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乘的技巧 - 『入彎前』的煞車調節法

| 2016-01-12| 檢舉

在過彎的時候,還是會覺得車頭很重,轉向有時候會有不足的現象。尤其是在「下坡路段」,即使避震的壓縮以及回彈在設定的更軟一點,還是都會有這種現象產生。導致有時候在大角度的彎或者在下坡彎道的時候,只能很慢速的過彎。總覺得車頭太重了!! 能不能有方法,讓車頭的負擔再小一點?過彎再靈敏一點? 我相信方法很多但此篇我們就針對透過煞車來改善這些現象

而這種作法我們一般稱之為-煞車調節法

其實煞車調解法這門技術,並沒有太多的技巧。只要了解為何要這麼做?這麼做的效益是什麼?再加上平時對煞車的練習。習慣了後煞車的力道就可以輕鬆的學習這門技巧。

附註:我不是煞車高手,但我知道這種方式。是很多高手級別的車友會在山道上面使用的技術。如果車友還有其他的方式能夠改善前輪的負擔,也可在文章中以回復的方式我們共同討論。這是一件好事!!

煞車調節法的觀念:

我們在前幾篇有談到,煞車會影響什麼。那在我們摩托車休閒運動的時候,過彎之前的減速煞車多半都是使用了「退檔」「前煞」

這兩種方式來把速度控制下來,進而入彎!!我們先不考慮地面問題(上坡、平路、下坡)就單看這樣子的操控模式會讓車子產生什麼樣的變化,透過以上的方式。由於制動的關係重心全部向前輪移動,會導致我們的前避震開始壓縮,前輪負擔開始變重。後輪避震開始拉長那就變成各位車友熟悉的,前輪感覺很重。轉向變得非常不靈敏

煞車調節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在近彎之前由於制動力的關係絕對的重心都向前輪移動。透過後煞的這個小動作,讓我們的後避震也有相對的壓縮(不要只是拉長)。壓縮後避震的好處就是,減輕前輪的負擔,增加後輪的重心,增加後輪的抓地力,改善轉向前輪死硬的現象。

實際操作:

在我們公路入彎之前的直路,為了要把速度控制在自己能力以內的過彎速度,我們的作法大部分是:回油門 退檔補油 前煞,在前煞的部份我們同一時間多增加一個後煞!! (記住這些都是在 入彎之前的行為)一般我們入彎之前的煞車,車友多半都會有一個體會就是身體重心也會往前。但如果增加了這個後煞的動作你會發現,有股力量將你往後拉一點。在開始近彎,這時候一模一樣的速度過同一個彎,但是多增加了一個後煞。你會明顯感受到車頭變得非常的輕鬆,感覺後輪的抓地力變強了。這就是煞車調節的好處。他透過這個小小的動作,改變的避震器的行程,減輕了前輪的負擔。甚至因為這樣種種的改變,你在出彎口的時候,會趕更大力的給油出彎。因為後輪不像之前一樣空空的感覺。

而這個後煞不是 持續一直煞,他只是帶一下後煞而已(看當時的速度,以及車友你本身的煞車點)以我的經驗約 接近一秒的時間

就放開後煞,開始專心煞前煞、專心入彎。這裡很重要喔 不是一直持續後煞,切記「後煞」只是帶一下下。他的目的是壓縮後避震,真正減速的主角還是「前煞」

左圖:在直線時候,透過原本的方式增加了後煞的動作(約一秒)

後,放開後煞專心入彎!!

左圖:透過煞車調節法,即使在下坡角度篇大,過彎角度超過90度角的下波灣,也能夠輕易的改善車頭的負擔,增強轉向的靈活性。

要記住,重心的改變!!重心他直接影響的就是避震系統,而避震他所牽連的底端就是我們唯一與地面接觸的輪胎。

不管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做減速的動作,車子的重心一定會往前輪跑,我們只能透過操作的技巧,來減輕前輪的負擔

讓我們後輪負擔大一點

以山道為例:

此彎你的能力是70KM過一個將近90度的彎,在直路的時候快要接近入彎點前。我們把速度控制低於70km以下,透過煞車調節的方式,透過正確的路線。這時候我們的前輪會比以往負擔還要輕,後輪會比以往還要有抓地力。在透過在彎中持續緩慢的增加油門。

持續給後輪施加重心,這樣的作法能夠完全改善前輪負擔過重的情形,為什麼很多高手在山道/郊區他們不選擇使用TB這門技巧就是他們遵循的公路到要領: 慢近快出法則

附註:Trail Braking帶煞入彎 快近快出 的偏賽道方式操控

左圖為:下坡左彎,透過入彎前的煞車調節,來減輕前輪的負擔

而這個方式我認為在公路上面非常好用,特別是下坡的彎道。有些老經驗的玩家會建議新手,不要使用後煞?

我個人解讀的目的是這樣的:不管用什麼方式,只要是減速。我們的重心都會向前跑,如果新手在後煞力道的拿捏不準確,太大力了,會因為後輪沒有相對的重力(等同沒有抓地力)產生 後輪側滑的現象,所以直接較新手不要使用。

而我給一般新手的建議是:在平時「直路減速」的時候 不管是準備停車,還是準備停紅綠燈,還是前方有慢車我們要減速了

在這個時候,當時速控制低於50km以下了。可以透過前後煞車一起使用,多了解後煞的「力道」!!!即使同型號車子,每台煞車的力道,都會有些微不同。透過平時的練習,知道自己煞車的力道。等力道的拿捏有了基礎後,跟前煞的力道拿捏差不多了以後。在來搭配過彎前的煞車調節。

不然都有可能會因為,對後煞力道拿捏不準確太大力了!!只要是減速重心就是向前,,如果後煞太大力會讓後輪產生側滑現象。

在練習的時候:後煞的力道,寧願不夠,也不要過頭(這是技巧,也是安全的練習方式)然後依照習慣以及熟練後,把力道增加到

可以明顯壓縮後避震,但後輪又不打滑的情況下。那就完美了

在上坡的時候:由於地形的關係,後輪在重心比會比其他來的重,那後煞就可以重一點點

在平路的時候:由於地形的關係,後輪的重心會因為減速的關係,較輕,那後煞的力道要輕一點

在下坡的時候:由於地形的關係,後輪的重心會因為減速+地形的關係,重心更少,所以後煞的力道要在更輕一點

左圖:下坡右彎,一樣也是透過煞車調節法,來降低後避震壓縮。

感想:

其實我也很猶豫是否要寫這篇文章,因為多半車友對後煞的力道拿捏。是不熟悉的!!因為只要在做減速,後輪的重心就是會向前跑!!,如果後煞拿捏不准,冒然使用煞車調節是真的容易產生後輪側滑現象。我擔心有些車友,還是會因為太心急,在後煞力道拿捏還不夠成熟就使用了煞車調節法!! 但是也不能因為這樣,就完全捨去正確的方式。因為透過一點的後煞來降低後避震的壓縮增強後輪抓地力,減輕前輪的負擔。其實是更安全的操控方式。我只能再三提醒,這種方式必須架構在,車友你對後煞的力道拿捏要有基礎。如果你不想在後煞車下功夫,就要冒然使用這種方式的話,那我還是建議,你就只單純使用前煞就好,這個不適合對後煞力道不了解的人使用

記住後煞的力道拿捏請先練熟悉了在來搭配入彎前使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8408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