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9個容易被忽視的訓練盲區
9個容易被忽視的肌肉訓練細節,如果你現在發現這些地方訓練不足,希望你在日後的訓練中重視並改進。文章較長,推薦細讀!
1. 胸大肌內側緣
前面說了,胸肌外撇叫「八字胸」,其實是胸大肌外側緣和內側緣不均衡發達造成的。這個在不注意肌肉形態的健身男性中十分常見,甚至在諸多健身視頻的主角上都可以看到。發達胸大肌內側緣,帶來的是男生的「事業線」,可以明顯提升視覺效果。
要刺激到胸大肌內側緣,需要讓胸大肌儘量完全收縮。什麼叫完全收縮呢?實際上胸大肌完全收縮的時候,我們的手臂是在體前交叉的。回想我們鍛鍊胸肌的主流動作,大概是多角度的槓鈴啞鈴臥推和仰臥飛鳥吧。槓鈴臥推時,大臂運動幅度受限。啞鈴臥推和飛鳥時,隨著胸大肌不斷收縮,阻力矩是不斷減小的,對內側緣的刺激不明顯。而這幾個動作,本身就更側重胸大肌的外側和中部,久而久之,胸大肌內側就落在了後面。
那麼,究竟怎麼才能發達起男生的「事業線」呢?最好的手段是使用龍門綜合訓練器(這個名字好囧,但我又不知道其他的名字了,不知道的自行google),配合上面的繩索和滑輪可以從多角度刺激胸大肌內側。如果是在家訓練話,彈力繩如果對男生阻力不夠,也許可以使用拉力器,另一端怎麼固定還是找人輔助只好自己研究下了。如果想塑形,器材還是必要的。
推薦動作:
繩索單臂夾胸
動作:
龍門訓練器滑輪調最低位,屈體站立,側對滑輪和手柄。單臂抓握手柄,手肘微曲,胸大肌收縮引導手臂拉動手柄,至極點,頂峰收縮1秒左右(不知道什麼頂峰收縮繼續google),慢慢回位。(理解不了就搜一下「十字夾胸」的圖,只不過是單臂屈體做,這樣收縮更完全,動作更集中)
注意:
做前一定要注意熱身,完成後要記得拉伸。手肘不要完全伸直,身體不要轉動,動作要有控制,不要大起大落,頂峰收縮不可少。重量不要追求太重,務求動作標準到位。此動作還可變化滑輪和身體的位置,從而側重於胸大肌上中下部。
2. 三角肌後束
男生往往想要寬闊的肩膀,所以三角肌的練習已經是家常便飯。但是不見得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外觀上小小的三角肌後束。三角肌後束雖小,卻能讓我們的肩膀形態平衡。同時,三角肌後束在背部練習中的作用,就如三角肌前束在胸部練習中的作用。三角肌後束的欠發達會嚴重拖累背闊肌的練習,而胸部發達背部欠發達就會由於拉力不平衡出現駝背現象,嚴重的還有可能受傷。
三角肌後束的動作很簡單,大臂於人體水平面向後展動作都可以。簡單粗暴地說,練習屈體飛鳥就好了!
推薦動作:
屈體飛鳥
動作:
雙腳平行開立略窄於肩。上體挺胸直腰(所有屈體負重的動作基本都要求挺胸直腰,塌腰可能嚴重受傷),從髖關節處前屈至於地面平行。雙手各持一啞鈴,雙臂保持微曲,將啞鈴從兩側向上舉高,頂峰收縮,慢慢復位。
注意:
直腰,直腰,還是直腰。如果覺得費勁乾脆趴訓練凳上做好了,名為俯臥飛鳥。注意頂峰收縮。還是那句話,不求大重量,但求動作標準。
3. 肱二頭肌上端
肱二頭肌是另一個十分熱門的鍛鍊部位,健身房裡常充滿用大小槓鈴啞鈴彎舉的漢子(有時候也有能把我完爆了的女性呃)。不過,常規的彎舉,無論是立式彎舉還是托臂彎舉,都有個問題,就是刺激的主要是肱二頭肌的中部和下部。發達的肱二頭肌中部與下部,對刻畫肱二頭肌與三角肌的分界線幫助不大。如果皮脂再高點,配上發達的三角肌前束,活脫脫練成了雞腿型的手臂。又是一個痛悟了。
發達肱二頭肌上部圍度,可以產生三角肌肱二頭肌分界清晰的效果。如前所述,雕刻肌肉細節應當早早開始,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要刺激肱二頭肌的上部,有點像對胸大肌內側的鍛鍊,需要讓主動肌(這裡也就是肱二頭肌)完全收縮。讓肱二頭肌完全收縮的秘訣在於屈小臂時也要屈大臂。說起來比較抽象,還是讓動作說話吧。
推薦動作:
過頭彎舉
先澄清一下,這裡說的過頭彎舉是指屈體把啞鈴舉過頭。不知道為什麼,港台似乎把仰臥後上拉也叫做過頭彎舉,這裡說的不是那個意思。好了回來看動作吧。這裡以左臂的練習為例。右側的練習把左右顛倒一下就好。
動作:
雙腳前後一步開立,左腳在前,屈體向前,挺胸塌腰,右手扶住齊髖高的固定物。左手手心向前持啞鈴,從小臂接近自然垂直於地面的位置,屈小臂也屈大臂,將啞鈴從體前舉過頭頂,頂峰收縮,慢慢回位。動作有點像俯身單手托起什麼東西。
注意:
千年不變的頂峰收縮與動作穩定。注意讓肱二頭肌完全收縮。舉起時要有類似將啞鈴向前送的感覺。
4. 肱三頭肌外側頭
肱三頭肌外側頭(嗯,就是三個頭其中靠外的那個)的發達可以有效改善手臂的外觀,從側面看,為手臂增添了肌肉細節,從正面看,大臂會有向兩側膨出的效果,使人顯得更為強壯魁梧。既然是修煉皮相,這麼重要的提升皮相的部位又怎能放過!閒話不多說,來看動作吧。
推薦動作:
坐式/立式單臂屈伸
動作:
此動作可坐可立。坐著比較方便孤立刺激三頭肌,站著的好處則是舉不起來的時候可以靠蹬腿借力,各取所需吧。無論坐立,上體挺胸直腰,(以左手臂為例)左手抓一啞鈴,左手臂垂直地面向上,手心向前(手心就是手掌方向),保持身體不動,左大臂不動,向右後方慢慢屈左小臂,至啞鈴落至最低點(此時啞鈴在後腦勺後方),然後用力將左小臂向上伸直,舉起啞鈴,慢慢復位。
注意:
做此動作前務必做好熱身和拉伸!由於三頭肌一開始就就被拉緊,更容易發生拉傷。啞鈴下落小心別砸著自己,大臂不要動。
5. 肩袖肌群
什麼?沒聽說過肩袖肌群?好吧,肩袖肌群由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組成。主要功能是另肱骨內旋或外旋。(還是聽不懂?就是讓的你大臂轉動唔)肩袖肌群雖然在形體上不明顯,但是對提高肩部穩定性非常重要。打好基礎,好的穩定性可以讓我們負荷更大的重量,更不容易受傷。基礎永遠是重要的,磨好了刀砍柴才快。另外,對長期伏案工作的人來說,鍛鍊肩袖肌群可以穩定盂肱關節,預防慢性肩部疾病。
提醒一下,肩胛骨位置不對的人就不要練這個了,可能會導致受傷。對肩袖肌群的訓練十分簡單,主要是各種內旋和外旋。
推薦動作:
仰臥肩外旋,俯臥肩內旋
動作:
簡單說,當大臂垂直向下,小臂向前,小臂向內擺動即是內旋,小臂向外擺動即是外旋。仰臥或者俯臥在訓練凳上,大臂水平外展,雙手各執一啞鈴,小臂與大臂成九十度,從極點慢慢外旋/內旋至另一方極點,如此慢慢往復。(懶得配圖了,看不明白搜名字吧)
注意:
啞鈴不要太重,不然容易受傷。提前做好熱身和拉伸!動作要慢。
6. 豎脊肌
豎脊肌位於脊柱兩側,背闊肌之下,又是一塊看不見的肌肉。但是豎脊肌對於我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脊柱的穩定性與豎脊肌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豎脊肌力量太弱,生活中和鍛鍊時都非常容易受傷。豎脊肌由於主要功能是使脊柱後伸,對伏案彎著背工作學習的人就有更重要的意義,練一練可以減小頸椎病腰椎病發病機會。同時,駝背彎腰的糾正也可以由此入手。
推薦動作:
硬拉
動作:
為什麼推薦硬拉呢,因為硬拉是個綜合練習,無論是想增肌還是想減脂,硬拉都能有很多的助益。起始是雙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上體挺胸塌腰從髖關節處前傾,雙膝微曲,雙手寬於肩交錯抓住靠近腿前的槓鈴(一手心向前,一手心向後,防止槓鈴轉動),用力伸髖伸膝,保持挺胸塌腰,用腰,臀,腿的力量拉起槓鈴至身體直立,頂峰收縮後勻速回位。
注意:
一定一定要挺胸塌腰,也就是穩定保持脊柱輕微後伸。建議在網上看一下靠譜的視頻,揣摩一下挺胸塌腰的含義。這個動作可以做到很大的重量,對激素分泌有促進作用。使用大重量的時候,強烈推薦用助力腰帶做保護。千萬注意安全,別健身變傷身。膝關節最終要微曲,不要完全伸直。
7. 腹外斜肌
沒聽說過腹外斜肌,那總聽說過「人魚線」吧。「人魚線」實際上就是腹外斜肌下緣。腹外斜肌位於腹直肌(也就是俗稱的「腹肌」)兩側。除了產生不知道為什麼火起來的「人魚線」,腹外斜肌也有保持脊柱穩定的功能。好了,無論是追求「人魚線」還是核心區穩定性(感覺我要把這個詞說爛了),腹外斜肌擼起來!
動作推薦:
雙槓提膝
動作:
這個動作比傳統卷腹對腹部肌肉的刺激要大多了。說是雙槓其實就是兩個用肘部支撐,下半身懸空的一個訓練器材,有時候背部還有支撐。動作很簡單,上體不動,腿部本來是自然垂下,提膝至極點,頂峰收縮(我覺得這個詞我也要說爛了),勻速回位。追求高難度時可以不屈膝蓋,變成雙槓舉腿。
注意:
要勻速,有控制地做,不要擺動身體。擺動起來容易受傷。
8. 臀大肌上部
寫得好累,讓我來吐槽放鬆下。(什麼?我一直在吐槽?)許多妹子漢子(就是有漢子嘛),為了追求翹臀,苦練深蹲和相撲式深蹲,然而這兩個動作除了股四頭肌外,刺激的是臀大肌中部下部,對製造翹臀最為重要的臀大肌上部卻力有未逮。光顧著深蹲了,線條優美的妹子便不免有了個從側面看像半個梨的屁股,在「翹」上似乎有點有心栽花的意思。寫累了,貧不動了,那麼我們來看動作吧。
推薦動作:
臀橋(仰臥挺髖)
動作:
仰臥在瑜伽墊上,雙腳同肩寬踩在墊上,大腿小腿呈九十度角,保持雙腳寬度不變,用力將骨盆向上頂起,至極點,頂峰收縮(就是收緊PP,停上一秒),慢慢復位。小腹上可以用槓鈴負重增加難度。(健身房沒有free weight的槓鈴,我頂個啞鈴肚子好痛啊)
注意:
不要用脖子頂墊子,重量不要壓在脖子上,下落時要慢一點,不要砸在墊子上。
9. 臀中肌
臀中肌其實在臀大肌底下,不在表層。但是我個人覺得臀中肌對臀部形態也很有幫助,主要是因為一來臀中肌的發達也可以增加臀部的圍度,二來臀中肌上部其實部分是外露的,形態也很重要。個人理解臀中肌可以讓臀部上部外側稍微寬一點,對達到理想的腰臀比會有些幫助。
推薦動作:
跪臥側抬腿
動作:
雙手撐墊跪於瑜伽墊上,雙臂與大腿基本與地面垂直,上體自然挺直。令一側大腿從體側向上抬起至極點,停留一秒慢慢返回。小腿和大腿不同的夾角可以提供不同的阻力矩,腿越直則阻力越大。妹子PP沒力氣可以屈腿做,等有基礎了再伸直。
注意:
膝關節儘量向前的話主要鍛鍊臀大肌上部,膝關節稍往後移則更多鍛鍊臀中肌臀小肌。為了讓臀部肌肉完全收縮,抬腿的一側應該稍微抬髖。下落要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