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單車』為什麼快樂?

騎行『單車』為什麼快樂?

這,是個問題。雖然本人只是一名初騎者,但並不妨礙談一點半生不熟,簡單、粗暴的看法和體會。

一個「騎」字了得

古人騎馬、騎驢,首先要將馬驢馴服,之後才能信馬由韁、行遍天下。今我騎單車,同樣的道理,也要掌握車性,做到人車合一、車隨我動,之後方可信車由把,騎行天下。——這,是一種駕馭的快樂,征服的快樂!

一個「行」字給力

人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個「萬里路」怎麼個「行」法,可是大有講究!古人的「行」,一般是指步行(或許包括騎馬、騎驢、坐轎、乘船之類的,不做深究),象戶外驢友的開山祖師徐霞客童鞋那樣,行走在祖國的山河間,留下了無數的精彩遊記。但,現代人畢竟時間有限、體力有限、耐心也有限,象徐童鞋那樣去"行"是不現實滴。

當然,你也有別的選擇:汽車、火車、灰機,或是自駕。我要說的是:那都不是「行」,而是「乘」或是「開」——「乘」汽車、「乘」火車、「乘」灰機,或是「開」車,只有單車叫做騎「行」。因為車輪就是你雙腿的延伸,你的每一次踩踏,轉化為車輪的旋轉,大自然的風光就在你的身邊,觸手可及,毫無阻攔!——這,是一種人「行」天地間的快樂!溶入大自然的快樂!

運動是人的本能

說到底,人是一種動物。動物就要運動,不然那叫植物,正如我們把失去活動能力的人稱為"植物人"。所以說,運動是人的本能,運動會產生快感。有人說,我可以走,可以跑,可以跳,為什麼非要騎行?但你能走多遠?能跑多少路?能跳多高?——十分有限!騎行則不然,你可以日騎幾百里,縱橫天地間,飽覽祖國山川。有人說,我可以開車呀,日行千里。不錯,但那又太快,窗外風光一閃而過,你看不一會就會感到頭暈目眩,噁心嘔吐。開車太快,步行太慢,騎車剛剛好!

道路在你的腳下,任騎行,向天邊;單車在你的跨下,任踩踏,永向前!你騎行,你流汗。身體得到了鍛鍊,行動變得嬌健。——這,是一種運動快樂,本能的快樂!還有,快樂緣於簡單。

科學發展了,社會進步了,人變得越來越複雜了,越來越麻木了:沒有味覺,需要調動;沒有感覺,很難觸動;沒有激情,很少感動;沒有精神,需要跳「蹦」;人生失去目標,需要吸「冰」。其實,你需要的不是複雜,而是簡單!人是一種動物,有吃、有喝、有衣穿、有床睡,足矣!

騎行中,你會感覺普通的一瓶水甜如甘泉,普通的一頓飯噴香可口,普通的一灣水面賽過西湖,普通的一片田野美如畫卷。——那是因為:你為此付出了汗水和艱辛,你享受了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至於結果,其實並不重要。你運動,你流汗,你吃得香,你睡得甜,一切的煩惱煙消雲散!——快樂就這麼簡單!

騎行健康環保

你身邊匆匆而過的身影,其實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吃不飽為找飯吃而奔忙(吃不飽餓的),另一種是吃太飽為消食而奔忙(吃飽了撐的!)。以我看這兩種人都是聰明人,因為他們正在干他們應該乾的事。怕只怕有人明明吃不飽卻不願打工掙錢而無所事事,此為好吃懶做;還有人明明吃太飽卻不願去健身運動而「三高」纏身,這叫自我虐待。

騎行是一種健康戶外運動,騎行時你的四肢不著地,關節不受衝擊,這點對中老年人尤其重要;同時運動量不是十分劇烈,屬於有氧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防止鈣的流失,強壯骨骼。

騎行是一種綠色環保運動,不排放二氧化碳(偶爾放個屁,量少可忽略不計),不破壞臭氧層。因此你是環保者,走在時代的前沿。比起開寶馬和奔馳,你也並不寒磣。如果他們把你小看,請不要介意,說明他文化很淺,見識有限,只不過有兩個什麼錢(你懂的)。——我健康,我快樂!我環保,我快樂!

#最後的結論#

我吃飽了撐的,因此我騎行(聽著有點彆扭,不過事實如此。還沒吃飽的童鞋,勸你暫時不要騎,因為越騎越餓,等你吃飽了,再來加入騎行);騎行帶來健康,因此我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8750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