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會覺得,專業的自行車運動神器──彎把,總是給人一種門檻很高的感覺,但其實不然。不論是初學者或已經在使用彎把的騎士,都有可能對握彎把的姿勢一知半解,一起來透過正確的使用彎把,熟練降低風阻的騎姿吧!
1.彎把的用處是什麼?
彎把最大的優點是能夠握住把手下部,採取深深的前傾姿勢;也能夠握住上把與平把部位,變成稍微靠後的姿勢,利用臀部的肌肉來踩踏。另外還有能夠分散所使用的肌肉與疲勞的優點喔!
2. 彎把的使用法
要舒適奔馳,應該要握彎把的哪裡邊?
(1) 握住彎把上部的平把位置
適合用在穿越很長的困難路段,例如爬長坡或疲憊時,此姿勢能讓全身力道集中在踩動踏板,可迅速恢復疲勞。
(2) 輕輕放在把手的「肩膀」部分
是能夠採取放鬆姿勢的位置。上體傾向直立,是較為舒服的姿勢,適合放鬆滑行的時候。
(3)握住煞變把的位置
可視為彎把的重要抓握位置,也是一般騎乘時常會抓握的位置。用食指和中指兩根手指勾住煞車。
(4) 握住彎把下部的下把部分
握住下把是能發揮彎把優點的使用方式。上半身前傾,採取低風阻姿勢,能夠高速奔馳且容易施力。
3. 變速把手的使用方法
一起來學習裝在彎把上的煞變把變速的正確用法吧!
【右把手 飛輪的變速】
a.降檔
如圖將右煞車拉杆向內側作動,後變速器就會朝飛輪較大齒片移動。後側降檔,齒盤就會變輕。
b.升檔
將右方煞變把裡面的拉杆,向內側作動,後變速器就會朝飛輪較小齒片移動。後側會升檔,齒盤變重。必須一段一段的升檔。
【左把手 大盤的變速】
a. 升檔
將左煞車拉杆向內側作動,前變速器就會朝外側的齒盤(最大片齒盤)移動,前側會升檔,齒輪比就會變重。
b. 降檔
將位於左方煞變把裡面的拉杆,向內側作動,前變速器就會朝內側的齒盤(最小片齒盤)移動。前側會降檔,齒輪比變輕。
超級鐵人三項 訓練訣竅和重點
該怎麼做才能變強?先了解正確的訓練方法
「總有一天我要參加超級鐵人賽!」
懷抱這樣心情踏上鍛鍊之路,但究竟要做哪裡些訓練才能成為強悍的鐵人呢?
現在就由超級鐵人──白戶太朗,精簡扼要的提出訓練時的訣竅和重點。
1. 訓練原則:「訓練→休息、補充營養,使身體恢復→訓練」
「訓練→休養→訓練→休養」的反覆過程可提高運動能力。所謂的訓練是藉由長時間跑步、自行車爬坡等方式刺激身體,肌肉纖維開始斷裂,再透過休息和補充營養的恢復過程,肌肉會變得比進行訓練之前更加強韌,所以「休息」也是訓練的一部分,不可輕忽。
2. 設定目標,保持積極的動力
漫無目的的訓練非常難熬,若想要維持長期持續訓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積極的動力,比如設定第一次要參加哪裡一場比賽,在那一場比賽中要達到什麼目標。如此進行訓練,可以更樂於努力練習。
3. 時時掌握身體的狀態
訓練之後一定要好好的休息,為身體補充適當的營養來促進修復,此時重點即是「如何休養」,並養成不時觀察身體狀態的習慣,象是早上起床時,留一小段時間觀察身體,比如:身體感受(主觀判斷)、早上的體重、早上的心跳、訓練內容等記錄下來。以筆者來說,早上起床時心跳數大約在42左右,進行高負荷訓練的隔天,心跳數都會超過50,喝太多酒或是睡不好,心跳數也會上升。要是碰到早上起床時的心跳數比平常高出10~15,就是身體發出狀態不佳的警告,當天看是否要減少訓練量或是直接放一天假。
4. 訂立超長期訓練計畫
進行訓練時,一開始最重要的就是決定想參加的目標賽事,並為此訂立年度訓練計畫。年度計畫大概可分為3個階段:
(1)訓練準備期:比賽前6個月~3個月,確實打造出長時間運動的體能為最大目標,訓練內容以提高肌力和心肺機能為主。
(2)正式訓練期:比賽前2個月~1個月,準備期的訓練內容提高強度。
(3)身體狀態調整期:比賽前2周,訓練量大幅降低,消除身體累積的疲勞。
最後訂立每個月的主題,比如訓練準備期間的第2個月是「集中練習游泳」,第3個月是「加強自行車」等,確立每個月要加強練習的主題,再列出以周為單位的訓練計畫。為了盡情享受鐵人三項,建議不妨訂下超過1年的超長期計畫,這樣不僅能持續保持積極的心態,還能確實的一步步提升實力。
鐵人三項是一種和自己戰鬥的運動
單獨的練習時間非常重要
鐵人三項不管練到何種程度,都得不斷和自己戰鬥,因此單獨進行訓練非常重要,不過訓練強度較高時,和朋友一起進行為佳,不僅能彼此切磋,也可帶來新的刺激,為了跟上對方的步調而更努力用心。
◎教練介紹
指導教練:白戶太朗
1991年起成為職業鐵人三項運動員,連續6年獲選為世界錦標賽日本代表。1992年轉戰世界盃,1996年活躍於超級鐵人系列,並積極推廣鐵人三項運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85566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