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勇士是全天下最好的矛,那麼馬刺則是全天下最好的盾

卡洛斯| 2016-03-21| 檢舉

如果勇士是全天下最好的矛,那麼馬刺則是全天下最好的盾

馬刺vs勇士:天下無雙的矛,才顯出當世第一的盾

馬刺87比79勇士。

這不是最好的勇士。博古特、艾澤利、伊戈達拉都不在。背靠背第二場客場。馬刺正在打著歷史前三的主場連勝(順便,勇士的主場連勝現在歷史第一。二十年前那支不朽公牛次之)。

但眼見為實,看過比賽的都明白,馬刺打出了本季最好的單場防守。

實際上,雙方都打出了非凡的防守,是那種會讓我想起科爾還是馬刺隊員時的氛圍。

馬刺防得有多好?

上半場,勇士43投16中,三分球14投1中,賽季最低的37分。全場,勇士82投31中,三分球36投9中,賽季最低的79分。

庫里18投4中,三分球12投1中。第二節被丹尼-格林蓋掉的那個三分球,是他本季第一次有三分球挨蓋。

當然,勇士和馬刺都手感不佳,投丟一堆空位。但馬刺真正乾得好的,不是壓制勇士的效率,而是拖住了勇士的節奏:用領防、前場籃板和無數的輪轉。節奏慢了,手感就冷。

需要明白此前勇士的進攻多麼偉大,才能感受到馬刺今晚的防守多麼可怕。

1月26日賽季首戰,當日馬刺的準備遠不夠周詳,被勇士打得一塌糊塗。當晚,勇士克制馬刺的包括:

格林壓低重心死扛阿爾德里奇的內切。

巴恩斯阻絕萊納德切中路。

切馬刺傳球線路,打追身。

用追身三分打馬刺第一陣容(打他們慢);用襲筐打馬刺第二陣容(欺負迪奧+韋斯特沒有護筐)。

庫里隨心所欲地修理米爾斯和帕克。

今天,波波維奇出招了:迪奧首發,蒂姆-鄧肯職業生涯第三次打替補。

——前兩天寫過這個:

帕克+格林+鄧肯+萊納德+阿爾德里奇可能是馬刺最好的防守五人組,但進攻端並不順溜。

鄧肯的防守依然是全聯盟頂尖的存在,但他和阿爾德里奇同時在場時,馬刺無法提速,也無法拉開空間。

波波維奇好狠,而且,認真了。

然後:

馬刺針對庫里的防守,是本季前所未有的。

——去年聖誕節,騎士不斷夾擊庫里,防住他了(庫里15投6中19分),但格林22分15籃板7助攻。夾擊庫里就得付出這種代價。

——上個月底,雷霆無限換防,結果勇士全隊被按滅,但庫里得了46分,包括那記過半場的絕殺。

實際上,勇士本季之前敗北的六場球,除了對湖人之外,基本是「庫里發飆,但我們按死了勇士其他人」。在玫瑰花園,庫里26分鐘31分。在底特律,庫里38分。對雄鹿,庫里28分。對丹佛,庫里38分。只有對湖人,庫里20投6中18分。

勇士全隊和庫里,你總得放一頭。

今天,馬刺大概是本季第一支,既按住了庫里,又按住了勇士。兩手都抓,兩手都硬。

最硬的是誰?馬刺本季打鐵王丹尼-格林。

前兩天,我跟人聊:

人抱怨:格林防守是好,但三分還是不行啊。

我:以前鮑文鮑三叔的三分也只有底角靠譜,你怎麼不說呢?

人:可是三叔能防守啊。

我:所以了。把格林當三叔看。不要想著「格林會三分,還附帶防守」,想想「格林防守好,三分算送的」,心態就平了。

就像今天這樣子。

格林跟庫里是老熟人。2013年西部半決賽,馬刺就是靠格林主防庫里(以及庫里的踝傷)過關。

當然不只是格林。實際上,馬刺對庫里的防守法則是:

——格林/帕克/萊納德誰湊得近誰單防。

——庫里叫掩護時,內線出來延阻,局部夾擊;根據庫里的走位,決定是夾擊還是換防。

——必要時,主要是指有掩護介入時,就上錫伯度式的局部夾擊。

——最關鍵的是:對手襲籃或轉移弱側時,格林或萊納德,只要沒在防庫里,就緊急輪轉補位。

即:從前場開始領防庫里;庫里要單挑就無限換防;庫里找到掩護時就夾擊庫里。

這些以前有球隊也能做到,但他們做不到的是:萊納德或格林,但凡不對位庫里時,就負責弱側收縮保護:守庫里,但也不放其他人。

——萊納德本場2封蓋8個後場籃板。格林本場3封蓋,包括蓋掉庫里那個三分球。還不包括他們倆無數次輪轉補位,幹掉了克雷-湯普森的幾個空籃。

事實是:下半場,因為庫里不停叫掩護,馬刺不斷換防,下半場,基本是阿爾德里奇在三分線附近對位庫里了——就像十年前,是鄧肯在三分線看著納什似的。

格林蓋掉庫里的兩個帽,都是馬刺防守的典範。其一,庫里走掩護後投籃假動作擺脫,格林追蓋的同時,身後隊友也到了。其二,庫里逼出換防後晃開阿爾德里奇,帕克補位,格林弱側跟進,干擾掉庫里的上籃。三鎖一。

——這不是《SLAM DUNK》里櫻木花道、流川楓、赤木一起對付澤北麼?這不是當年活塞一起圍喬丹麼?

——就是這意思。

當然,對付庫里,只是馬刺戰略的一部分。

馬刺開場,用迪奧大屁股死扛巴恩斯。這是波波維奇的奇兵,巴恩斯也確實蒙了:迪奧開場3投3中,馬刺進攻的唯一亮點。

1月26日,阿爾德里奇扛不動格林,所以本場沒安排他背身死扛,而是在右腰面筐突破或中投,摻雜前場籃板——這是把他當森林狼時期的勒夫用了。

憑著這兩點,馬刺雖然第一節8次失誤,還湊合能打。但勇士也不是吃素的。局部夾擊+無限換防,馬刺進攻也不順。但波波維奇用鄧肯替補,在第二節得了好處:第一陣容阿爾德里奇+迪奧,第二陣容鄧肯站內線,馬刺總有一個護筐的人。

此外,將吉諾比利和鄧肯配對,意思也明顯:馬刺也只有吉諾比利,能給鄧肯送好傳球了。

勇士在下半場是有調整的:比如第三節一開始,格林連續進攻;比如,庫里連續橫向走位,馬刺換防過三輪後,輪轉會亂,庫里好找空位隊友。下半場,勇士的三分球找回了一點22投8中。

馬刺有過危殆的時刻:庫裡面對阿爾德里奇強行三分55平時,帕克右翼底角三分球救場。萊納德前場籃板後,吉諾比利三分球再救場。

勇士後半段曾經三次反超,但馬刺靠內線、前場籃板、內線得分,抗回來了。

比賽最後時刻,雙方真正體現戰術素養:阿爾德里奇+帕克夾擊克雷-湯普森,迪奧弱側抄球,完美的協作防守。但之後勇士用雙掩護給庫里擋拆走位,巴恩斯的三分和克雷的上籃都這麼來的。馬刺定鼎,靠的是格林的強投三分、萊納德的罰球和阿爾德里奇左腰背打巴恩斯。

——吉諾比利和帕克本場都投進過關鍵三分。但現在,馬刺終於已經習慣靠年輕人接管了。

從事後看來,波波維奇是這樣布的:

——撤下鄧肯上迪奧,保持第一陣容的速度跟得上勇士,同時讓鄧肯(和韋斯特)保證第二陣容也有護筐。

——在跟住勇士節奏的同時,儘量拖慢,磨,不拼往返,逼足24秒。

——針對庫里及勇士全隊的防守細節布置,如上。非常細緻。

——前場籃板。背身單打。效率不高,但反覆磨。

在節奏上……真有些五年前灰熊打馬刺,慢速磨的意思。

前兩天寫的:

全世界都在提速飈三分,馬刺卻停了。

不是他們不會刷三分。2012-14這三年間,馬刺很明白,只要他們樂意,用迪奧擺上首發後,華麗的「強弱側連續轉移擋切」,可以給格林們刷夠三分球機會——想想2013年總決賽好了——但他們並沒那麼打。

事實是,馬刺現在,依然是一支傳切繁複的球隊,但在背身攻擊(占進攻的14%)和定點投籃(21%)方面,都是聯盟第一。

阿爾德里奇是聯盟背身單打得分第二多(僅次於布魯克-洛佩斯),萊納德則是外圍球員中背身得分第三人(僅次於維金斯與威斯布魯克)。

馬刺用著一套防守堅韌但進攻鈍澀的首發;逆潮流而行,既不加速,也不飈三分;他們依然是全聯盟最團隊的球隊——每場傳球332次全聯盟第四多,二次助攻每場7.4次僅次於勇士——但卻在讓自己磨得慢一點,紮實一點,再紮實一點。

這就像,全世界都在脫下重負,撒腿飛奔時,馬刺卻像孫悟空在車遲國,自己給自己劃拉開肚子,把五臟換一下位置,獨自扎綁腿、穿盔甲,敲敲自己的胸口,覺得無懈可擊了,於是調勻呼吸,慢吞吞地跟著跑。

他們不輕易加速,但跑得很穩。

今天,他們逼迫勇士跟他們一起慢下來,然後,慢慢地磨,磨贏了。

勇士和馬刺都投丟了不少空位球。是手感問題,但慢節奏的比賽,本來就這樣:大家手都冷。而這個節奏,NBA歷史上,大概也沒幾支球隊比馬刺更適應。

基本可以說,阿爾德里奇打了本季最好的一場球——數據上當然不是,但看了比賽的人自然明白。他統治前場籃板,坐鎮禁區,牽制勇士防守,投進了關鍵球——雖然他還是靠不動格林,但他想了許多招。

這場之後,才算是真的,他過關了。去年夏天馬刺羅致他,就是在等他打這樣的比賽——在鄧肯不首發的夜晚。

他的禁區存在感與萊納德無所不在的防守,決定了本場的基調。

如前所述,這不是最好的勇士。同樣,馬刺的進攻端,還有的是問題雕琢呢。

離季後賽還有一個月。不出意外的話,如果他們兩隊季後賽真會相遇,那得是西部決賽了——那還有兩個月。

但那是以後的事,先考慮一下今晚:

鄧肯職業生涯第三次替補出場。勇士在聖安東尼奧連續第33場常規賽敗局(勇士上次在聖安東尼奧贏球時,科爾還在公牛,鄧肯還在威克森林大學,波波維奇剛在NBA贏了九場球,庫里只有8歲)。兩隊本場會戰前合計120勝16負的空前偉大戰績。庫里本季手感最差的一場球。

比馬刺贏球更微妙的一點是……這兩隊今天,有情分在:比如,賽後,迪奧和巴博薩擁抱了——太陽老哥們嘛。比如,科爾第一節吃技術犯規後生氣了一會兒,然後笑了——鄧肯過去跟他聊天,老哥倆樂開了。

但也有火藥味。無論是科爾生氣吃技術犯規,還是萊納德罰球時馬刺球迷全場MVP的喊聲。

換言之,勇士vs馬刺,終於有點「有冤報怨,有仇報仇」的味道了。

如果說,1月26日那場勇士的屠殺是第一滴血,那麼今晚波波維奇這個蓄謀已久的反擊,就是真把勇士當對手了——以往,他可不會在常規賽玩出忽然讓鄧肯替補這種心機。

還是那句話:需要明白此前勇士的進攻多麼偉大,才能感受到馬刺今晚的防守多麼可怕。

如果你覺得勇士今晚手感鈍,想想他們平時縱橫天下時是怎樣的,然後,多少會明白馬刺今晚的防守是什麼等級。盾有多硬,需要歷史級的矛來戳一下,才能看出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9716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