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騎行速度的關鍵因素,你知道幾個?
平常騎車會不會覺得騎得不夠快,騎行時間不夠持久?
或同樣是差不多騎行經驗和身材的車友,為何別人可以騎的那麼快, 自己就是拚命踩都追不上?
難道是車子不好,所以我騎不快。
風阻太大,所以影響速度......
其實騎行速度除了和自身的肌肉、心肺功能等身體條件有關外,自行車本身也會影響車速。
1車架、五通
車架、五通的硬度很重要,架子的硬度是有區別的,但這種感覺只有在速度很快,而且大力搖車或者快速通過的時候才感受到,在速度很低的情況下感受不大。五通在大力蹬踏的過程中會變形,如果五通很硬的話會很少卸力,你的力量可以很好的傳遞到後面去,而不是部分被五通的彈性所吸收。所以,五通做的好,架子會很好騎,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一蹬就感覺後輪有勁。
2輪組
其實無論是騎平地、越野或是綜合型,都希望輪子有此性質:在一定的重量內軸心越輕越好,輪子的重量都儘可能的集中在圈外側。因為這樣,在同樣速度下圈的慣性更好,越不容易降低速度。
有些特別輕的輪子反應非常靈敏,一發力速度就上來,但是一停止蹬踏,速度就明顯失去,很快就慢下來,這就是為什麼有時輪組輕的反而沒有重的跑的快、 穩當。
車架五通硬度和輪組軸心的重量對速度的影響不能忽略,選擇車架輪組的時候要選好。當然車子騎的舒適才能保證快速,車子的一些細節也不能忽視,比如車子吸汗減震的把帶、碳叉子和硬而不顛的架子、碳杆、舒服的座包、騎行服。
其實除了自身條件和車子本身可以影響到速度,對車速影響最大的外因就是阻力。
1風阻
風阻是主要阻力,而且騎行越快,風阻便越大。我們平時騎行速度一般不會超過40km/h,這時候騎行中的阻力有80%來自風阻,這種阻力是我們無法克服的, 除非我們在真空中騎行。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略微降低一下這種阻力。
比如穿著合身的騎行服而不是很寬大的那種。在專業比賽尤其是個人計時賽中我們可以看到選手的騎行服緊緊貼在身上,騎行服上還有類似高爾夫球表面的凹坑,這都是為了最大限度降低風阻。當然我們的騎行服不需要這麼專業,只需穿著比較貼身的衣服就行。
騎行中的風阻阻力非常大,通常公路車比賽大部分時間都會保持這個陣型,越後面的車手越省力。
2滾阻
其次是滾阻,就是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這裡僅以平路的騎行為例,更窄的輪胎可以減少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更淺胎紋的輪胎甚至光頭胎可以減小與地面的摩擦力,這兩點都可以降低滾阻使騎行更輕鬆。當然輪胎的選擇要看使用環境,如果越野的話就另說了。
3單車自身各方面的阻力
最後一點就是單車自身各方面的阻力,比如三軸不潤、鏈條幹燥缺油甚至生鏽、剎車蹭車圈或碟剎蹭碟等,這些阻力只要上一些潤滑油就可以解決。
雖然小編一直在強調是什麼影響了車速,怎麼提高速度,但在實際生活中,一切都要安全第一, 畢竟不是每天都是比賽。安全騎行, 開開心心的騎行!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