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知識】幾段變速才是好車!?
常聽到許多人在單車店問,」老闆,我應該買幾段變速比較適合?」。我一直都很好奇,舫間有許多標榜18、21、24、27、30、甚至現在還有33速… 真的都用得到嗎? 其實,車子要好騎,適合自己的腳力比較重要。如果不懂得如何變速,那既使再多速也只是浪費。
自行車的變速就跟汽車的變速箱一樣,當起步時,如果沒有在最低速檔位(意思是把大齒盤當分母,後飛輪當分子。如果值越大越省力,但速度越慢),那腳力所使出的扭力就要很大。因此常常就可以看到有些人起步很輕鬆,有些人卻是都得站起來騎,這就在於他的自行車檔位的位置不同的結果。所以除非你要爬山路,那用到的檔位就需要多一點,不然山坡越陡,如果齒輪比不夠的話,很容易就鐵腿了。
其實,在都會騎車是不需要用到太多齒數。上面的段速也許大家很好奇為何都是3的倍數呢? 是因為大齒盤為3齒。也有2齒的,那就變成2的倍速了。因為大齒盤的齒數 x 後飛輪的齒數 = 幾段變速的定義。因為平地我們最大的速度有限,除非你是一個腿力很強的人,但是再快也會碰到紅燈吧! 常常得起步與停車,因此前大齒盤要變速的機會不多。所以反而變成後變速比較重要了。這就是為何都會車應該是以能夠省力與中段加速為主力的述求,就不需要如此多的段速了。
那外變速器與內變速器的差別呢? 在都會中,因為上面所說的,常常停車起步,我們如果使用外變速器,當變速時一定要邊騎邊變速,如果遇到緊急狀況,常常還來不及換檔位就得馬上剎車。等到要起步時,天啊! 大小腿要使出超級無敵大的力氣才踩得動,但是速度簡直就像烏龜走路。但如果換成內變速器的話,當停下來沒有在騎動時,也可以變擋,將檔位變到自己要的檔次,在起步時,就不會有窘境出現。但是內變速價格很高,雖然也有11段變速,但是可能跟外變速的車款比較,價格就差很大。
下次,要選車子時,先想想自己要在什麼地方騎車的機會比較多? 再來決定買幾段變速。千萬不要以為越多段越好的想法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95454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