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世界有名的「自行車王國」是荷蘭,但是在亞洲,人均擁有自行車第一的國家,卻是鄰國日本。
圖中顯示人均自行車數量,荷蘭平均每100人中擁有自行車數量109輛,自行車的數量比人還多!日本排在世界第六,每100人中有68輛,中國則排在第17位。
日本人物質生活水平高,為什麼自行車卻這麼普及呢?
自行車樣式
在日本,最常見的自行車是「ママチャリ(俗稱媽媽自行車)」,這種自行車通常前面會有一個籃子,方面出門購物,後面也可以安裝一個孩子坐的安全椅。
這種自行車在中國也被稱為公主車、買菜車。
一些電動自行車甚至可以載兩個小孩。
日本學生一般騎普通型自行車。
時尚有活力的日本年輕人比較喜歡運動型自行車。
一起騎車去約會,環保又浪漫。
獨特的自行車文化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人多路窄,加上日本人「忍耐」的性格,形成了獨特的自行車文化。
首先、日本大部分地區沒有自行車專用車道(除了一些新區)。據說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和挪威允許自行車在人行道上通行。
在街道上隨處可以看見人行道上自行車可通行的標誌。
我要投稿>>向編輯若水提問>>轉載請註明來源及鏈接:http://www.bikehome.cc/news/20160219/527072_1.html否則後果自負!
還有為迎接2020年東京奧運會,東京都去年開始建設自行車專用車道,使人們能夠騎著自行車遊覽奧運會場和觀光名勝。
其次,行人在前面擋路了也不會按鈴。雖然自行車可以騎在人行道上,但是人行道仍是優先於行人,騎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車必須先讓行人。即使行人很多,騎自行車的人也不會按鈴。這不是法律規定,而是社會道德觀念。如果著急要通過的時候,一般說聲「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行人就會意識到後面有車,然後就會友好地讓道。
還有,日本自行車違規實行嚴厲的處罰。行人車道上人和自行車共存,對於行人其實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日本交通規則對於騎自行車的人有著嚴格的規定。
比如除了帶孩子以外禁止後座載人、不能邊聽音樂或打電話邊騎車、不能一邊打傘一邊騎車等等。
有人會覺得這麼做又沒人看到,為何要遵守?要知道在日本路上有很多交通警察在巡邏,違反自行車規則的人會被處罰金,有的罰金高達5萬日元。
日本人為什麼喜愛騎自行車
1、便捷。地窄人多的特點讓日本的城市社區建設非常完善,騎車五到十分鐘就能找到便利店、超市、餐廳、學校等,解決日常所需,自行車成為了出門的理想工具。
2、高效。對於一些大城市,停車場原本就擁擠。比起開車,人們更願意自行車配合電車的方式上班,讓出行更有效率。
3、健康。騎自行車也成為了一種鍛煉身體的城市風尚。對於平常工作繁忙又沒有時間鍛煉的人來說選擇騎車是非常好的健身方式。
日本影視裡的「自行車」
經常看日本電影或日劇的童鞋肯定對出鏡率很高的自行車印象深刻。自行車在日本影視中也是主要的表現道具。或許也可以透過影視窺探日本人對於騎自行車的喜愛。比如:
電影《情書》裡最經典的騎自行車片段。
《遲開的向日葵》裡生田鬥真和真木陽子經常騎車穿梭於田野間。在日本鄉下,騎自行車是最方便也最常見的代步工具。
留學生在日本騎車注意
自行車讓生活變得便利,去日本留學的童鞋到日本後也可以購買一輛自行車。日本有很多中古(二手)自行車店,覺得貴的童鞋可以考慮購買二手車。
日本二手自行車店,價格一般5000日元以上。
不過,由於中日交通規則不同,在日本騎車必須謹記。除了上面所說的規則外,晚上騎車一定要記得開車燈(日本自行車基本上安裝了前照燈),萬一沒打開被巡警叔叔逮到,承認錯誤態度一定要好。警察一般會先警告,對於不聽警告的才會逮捕。
還有,自行車要在車道最左側通行,不可在右側行駛。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日本自行車文化
如果想要了解日本自行車文化和歷史,還有一個好去處。去年在東京目黑區開設了日本最大規模的自行車文化中心。館內收藏了約1.5萬有關自行車的書籍、雜誌。入館無需門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