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之家單車百科]
蒂姆·甘布爾和伊恩·沃克博士主導了這項研究。他們找到了80位受測者,男性34人,女性46名,年齡在17-56歲之間,平均年齡是25歲。
受測者被帶到一個實驗室,告訴他們進行的是一個眼球跟蹤實驗。他們中的一半人要求戴上自行車頭盔,另一半戴上棒球帽。
實際上,他們是在進行一個電腦模擬遊戲。螢幕上有一個動畫的氣球,受測者要想獲得盡可能多的分數,就必須不斷的讓氣球膨脹,但是不能爆裂。一旦氣球爆裂,將失去所有的分數。依此來確定他們對風險的追求程度。
結果發現,和戴棒球帽的受測者相比,戴頭盔的受測者更傾向於冒更大的風險,以獲得更多的分數。
這就意味著頭盔失去了保護的意義,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安全設備,所以不由自主的就願意冒風險。

過去有一個議題叫「風險補償」。比如開汽車時,是否係安全帶會影響駕駛員的冒險程度;美國的橄欖球運動員戴上頭盔之後,攻擊性顯得更強。這就是安全設備帶給人們的對風險的追求。
蒂姆·甘布爾表示:「這樣的結果並不是說人們不應該戴安全設備,而是說,這個問題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復雜的多。我們需要注意可能存在的意外後果,而不能僅憑'常識'來解決安全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88682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