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中合理的補水,科學了解身體需求

騎自行車出行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騎著車在公路上和彎彎的山路之間享受著大自然,但是要問一下:你是不是在口渴的時候才會喝水呢?或是在你騎車的時候感覺快不能堅持的時候才想起來要喝水呢?有沒有感覺到四肢無力、精神已經不能承受的時候呢?

騎自行車運動是很消耗熱量、體內水分的運動,水分通過汗液排出體外,騎車的時候都是在戶外進行,都會有騎車的時候感覺出汗少,而停下來汗水就會增多的現象,其實這是因為我們騎車的時候,汗水幾乎很大的部分被風吹乾了,如果遇到烈日當頭、潮濕、悶熱、氣壓低等天氣時,我們的汗水就會像下雨一樣,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還有我們體內所流失的電解質,我們就會有口渴的感覺,嚴重的話會有抽筋、虛脫等嚴重的生理反應。

有的人說我可以在50公里甚至100公里都可以不用喝水,我的耐力非常好,然而不喝水不代表你就是英雄,等到抽筋、虛脫的時候就成了「病貓」了,不會再有生龍活虎般的騎行狀態了,給你愉快的旅程也帶來了鬱悶和痛苦,甚至無法完成騎行計劃,如果這個騎行計劃中有許多充滿新奇的景緻,你也將無法看到了,這將是一件令人很遺憾的事情了,那要怎樣才能做到科學的補充我們所失去的水分,愉快順利地完成騎行計劃呢?

首先,大家先來看看水在我們人體中是如何實現生理的運作吧。大家都知道,人體的60%是水分。雖然水本身是不具營養的效益,但卻負有更重大的任務:提供人體營養(血液)運輸、補充、平衡、排毒(流汗、排尿及排便)及調節體溫等功效。有足夠水分攝取,人體的生理運作,才得以順暢。所以,多喝水,不但可以養顏美容,濕潤皮膚、防止衰老、解決便秘、甚至治療感冒、預防結石、膀胱炎、尿道炎及安定神經等等,多喝水,實在好處多多……

自行車運動,本來就是水分消耗較大的活動。尤其是在炎熱的季節裡,如果沒能及時補充水分的話,則血液中水分減少,鹽份濃度提高,不但體溫上升,運動能力低下,而且因血液粘稠,影響血行,心臟疲憊,體力衰弱。常喝水的人,比不喝水人的直腸溫度低,而且不易疲憊。那些沒有喝水習慣人的直腸溫度,在運動前就高,隨著運動時間推移而隨之急速升高,在4個小時後,就進入因高溫而疲憊。所以正確的喝水,還有防止疲勞的作用。

補充水分的原則,就是要遵循「及時」和「少量多次」的原則。在騎車的前後,要養成喝水(一小瓶的水約200cc~300cc)再上路或休息的習慣。然後在騎行中,每15分鐘內,分別要補充約200cc~300cc的水分,就像喝三分之一礦泉水瓶容量的水一樣,每次喝的時候不要喝過多的水,可以分多次喝。這樣就可以及時的補充流失蒸發的水量。

既然我們講求補充水分,為什麼要把水分多次而少量的飲用呢?一次喝下1000毫升的水,豈不省事?還用得著這樣的麻煩。

答案是:這樣做是欲速則不達的。

為什麼呢?這樣喝水不是一樣的嗎?

原因是這樣的:因為,如果我們一次像在沙漠中一樣的如飢似渴般的喝下了1000毫升的水,我們的身體一下子是無法吸收的,不但會沖淡血液的成份,破壞平衡,有時還會溢出到血管外的組織,造成水腫,更使人感到不舒服,增加心臟的負擔,甚至誘發心臟衰竭。大量的飲水使你的排尿量也增加了,這樣做你的脫水狀況就更嚴重了。

如果我們在感覺到口渴的時候,那麼標誌身體的脫水信號開始了,所以就會有上面說的不要等到感覺口渴的時候才喝水,如果你每次喝水很多,除了汗液排出體外,就是尿液了,腎臟負擔也會變大,伴隨出現尿頻現象,此時如果正在和別人飆車,不得不下車解決問題,等到你重新跨上車的時候,不僅別人早已不見了蹤影,留下的灰塵也看不到!不過即使這樣也不要憋尿,產生的後果會更嚴重的。

水溫約9~16度的水可以最快速通過胃,到大腸被吸收。而水的濃度(參雜其它成份,如果汁、牛奶等),也關係到快慢。基本上,一般的飲用水和運動飲料(加納、鉀及電解質,並且設定比血液濃度低,約0.2~0.3之間),都能快速通過胃,到大腸被吸收。光補充清水也是不可以的,雖然清水可以解決一時之口渴,但是我們在運動之時隨著汗液會失去鹽分,電解質,消耗的熱量(糖分),正所謂缺什麼我們就需要補什麼,可以依靠一些運動型飲料來獲得.

長途騎行中這樣的供水量肯定是不夠的,除非你是耐力驚人,但是不要忘記,即使你耐力再好,身體也一定會流失水分,也是需要補水的。在旅途中,我們會經過村莊、機關和單位,只要可以飲用都是我們的補水站。

根據自己的經驗,我們完全可以根據上述的知識自行配製出符合自身需求的補充體液的配方:首先,補充水分當然是水(純淨水或礦泉水)第二,補充能量,糖分,首選是葡萄糖,超級市場可以買到第三,補充電解質,選用口服補液鹽,這是一種電解質補充藥,調節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藥店可以買到。第四,調節補液水的口味,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選用一些果珍、酸梅晶之類的果味飲料配方中的原料都很容易買到,而且平均到每次騎行中的花費不高,每次騎車之前使用這樣配方兌出至少1000毫升的水,放在我們的水壺中,那些配料有些是粉劑的方便攜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9475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