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讓血管變年輕
運動後,血液的流動速度加快,會產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的作用是可以讓包圍在血管周圍的肌肉變得柔軟。血液的流動速度越快,產生的一氧化氮也越多。實驗發現,騎行可以使血液的流動速度加快10倍。
◎可讓肌肉更有型
有人說,騎行一直在蹬踏,腿一直在動,騎行久了,大腿會變得粗壯。這是一個認識誤區。騎行之後,大腿不僅不會變粗,而且會變得越來越有型。因為騎行可以改善並塑造肌肉,尤其是下半身——小腿、大腿和臀部的肌肉。另外,騎行對有關節疾病以及腿部或臀部有傷的人而言,可以減少這些疾病的發作。
◎可讓壽命更長
有規律地定期騎行與增加壽命密切相關。英國一項研究表明,經常騎自行車的人健康狀況相當於比自己實際年齡年輕10歲的人,而那些到了30多歲仍堅持定期騎行的人,可以使自己的預期壽命平均增加2歲。一項國際調查顯示,在世界上各種不同職業人員中,以自行車為主要代步工具的郵遞員壽命最長。
◎會讓壓力全無
騎行一般需要與大自然接觸,可呼吸新鮮空氣、欣賞美景。美國有研究認為,這些戶外活動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產生愉快感,這是中年人減壓的好方法。
◎會讓大腦更健康
即使是在空曠的野外,人煙稀少,騎手也要密切注意路況。況且多數情況下,騎行者要過大街、穿小巷,應付各種交通情況,這能鍛煉神經反應的敏銳性和反應能力,有利於健全大腦功能,起到預防大腦老化、提高神經系統敏捷性的作用。另外,騎行還可加速血液循環,讓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有助於保持清醒的思維。
◎會讓下肢更強健
騎行以腿部運動為主。科學家實驗統計,每騎行1千米,下肢的26對肌肉需要運動180~200次。同時,下肢的3對大關節也都能參加活動,可以增強雙腿的彈跳力,延緩下肢關節韌帶的衰老進程。
◎可調節神經功能
人的足部分布有許多神經末梢。當腳踩自行車踏板時,神經末梢受到踏板反覆摩擦及壓力刺激,可以調節自主神經的功能,反射至體內外各相關器官,協調與平衡它們的生理功能。可使人體的神經反饋機制保持在活躍狀態,這種良性刺激會使全身放鬆、代謝旺盛、身心愉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