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或許是三個)潛力爆棚的新人,一干經驗豐富的老將,賽季初,這種老少配的的組合讓不少人認為狼隊很有可能成為西區攪局者,目標直指季後賽。(轉自網易體育)
然而賽季過半,狼隊卻只有13勝29負排名西部倒數第二,比輸球更糟糕的是,目前的森林狼在場上經常顯得毫無生氣,三節繳槍幾乎成了習慣和常態,狀元威金斯更是進步龜速,新賽季的表現甚至一個月不如一個月。
看到現在的情景,也許狼蜜們會回想起去年賽季後半段的情況,當時小狼崽兒雖然一樣不成體系,但至少拉文和威金斯在場上打的是越來越漂亮,儘管很少贏球,但至少不像現在這般缺乏希望。
那狼隊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怎麼低效怎麼來,威金斯越打越靠外。
如果要選出本賽季最讓人失望的狼隊球員,威金斯一定為名列前茅,相比上賽季每月一進步的表現,本賽季威金斯在球場上經常表現的十分迷茫,精氣神忽高忽低高,其叉腰呆站的造型甚至已經淪為賽後狼蜜吐槽的經典橋段。
而最讓球迷不滿的主要在於其進步幅度,上賽季最後一個月,威金斯場均可以得到23分6籃板4助攻,儼然已經具備了成為外線核心的數據基礎。但本賽季前兩個月,威金斯的數據不僅相比上賽季4月全部縮水(場均20.8分3.8籃板1.7助攻),而且還有每個月還有小幅的下降。
而從比賽過程中看,本賽季的威金斯基本放棄了上賽季最後兩個月頻率極高的低位進攻+衝擊籃下的打法,更多的在陣地戰中使用了面框的干拔中遠投,命中率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目前為43.8%)。
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在於位置變化,上賽季威金斯主打三號位小前鋒,經常搭配射手馬丁和拉文同時出戰(盧比奧休戰),而本賽季,威金斯的位置退到了二號位得分後衛上,身邊的搭檔基本固定為盧比奧與普林斯。
這種位置變化很容易讓人想到還在菜鳥時代的杜蘭特,類似當初的杜鐵神,如今威金斯雖然持球攻擊力仍有不足,但因為身體素質出眾,依然可以利用跑位擺脫防守者,通過戰術得到直接拿球衝擊籃筐的機會(杜蘭特則是投籃),這也一度是他上賽季的主要得分手段。
但在本賽季改打得分後衛之後,威金斯的速度優勢減少,空切鑽籃下的機會也隨之縮水,同時在被傷愈復出的盧比奧吞掉球權之後,他大多數時候只能作為一個弱側的外線二流一對一持球單打手來解決戰鬥,這導致他的籃下命中率明顯下降(6%),干拔跳投出手卻水漲船高(從場均4.2到5.6)。
所以如果說當年杜蘭特從得分後衛改打小前鋒是神來之筆的話,那麼威金斯今年的變化就純屬反其道而行之的作死之舉,尤其考慮到威金斯並不具備杜蘭特的投籃準星,這樣做還對他的其他的攻擊手段也造成了影響。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背身單打,上賽季,威金斯一度是NBA背身單打最強的外線之一,其低位攻擊比例直追改打四號位的安東尼,而且效率恐怖,並且可以搏到足夠多的罰球,低位單打也一度成為威金斯的王牌殺手鐧。
但本賽季,威金斯的場均低位單打得分已經從上賽季最後兩個月的4.4分降到了2.9分,其低位背打在整體進攻中占的比例更是從20%跳水到了13%,幾乎腰斬,所以雖然事實上他的背打效率比上賽季更高,但效果卻並不如上賽季那般明顯。
因此可以說,本賽季改變了位置之後,威金斯一直在用自己並不擅長的方式打球,而導致他發生這種改變的,一是球隊的戰術體系,二是新加盟的狀元唐斯。
兩個狀元誰占大頭?狼隊糾結的培養計劃。
在本賽季早些時候,在談到當年1996年選秀大會為什麼不選科比時,已故的狼隊經理兼主帥桑德斯這樣說:「我們的確認真考慮過KG+KB的選項,但最後我們認為,同時培養兩個有超人天賦的年輕人難度太大。」
該你的躲也躲不掉,當年的桑德斯恐怕也想不到自己19年後還是必須來解這道題——事實上球迷很少能關注和理解的是,一個球隊從教練人力到整個球隊的戰術布置配比,這些資源都是有限的。而從目前的狼隊來看,他們顯然將相當的資源傾斜在了唐斯身上。
後來者居上,這種劇情眼熟麼?大約七八年前,重建中的國王首先是把凱文-馬丁扶正,之後新人埃文斯閃電上位擠掉馬丁,而隨著考辛斯加盟,國王又把埃文斯甩掉,重複著無限重建的怪圈。
顯然,這樣的前車之鑑值得狼隊警惕,但威金斯自己也必須足夠努力來避免問題的發生——這裡把話題回到威金斯身上,其實早在選秀前,諸多球探就曾經表示,威金斯的性格不強勢,不一定適合做球隊老大,而本賽季盧比奧也曾對媒體委婉的表示,希望威金斯在陣地戰中要更積極的要球,加內特也認為威金斯有時太安靜了。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球隊(尤其是加內特)將更多的培養資源用在場上風格更張揚的唐斯身上也就無可厚非了。為此,球隊不僅安排KG貼身教學,首發上還塞進了普林斯帶節奏,拿下了攻擊力突出的馬丁並積極甩賣,為的就是給唐斯足夠的表現空間。
然而問題是,馬丁是過去兩個賽季狼隊的場均得分王,也是全隊戰術執行最得力的得分手,他的射程正好和威金斯一內一外搭配相得益彰,將他拿下換上每20分鐘得3分的普林斯之後,狼隊全隊運動能力和攻擊力明顯下降,還把威金斯擠到了並不合適其發揮的位置。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球隊控衛盧比奧場均空有2.3次搶斷,卻難以組織起有效的快攻,讓狼隊驚人的運動天賦被鎖在了聯盟排名第20的低節奏黑洞裡,而這也引發了同有關狼隊未來下一個問題……
一號位的未來,盧比奧還是拉文?
本賽季第一場比賽,盧比奧在對陣湖人時全場17投10中砍下28分,其中大部分是中遠距離出手,一時間這種變化變化讓人驚訝不已,不少人也激動的表示,盧比奧的跳投也算是告慰了桑德斯的在天之靈。
然而隨著賽季的進行,盧比奧的中遠投還是漸漸的現了原形,本賽季,盧比奧除了籃下有43.3%的命中率之外,其他位置的命中率均低於38%,而在中距離(距離籃筐3英尺-16英尺區間),他的命中率更是不足20%。
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盧比奧的表現只能說相當於一個削弱版的朗多(朗多本賽季在三項主要技術統計全包圍盧比奧,而且在每一個距離範圍的投籃表現都比盧比奧強),盧比奧對球權的掌控雖然對全隊是正效應,但作為一個大包大攬型控衛,他的存在對威金斯的球權需求是一種擠壓。
當然,狼隊管理層是明白這個問題的,事實上從上賽季開始,有關盧比奧的交易流言就沒有停過,但因為盧比奧嚴重偏科+合同太長(簽到了2019年,均薪1400萬),對他有興趣,並能提供不錯籌碼的的球隊並不太多。
而且狼隊在談盧比奧交易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問題掣肘,那就是球隊缺乏可以頂上的替補控衛。上賽季i狼隊原本打算引進米勒作為替補,但其身體老化實在嚴重,根本不堪大用,打老鷹一戰,米勒硬是把一個搶斷後的1打0變成了快攻上籃1打3不進,用他打後衛,等於是在球隊後場掛了「吃掉我別客氣」的招牌。
這種情況下,狼隊缺乏組織的替補群就成為了球隊的一個大包袱,本賽季,以穆罕穆德和吉昂為主打的狼隊替補群打的毫無章法,基本以單打獨鬥和亂戰取分,在首發每百回合贏6.6分的情況下,硬是每場能給球隊挖出接近11分的大坑(狼隊全隊每100回合輸對手4.2分)。
那麼作為球隊的頭號替補控衛,拉文或許真的是需要背鍋的那個人,但問題是,作為一個以維斯布魯克為模板,個人攻擊為主要打球方式的20歲年輕人,讓他來操持球隊的替補戰術本來就是天方夜譚得胡說八道,狼隊把他放在這個位置本身就是錯誤的。
那而作為全隊天賦第三高的年輕人,拉文正確的培養方式是什麼呢?上賽季桑德斯的已經給出了答案:讓他搭檔威金斯先發。上賽季末,拉文+威金斯加速狂奔一個勁扔,拉文不負眾望,在去年3月和4月打出了場均15.9分4.1籃板4.8助攻,其中最後15場連續得分上雙,場均19.6+5.1+5.7的表現。
結果呢?狼隊16連敗收尾,怒摘唐斯,好吧照這麼打下去萬一今年再來個狀元……你們開心就好。
不是總結的總結:經驗+潛力≠即戰力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狼隊雖然擁有了潛力,也擁有經驗,但全隊差的最多的就是即戰力,球隊目前處在25-30歲之間的球員只有盧比奧、魯迪茲、吉昂、別利察和佩科維奇,這就導致球隊雙向脫節——能跑的不會跑,會跑的跑不動,會跑能跑的能力低。
當然,年輕的小狼崽子們是球隊可以引以為傲的資本,他們大可以開發能力為名慢慢試錯,等待小伙子們的肌肉和野心慢慢膨脹,等時機成熟再來收割勝利,反正明尼蘇達得球迷自從2004年之後就沒見過季後賽長啥樣,也不在乎多等幾年。
但是,年輕和潛力和都不是藉口,曾經的爵士、老鷹、開拓者乃至雷霆都很年輕(小球市地區,尤其是西北區的普遍現象),但他們最後都選擇了削弱天賦兌換即戰力的做法,而如何選擇這個節點,放棄什麼換回什麼,這都是需要狼隊未來好好思考的問題。
但最讓球迷遺憾的可能就是KG了,今年之後KG還剩最後一年合同,也許明年他就會選擇退役,那麼我們心心念念希望看到他帶著森林狼的頭銜再次踩進季後賽地板的願望,真的要等到他退役成為老闆之後才能實現了……(編輯:周峻濤)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