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舒適騎姿的公路車設定法

在賽季之前不妨好好檢視愛車的騎姿設定。騎乘技能固然重要,但若公路車沒有依照自己的需求目的設定,就無法好好發揮實力,更遑論長距離騎乘時,不適當的設定將會為身體帶來極大的壓力與負擔唷!

究竟要如何做設定呢?

1.先了解愛車的尺寸先將目前騎的自行車尺寸各項數值記錄下來,這樣發生故障時,很快就能調整回原始設定。現在先介紹以BB為基準點,量測與把手間的水平/垂直距離、座墊高、座墊後退幅度。設定時最重要的是將自行車水平放置,否則基準偏移,就無法正確測量,這裡是使用固定式訓練台,透過微調前輪台座來達到水平位置,前後花轂的中心也要設定在同樣的高度。TIPS:可拍成照片在計算機上計算測量。用數位相機調好正確角度從側邊攝影,在計算機拉出輔助線取得水平,這樣可以量到非常精準的數字。

2.第1步驟:調整座墊位置第1步驟先設定作為騎姿基準的座墊位置,之後再調整把手位置。座墊是調校的起來,很重要,但也不需要太過嚴謹的調整,可以一邊騎車感受,一邊進行微調。基本上座墊位置最好落在「騎士能夠保持平衡的位置」,如果無法取得平衡,就需要其它的參考基準,比如膝蓋前方、膝蓋後方、脛骨的中心等。若是出力時會藉由壓著把手或拉住把手來固定身體,就表示座墊設定的位置無法協助您出力。座墊調整在隨時能鬆開手的位置會是最理想的。

3.卡鞋的扣片位置要注意左右對稱以拇趾球為基準,正確來說扣片的中心要對正拇趾球和小趾球之間,裝上扣片之後,再考量自己的踩踏狀態來調整扣片。這部分的設定要配合腳踝的動作來進行,可透過拍攝影片的方式來確認自己腳踝踩踏的狀態。有些人踩踏時腳跟會上提,先不論踩踏法的好壞,扣片位置若是安裝在前方,不協調感會較低。

4.把手設定在能夠自然前屈的位置把手最好設定在伸展手臂的狀態下,可持續騎好幾個小時的位置;放手時,上半身也應該要達到光憑本身的腹肌群和豎脊肌群,最少達到1分鐘左右的強度。若是為了降低空氣阻力,刻意將把手調低,或是調整成無法長久維持的設定,最後會使得上半身的騎姿也跟著崩解。

TIPS:調校車子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身體的姿勢。騎車過程中,若是身體的某部位感到疼痛,原因很可能是騎士本身的姿勢習慣所致,假如沒有先了解自己的身形姿勢就開始調校自行車,就無法調整為最適合自己的騎姿設定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8604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