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公路自行車愛好者或是經常從事公路自行車運動,在爬坡時你是否有難以克服的障礙?爬得心跳加速、爬得肌肉酸痛、爬得呼天搶地、爬的姿勢變形?放輕鬆,在力量還未完全建立之前,一切再從正確的姿勢從頭開始,這會讓你在爬坡時更快並且更輕鬆!
●頭部
頭部必須能抬起看前方的路況,切忌將頭低下的"埋頭苦幹",不但會有安全問題,也會影響到你的呼吸順暢。
●腹部
爬坡時腹部的出力並不明顯,但實際上腹部扮演著支撐的角色,就是當爬坡時腹部兩側有繃住的感覺,這就是腹部在支撐了上半身的出力,同時扮演平衡的角色,腰腹部力量不足的騎士在爬坡站姿時的平衡反應較差,應該以仰臥起坐、後仰伸展來補強此區域的力量。
●座位
在適當的座墊高度前提之下,找到座墊前後位置以及座墊翹起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座墊中心會在齒盤中軸的後方,但確實的位置就因人而異,必須多嘗試。另一方面,座墊翹起的幅度多半是以座墊前後端呈水平為基準,以座墊凹下的鞍部去符合騎士的股部,但每個品牌的坐墊凹下的程度並不同,也是要使用者去適應。
●膝蓋
爬坡踩踏時儘量以膝蓋靠近上管的姿勢踩踏,這樣一來在下踩動作時才能夠利用到大腿及股外側的肌肉,如果你習慣將膝蓋在踩踏時遠離車架,無疑是在浪費你的力量。
●手掌
當你爬坡時以站姿騎乘時,手掌的位置應該壓在煞車把手上會比較輕鬆,想要像潘塔尼(Marco Pantani)一般的握下把站姿爬坡前進並不容易,因為重心向前時更彎的腰背部受力更大,加上頭部的角度讓呼吸也不容易,這招只有在攻擊時比較用的上。
●站姿
使用站姿騎乘爬坡的目的有幾個: 1.坡度變陡時 2.攻擊你的對手 3.變換姿勢讓其他肌肉放鬆
想像你是在單車上跑步一般,但不同的是在往前跨步開始下踩至底部死點之後,也必須注意到上拉時也要出力以維持平衡,這是與跑步最大的不同點。
●背部
保持背部平坦才能使下背部的肌肉及腹部側面的肌肉使得上力量,如果你無法讓背部自然變成平坦,那麼你可能選了一台太小的車架或太短的龍頭。
●胸部
保持胸部不在緊縮的情況,就如同你上下樓梯時一般自然,緊縮的胸部會因為擾亂橫隔膜而影響到呼吸,使得能量轉換的效率降低。
●手肘
保持手肘略為彎曲,當腿部向前出力時,手部可以平行的往後拉同時出力,這會讓你的全身同時有效率的作動;站姿踩踏時,手拉的動作變成往後上方,並且配合腳部往下踩踏的力量作單邊輪流出力。 陡坡以站姿騎,手出力可提升速度。
●臀部
臀大肌是人體最大的肌肉,並且延伸至大腿後肌,以坐姿爬坡時若能運用到此處的肌肉便會更有效率,出力的感覺是與你由椅子上僅靠腿部力量準備站起來時的感覺類似,在單車上要作到這樣的出力則必須注意到迴轉後勾的動作,但必須配合坐墊高,以免傷及腳後跟的肌腱。
事實上,爬坡的訓練是沒有秘訣的,但單車在爬坡的路段是考驗實力最佳的時刻,在爬坡時,每個騎乘者的條件趨於平等,選手的力量、心肺功能在此表露無遺,而爬坡騎程的訓練過程中肌肉力量及心肺功能,更是必須按步就班的去建立,這與使用齒輪比的輕或重、踩踏迴轉的快或慢、訓練路線的陡或緩,都有著絕大的影響關係,但是在爬坡時利用以上身體的十個部位作為檢測,能夠幫助你的騎乘建立在一個良好的基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