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騎行給身體帶來這麼多影響!你竟然不知道?

騎行

在現代社會中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愛上騎行的理由有千萬種

有人是為了鍛煉身體

有人是為了減肥

有人是為了挑戰自己

有人是被比賽精彩瞬間的一個鏡頭所吸引...

人們已經開始將單車變成了日常生活中的運動方式

專家表示

騎行是一種非常有好處的有氧運動

那麼

騎單車的好處有什麼呢?

克服心臟功能

騎自行車是克服心臟功能毛病的最佳工具之一,能擴大你的心臟。否則血管愈來愈細,心臟愈來愈退化,到了晚年,你就會體驗到它所帶來的煩惱,那時你會發現,自行車運動是多麼的完美。

單車是需要大量氧氣的運動,曾經有個老年人以6天時間,完成了460公里的單車旅行。他說:「老年人一周至少要有3次運動,使心臟強化起來,恢復正常功能。你要使心臟激烈跳動,但不可過久。如此它將能適應緊急狀況,如趕車或抵抗困境。」

防止高血壓

單車運動同時也能防止高血壓,有時比藥物更有效。還能防止發胖、血管硬化,並使骨骼強壯。自行車使你不必用藥物來維持健康,而且毫無害處。

變苗條了

自行車是減肥的工具。根據統計,75公斤重的人,每小時以9英里半的速度,騎73英里時,可減少半公斤體重,但必須每天持之以恆。週期性的有氧運動,能燃燒更多的脂肪,如果仍沒有瘦,那也是個結實的胖子。

不僅如此,單車運動還使你的身段更為勻稱。靠運動減肥,或邊節食邊運動的人,身材比只靠節食減肥的人來得好。適當的運動能分泌一種荷爾蒙,這種荷爾蒙使你心胸開朗、精神愉快。從經驗中,可知道單車運動就能產生這種荷爾蒙。

改善人體心血管

騎單車能藉腿部的運動壓縮血液流動,以及把備註從血管末梢抽回心臟,事實上卻同時強化了微血管組織,這叫「附帶循環」。強化血管可以使你不受年齡的威脅,青春永駐。習慣性的單車運動,更能擴大你的心臟。否則血管愈來愈細,心臟愈來愈退化。

睡得更香

早起騎車出發,在開始的短期內會令你覺得睡少了,但實際上你閉上眼睛睡覺時,睡眠的質量更高了。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請那些幹久坐不動的工作的失眠者每天騎車20-30分鐘,結果是,那些失眠者的入睡時間減少了一半,睡眠時間幾乎增加了一個小時。

睡眠研究中心教授說,「這有助於你的生物鐘調整到正常狀態,減少體內的一種導致睡眠減少的緊張應激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從而讓你恢復正常睡眠。」 而踩自行車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呼吸功能,降低患心髒病的機率,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廢物的排除和提高睡眠質量。

開發大腦

因為自行車運動是異側支配運動,所以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敏捷性。兩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側大腦功能同時得以開發。

交際圈變廣

騎車出門後,結交的朋友越來越多,和一群熱愛運動的人在一起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相互交流、加油打氣!路也越走越寬,不同的景色、不同的事情,都有了新的啟發。

變得更有毅力

騎行靠體力,但是長途騎行絕對靠耐力和毅力,從一開始的幾十公里累的半死,到漸漸的去適應,靠毅力去戰勝它,山峰不會因你的任何情緒改變,它永遠都在那不會移動。

看起來更年輕

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經常騎行能增加皮膚對紫外線危害的抵抗力,從而減少老齡化的形象。

皮膚科專家解釋道,「由於運動而增進血液循環,皮膚的細胞能更多且更有效地接受氧氣和營養成分,排出有害物質。鍛煉體內膠原蛋白的產生創造了理想的環境,幫助減輕皮膚皺紋並加速修復癒合過程。」但是,在出門前,千萬不要忘記在皮膚上抹好防曬指數30以上的防曬霜。

促進消化功能

據布里斯託大學的專家說,騎車運動的健身效果可以直達你的五臟六腑。「體育鍛煉有助於減少食物中大腸中滯留的時間,從而減少了便便的水分吸收,使得你容易排便。」胃腸消化病專家的醫生說。

此外,有氧健身還促進你的呼吸和心率增加,從而有助於刺激腸道肌肉的收縮,「除了避免你有腹脹等感覺,這還能防止你患腸道癌症。」Raimundo醫生說。

令你更聰明

你希望自己腦中靈光不斷?去騎車吧!伊利諾斯大學發現,呼吸循環系統功能增進5%,能引發15%的智力增加。這是因為騎行能有助於你在海馬回——這是負責記憶的腦組織——產生新的細胞,而這個區域中30歲後功能往往逐漸減退。

「運動促進大量血液把氧氣輸送到大腦,從而引發了受體再生,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運動有利於擊退老年性癡呆症。」該研究的作者Arthur Kramer教授說。

遠離疾病困擾

別提什麼蘋果了,騎車運動才真的能把醫生趕走(所謂的俗話「每日一蘋果,醫生外邊滾」)。根據北卡羅琳娜州大學的研究,每天騎車20分鐘,每週騎行五天的人,比那些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人患病時間要少一半。

有大量的證據表明,鍛煉可以驅走癌症,騎車能保持你的細胞功能正常。科研人員進行的一項長期研究發現,每天中等強度鍛煉20分鐘者,其患癌症的可能性是不鍛煉者的一半。另一個研究說,他們發現經常騎車的婦女,其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減少34%。

更長壽

倫敦國王學院對二千四百多名完全相同的雙胞胎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發現那些運動量相當於每週騎行三次45分鐘的人,九年後,在不考慮過其它影響因素,如身高體重指數和吸菸等因素,其「生物學年齡」更為年輕。

「那些經常鍛煉的人患心髒病、II型糖尿病、各種腫瘤、高血壓和肥胖等疾病的危險明顯低得多。」指導該研究的Lynn Cherkass說,「機體的自我防衛功能和再生新細胞的功能都更給力了。」

促進新陳代謝

騎行開始後,血液在身體中循環,燃燒血中的脂肪,血流趨於順暢流利,若長期運動的話,肌肉量會增加,流過肌肉中的血液量也會越來越增多,由此會逐漸增長體力,不易感到疲勞。又由於全身細胞得到了活化,繼而促進了新陳代謝。

保護地球、更環保

停一輛汽車的地方可以停上20輛自行車。製造一輛自行車所用的材料和能源是製造一輛汽車的5%,且自行車是「零排放」。自行車效率更高——花費同樣的體能下,比走路快三倍,如果換算成你「吃」進去的「能源」,你差不多等於每加侖能跑2924英里。

當然,要感謝你的車重比:你比你的自行車相重六倍,而你的汽車比你重二十倍。

你會賺更多的錢

如果你騎自行車減肥,那麼,你真的賺翻了……好吧,也許沒那麼多。來自美國研究員傑伊•扎戈爾斯基,對全美青年縱向調查數據著手進行了分析——來自於1985年至2000年間定期受訪的7300人——看看他們的肥胖程度和財富在此期間改變呈怎樣的變化關係。

扎戈爾斯基總結,在體重指數(BMI)增加一個單位相當於丟了800英鎊或財富減少了百分之八。因此,利用自行車減減肥,同時賺錢吧。

與中老年病說再見

有資料說:人過了20歲之後,由於代謝率降低,脂肪開始快速地堆積,人如果過快地發胖,10年後就會發生糖尿病,在被稱為仨人中就有一人是糖尿病後備軍的現代社會,患糖尿病的原因就是營養過剩和缺乏運動。

在你的身體還沒有罹患不可挽回的糖尿病啦高血壓症之前,就開始自行車運動吧,消耗掉多餘的脂肪,不要讓中老年病近身。

增加肺活量

不用說,你騎車時肺部活動要比平常大得多。成年人在騎行時的氧氣需要量,是其坐在電視機前的十倍。

更好的消息是,經常騎車的人,其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也會隨著鍛煉時間延長而變得更強大起來,這才能使你的心肺在機體需要氧氣時能更快、更有效地工作。最後,這會使你能花更小的氣力而做更多的練習量,怎麼樣,聽起來不錯吧?

獲得高潮

那曾經是個傳說,但德國科學家後來證實,那聲名狼藉的「長跑者高潮」的確存在。儘管名聲不好,但對所有的耐力運動來說,的確存在「運動高潮」。

波恩大學神經病學者,用正電子斷層掃描檢查了10名志願者在運動前和進行二小時運動後腦內啡肽的含量,比較運動前後的掃描圖像,研究人員發現在大腦的額葉和邊緣系統— —這是有關處理情緒和應激的神經所在——有更多的鴉片受體興奮。「健身鍛煉和幸福感有直接的聯繫,這一研究首先證實了其深層的生理機制。

緩解抑鬱症

即使你情緒沮喪地騎坐在自行車上,騎過幾英里後你的情緒就會好轉。「所以輕到中度的健身運動都能促使內啡肽釋放,它與應激反應相拮抗,並令你感到愉快。」精神健康執行主席解釋道。

那也是為什麼你的家庭醫生把健身處方作為治療抑鬱的最常用方法,應用這種方法已經是三年前的四倍了。「每週30分鐘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足以使他們的情緒好轉了。」

以上這些騎自行車的好處都是平時容易被我們所忽視的,在平時多騎自行車,不僅有利於強身健體,同時還不會污染環境。

堅持騎行,享受在路上那種心肺在燃燒、汗滴到路上、聽到自己的呼吸、心跳和輪組的聲音,讓每一個拐角遇到更美的風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9318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