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單車重點知識整理!!

普通自行車只需要在城市裡遵守交通規則即可,而賽車在郊外,在山道上騎行,四面八方的車輛來往會對騎行者構成極大的威脅,所以需要有更高的安全意識。

謹記著,會騎車不等於會騎賽車。

針對入門級的愛好者,簡單談談不可缺少的裝備。

1、 頭盔:頭盔幹嘛用的?跟建築工地的民工一樣是為了保護腦袋。尤其是我們在高速騎行的時候起保護作用。佩戴頭盔需注意大小尺寸要合適,帶子要不鬆不緊,佩戴時注意不要把前額露出來,應該象特務戴帽子似的把帽簷稍微壓低點。

但頭盔不是帽子,跟建築、攀岩用的頭盔也不一樣。騎行頭盔的頂部開了很多窟窿,越多越好,散熱透氣。要注意頭盔的質量,雖然都是泡沫,但有些摔一次就報廢了,有些壽命可以延長。

切記即使裝備再貴,頭盔的錢不能省,因為生命只有一次!

2、 眼鏡:作用在於擋風、擋塵土、濾浄太陽光,也有專門用於陰天、下雪等天氣的鏡片。高速騎行一定要佩戴眼鏡,事故總發生在眨眼功夫。

建議選用那種摔破了也不至於傷著眼睛的樹脂眼鏡。

3、 服裝:騎普通車只需要穿著普通衣服即可,淑女們的長發、絲巾、裙子還能滿大街地迎風飄揚。騎賽車則需要從頭到腳的專業武裝。

騎行服的上衣基本要求是寬鬆合體,但不要太肥以免風阻太大。兜風的衣服不要穿,尤其是天冷穿風衣騎車,要穿那種收口處是繫繩子的而不是鬆緊帶的,鬆緊帶收口的風衣,一來是騎起來感覺象拖著一隻大氣球,還忽左忽右的亂飄;二來是弓腰蹬車的時候,衣服會向上縮呀縮,很不自在。

再有就是要求透氣和排汗。騎行褲則一般要求帶墊檔,如果春秋兩季,可以先在裡面穿一條緊身的健美褲,再加套一條帶墊檔的短褲,又或者是短褲加一副長腿套。

假如穿時間長了建議在洗完褲子後,在褲檔上打一點凡士林油,以防墊檔太硬難受。

此外,按理說還應該有女士專用的騎行褲,可惜俺們國家的自行車運動愛好者中女士少之又少,除了專業隊以外,這種褲在市場中是很少有賣的,只能湊和男女平等了。

4、 手套:分長指和短指。目的都是為了防止打滑,保護手,減少震動等作用。因為在高速騎行中如果出現摔車,手與地面必有一個很大的摩擦力,沒有手套的話手就會被擦傷。手套最好挑那種「手背」方便擦汗的那種。

5、 鞋:初學者一般都穿普通運動鞋,在快速的激烈衝刺中起不了作用。如何選好專業鞋,大小一定要適中,否則影響蹬踏。運動鞋一般是海棉底,踩踏時間長了腳掌會酸脹;而專業鞋是硬底,不光疼痛減少而且能使腳的蹬踏力全都使在腳踏上。

專業自鎖鞋中又分山地鎖鞋和公路鎖鞋。如果沒有強烈的公路車競技需求,建議使用山地鎖鞋。因為山地鎖鞋方便走路,公路鎖鞋只能上趟廁所都要騎車過去,無法正常走路的,但公路的鎖片大有利於蹬踏,適用於單純競技比賽。

初學者不清楚自己的實力如何,也不知道自己愛好的發展方向,所以對車輛的選定一般比較茫然。

車座該怎麼調?最好是水平的位置,車頭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上肢操縱車把支撐身體,車座起到把上半身平托著的作用,具體的位置是車座管中間。

車架子大小要合適,建議用鋁架,可以通過調節車座管作調整。

建議扶著牆把腳踏在最低點的地方,膝蓋能稍微彎曲即可,注意啊,車架過高的話對腰間盤的損傷特別大。此外,每個人的身高決定把立的長度。

再說維修。

車子難免有萬一壞掉的時候,因此騎行愛好者需要掌握必要簡單地修車技術,不然遠郊野外,車子壞掉了呼天不應叫地不靈的只有哭鼻子的份了。

因此也建議不會修車的人不要單獨遠行。

一般來講,自行車除了特大的交通事故,否則不會有很大的毛病,最常見的是輪胎漏氣的問題。

比如強烈衝擊障礙物,車輪在上面形成很大的衝擊力,車輪被障礙物擠扁或磕漏了。

另一問題出現的比較少,是車圈上的輻條帽子的孔漏氣。這個原因是因為車圈編完輪子後沒有把輻條的孔密封好,氣壓自己衝破橡膠。

所以應該把輻條帽的墊帶把輻條帽的孔堵住,把所有的孔封死,這樣扎破的機率很小。還有最簡單但也不太好弄的補胎,提醒注意內胎往裡裝的時候,先把內胎充一會兒氣再往外胎裡塞,以免內胎在裡頭打一個卷兒或者弄一個褶子,所謂的爆胎就是這種現象造成的。

另外,建議野外騎行多帶條備用胎或者多帶幾塊膠片。特別提醒騎行者在野外換胎打氣時要注意交通意識,不要在路邊扎堆。

飆車是很爽的事情,但強調安全意識。有事情一定要先提前減速,然後靠邊停車。盤山道下山切彎時不要剎車,應在進彎前減速,過彎後再加速。

下山時不要超越路中間的黃線,一是怕迎面車輛,二是怕輪胎壓著黃漆打滑,雨後更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8238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