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雖然構造簡單,但公路自行車的價格跨度很大,從幾千元到十幾萬都有,個中有材質、重量、空氣動力學、車架剛性等差別,但到底在騎行速度上有多少差別?這是車友心中都無比好奇的問題。
雖然構造簡單,但公路自行車的價格跨度很大,從幾千元到十幾萬都有,個中有材質、重量、空氣動力學、車架剛性等差別,但到底在騎行速度上有多少差別?這是車友心中都無比好奇的問題。
「會玩」的Cycling Weekly雜誌編輯今年就做了一個測試,分別用一輛入門公路車和一輛頂級TT車,配合相應的騎行裝備進行10英里(約16公里)的個人計時賽,看一下多花10萬塊,能夠「買」來多少速度。
今次使用的兩輛車分別是的B`Twin Trinban 300(B`Twin在迪卡儂有售)和Canyon Speed Max(環法車隊的頂級戰車),加上頭盔(Bell Event VS KASK Bambino計時頭盔,價格剛好10倍)、騎行服(普通分體VS緊身計時賽騎行服)、水壺(B`Twin上沒有水壺,而Canyon「讓」一個Elite的高爾夫球表面氣動水壺),全部算下來,是一場394英鎊和10000英鎊(扣除碼錶)之間,也就是「屌絲」和「土豪」之間的爭鬥。其中,B`Twin Trinban 300的售價為299英鎊,而Canyon Speed Max加上前HED三葉刀輪和後VISION封閉輪的價格為8997英鎊。
為了確保測試的可比,兩輛車在測試時都會使用Garmin的功率計牙盤和Edge1000碼錶,以保證兩輛車在騎行時輸出功率是相近的。
最終結果方面,Canyon Speed Max比B`Twin Trinban快了3分39秒,平均時速快了6.5km,這是一個平均功率接近300W的情況下造出來的成績(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越強的車手,越能發揮豪車的能力)。
雖然豪車的勝利是沒懸念的,但是在16公里當中可以獲得如此大的時間優勢還是讓人驚訝的。可見自行車雖然是一項人力驅動的運動,雖然腿是最關鍵的「發動機」,但足夠優秀的器材還是能讓速度的提升變得事半功倍的。
最終不得不說的是,Cycling Weekly的這個測試只是兩輛車分別騎了一趟,並且在開放路面進行,其中風速、交通、溫度等因素的影響被忽略掉,所以並不是一個嚴謹的數據,只是給車友們知道一個大概的情況,而且要想獲得如此大的時間優勢,前提還要你能堅持高難度的TT騎行姿勢。
總的來說,究竟入門級車型和頂級豪車之間的差距有多大,還是得自己親身感受。
2016全新Canyon Speedmax CF SLX戰車,高度一體化
「不僅是最快的戰車,同時也是外形最酷炫的。」
2016的新款Canyon Speedmax CF SLX戰車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夏威夷的鐵三世錦賽——這款戰車將是Kona賽場上最酷炫的自行車!
16款的Speedmax在一體化設計上做了很多功課,車架上集成了儲物系統,這個儲物裝備箱中可以放得下兩瓶CO2氣罐、翹胎棒,還有一條內胎,全部都可以存放在上管和立管相接的空間中。
而補給品的存儲也有特殊設計,Canyon把這一補給存儲系統成為「能量之源」,這裡可以存放車手所需的能量膠、能量棒,以及炎熱天氣中不可或缺的泡騰片。這一補給品存放系統是可以拆卸的單獨模塊,安裝在上管前端。
Speedmax CF SLX同樣還有一個集成在車架上的水壺架,這個水壺是Canyon與輪組廠商Profile Design共同設計開發的,結合流體力學原理製造出了氣動效果最好的一體水壺架。在新款戰車的前部,你還能發現一個集成一體設計的佳明碼錶延伸座。
UCI認證
不用擔心這款戰車參加不了計時賽——稍加改動這款戰車就可以滿足UCI的相關標準,只需要拿掉水壺架、移除頭管部分的整流罩就可以了。不過截至發稿時我們還沒拿到這款戰車的氣動數據,所以暫時還不知道這款戰車能在個人計時賽中節省多少時間。
值得注意的還有這款車的剎車系統,整車採用TRP夾器系統,Canyon聲稱這款夾器提供了更加硬朗的剎車體驗,後剎安裝在了五通後方,調節起來更加簡單。
新款戰車進過輕微改動的部分還有頭管角度,這是為了提高高速行進時整車的穩定性,不過新款戰車上的長後叉、激進角度等等設計依舊延續了老款戰車的風格。
全新Speedmax CF SLX預計今年12月份開始出貨,售價暫時並未公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9037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