不現實了。所以,當庫里成功時,幾乎像是一個童話。而巴爾也沒覺得,自己當初放棄籃球的決定是錯誤的。
畢業後,巴爾進了與庫里完全不同的行業。他加入了金融公司美世諮詢,成為一名會計分析師,負責為養老金計劃運行複雜的統計模型。「史蒂芬永遠也不用做案頭工作。我記得,他有一次來我的辦公室,」巴爾回憶道,「他覺得很新鮮,就坐在小隔間裡,假裝接電話,讓我給他拍一張照片。」
儘管生活方式不同,但他們關係親密。當庫里在聯賽中嶄露頭角時,巴爾也從美世諮詢離開,到了耐克當品牌管理,2014年又開始在史丹福大學攻讀MBA。巴爾去史丹福後,他不僅接受了商業教育,還決定與庫里合作,創辦一家名為「Slyce」的社交媒體公司。
Slyce是一家社交網絡公司,旨在改變運動員、名人和藝人與粉絲的互動方式。像庫里這樣的名人可以登錄Slyce,像在社媒上一樣發布照片,主持粉絲問答。Slyce與一般社媒的差別在於,它表示要過濾干擾因素,讓名人最大限度地與粉絲互動。
Slyce 的創意源於巴爾。他注意到,在創建庫里品牌的過程中,社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是一個關注運動員的體育迷,有個運動員與你互動了一次,那麼,你最想做的就是向朋友吹噓,」他說,「75%的人說,如果是這樣,他們會更願意與那位運動員互動。我們意識到,一次簡單的互動,就能帶來一個鐵桿粉絲。」
△Slyce網站截圖
在研究了20位NBA球員和幾百位粉絲後,巴爾發現,這是個值得探索的機遇。庫里以聯合創始人的方式加入Slyce,成為首席指導總監。「運動員很想了解自己的粉絲群體。他們想知道,怎麼在日程緊張的情況下,與粉絲實現有效互動,」他解釋說,「我們想去掉推特和Instagram上的干擾因素,幫助運動員打造品牌。」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每一項新業務,都免不了受到質疑,Slyce也不例外。他們計劃打造一個集SalesForce和Google Analytics等工具於一體的社交網絡。他們希望更有效地為粉絲、名人和營銷人員提供服務。他們的競爭對手既包括Instagram這樣的社交平台,也包括傳統的人才機構。
還有一個質疑的聲音:公司合伙人一個是知名運動員,另一個是他最好的朋友。巴爾是不是在利用庫里的名氣做生意?巴爾習慣了面對質疑。他說,「我不想改變別人的看法,因為我不在乎。有些運動員的親朋好友認為,他們應該受到照顧,但我沒有期待。我很早就告訴史蒂芬,如果你不相信我的理念,就告訴我。你是我們的代言人,我不想讓你代言自己不相信的產品。我們的合作應該是雙贏的。」
庫里相信,巴爾不比任何人差。他在耐克工作過,在史丹福接受培訓。他說,「這麼說他不公平。你可以看看他離開戴維森後的履歷,我沒有幫助過他。他發揮了自己的天賦。沒錯,他的創意與我和我的平台直接相關。但是,只要你跟他聊一聊,看看他身上的熱情,你就會相信,他沒有利用任何人。」
其他人會以為,巴爾創業是沒問題的。不過,他們懷疑,如果庫里不加入,沒人會關注Slyce。面對這樣的質疑,巴爾也做出了回答。「顯然,史蒂芬為公司增加了無限價值。傳統觀點認為,沒有天賦,就會失敗。他打消了公眾的恐懼,因為任何人都會買他的帳。但是,我要找的是一個相信我的人。無論有沒有他,我都要創業。如果我們的產品不好,那麼,無論合伙人是史蒂芬、勒布朗,還是凱文·杜蘭特、科比,別人都不會用。」
11年前,庫里和巴爾是籃球場上的隊友。11年後,他們成了商場上的隊友。「簡單說,我們之間是最純粹的友誼,」巴爾說,「我們倆是一贏俱贏,一損俱損。我相信,他也是這麼想的。」
-------------------------------
禹唐體育每日準時奉送體育方面的新鮮資訊、數據發布、產業趨勢、專題解讀、案例分享。平心靜氣的深入洞察,只為你提供最具價值的體育營銷解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98724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