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練得多就等於練得好嗎?

健身,練得多就等於練得好嗎?

相信很多健友在迷上健身之後都有這個疑問,想要胸肌,恨不得把胸肌每天練一次,一個月就變成肌肉男。但是這樣真的可行嗎?

「我要進步,我就要提高訓練頻率嗎?」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如果需要強化一個部位,就需要提高這個部位的訓練頻率,每周練2次,甚至3次,甚至高級運動員也犯這個錯誤。要提高訓練效果,應該提高訓練強度和動作質量,而不是提高訓練頻率,後者對於增長肌肉來說經常起反作用。

如果你是把提高訓練頻率和其他措施綜合使用,過了一段時間,肌肉確實增長了,這其實是其他措施起了作用。如果你不提高訓練頻率,肌肉有可能增長的更快。

增加訓練頻率會導致不充分的恢復。不要忘了,我們所有收穫的成果都是來自於訓練後的恢復。訓練最本質的過程就是刺激---恢復---刺激---恢復,像這樣永遠循環下去。

但是,當你渴望進步時,就會過於頻繁地去刺激。

事實是:訓練只是刺激肌肉,而肌肉發達的程度卻取決於刺激之後的恢復階段。不管刺激多有效,如果不能有效恢復,肌肉就不能增長。甚至適得其反。

那很多同學又問,舉重運動員每天能進行3次訓練,難道他們的訓練是錯的嗎?我想說:他們有專業的營養恢復團隊你有嗎?對健美練肌肉來說,過多的訓練絕對是有害無益的,不管你對自己的恢復能力有多麼自信。

此外,肌肉恢復需要時間比力量恢復更長。你可能需要較短的時間就能再次使用最大重量,甚至更大的重量訓練,這時候肌肉可能並沒有完全恢復。

隨著訓練量的增大,一開始你會覺得肌肉大量充血,接下來會覺得酸痛,如果繼續訓練,肌肉就會麻木,最後幾乎什麼感覺也沒了,一旦變成這樣,你就有大麻煩了,因為你的肌肉暫時進入了關閉狀態。

欲速則不達,每個人開始健美的時候進步很快,但很多人不久就陷入停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訓練過度。訓練過度有時並不會讓肌肉完全停止增長,但卻會減緩增長速度。

「我應該何時再對這個部位進行訓練?」

一個模糊但很誠實的回答是,當你從最後一次訓練中恢復過來時就可以了。

那麼,具體應該是需要多長時間的恢復?

恢復時間包括大量的不定性因數,不過總的來說取決於訓練量和訓練強度。我經常看到的一面——你對肌肉傷害得越深,所需要的恢復時間就越長。

我們常說大肌肉需要最少72小時,小肌肉48小時恢復,而超量恢復在3-6天左右,另外神經系統隨訓練強度需要72小時到90小時不等,肌腱、筋膜恢復需要48—72小時不等(均取決於訓練部位、訓練量等)。當然還有身體其他激素水平的恢復也是需要時間的!而且這和你的營養和睡眠也有很大關係!

所以:我建議絕大多數部位每周練1次就夠了。僅有的兩個例子之一是小腿!他的動作幅度很小,承受刺激的能力卻很強,因此可以使用很大的訓練頻率。腹肌承受能力也很強,因此每周可以連2次,其他所有部位,都不適合每周練習超過1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9199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