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健身效果為啥不如別人好?

你的健身效果為啥不如別人好?

我的健身效果為啥不如別人那麼好?我在鍛鍊中怎麼那麼容易受傷?我付出那麼多的汗水去運動肥膘怎麼減不下來?我的鍛鍊怎麼老是堅持不下來,是不是我太懶?

其實,這些問題大多是由我們鍛鍊時的不良習慣所導致的。下面我們來細細盤點一下健身者中常見的10大陋習,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啦~

1.平時不鍛鍊,周末狂運動

突擊式的長時間大運動量會造成運動性的損傷或誘發疾病,周一上班會很「痛苦」。

科學健身的基本原則就是循序漸進!

2 運動後「急剎車」

千萬不要在強烈運動後立刻停下休息,後果很嚴重。正確的做法是,採用慢跑或步行作為調整活動,然後可以甩動胳膊、轉轉腰、抖抖腿啊,以促進血液的回流,讓肌肉主動放鬆。

3 .剛吃完飯就劇烈運動

飯後立即運動會對消化系統和腸胃造成不小的影響。 因此,飯後適宜做些輕微的身體活動,而較為劇烈的運動最好在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進行。

4 .餓著肚子做運動

飽腹運動有害健康,空腹運動同樣不科學,尤其是早上。即使肌友們出於減肥的考慮需要空腹鍛鍊,也要在運動前先喝杯牛奶,補充一些健康的小食,如糕點或香蕉等。

MAX曾在以前的《清早6式健身輔助動作,喚醒你一天的激情!》說過幾招適合早上練的健身輔助動作,男女通用,點擊文尾的閱讀原文就可以看了。

5 .運動前不進行充分的熱身

很多人為了節省時間,不熱身就直接進入高強度的有氧訓練,這樣很容易造成肌肉損傷,而且會更容易疲勞。因此,在進行有氧鍛鍊前,需要花運動總時間的10%~20%,進行一些腿部肌肉拉伸、繞肩、擺胯、扭膝等熱身動作。

6 .初始鍛鍊時過於爭強好勝

為了顯擺或爭強,在不考慮自身體質基礎,強行加大自己的運動量。這很容易造成韌帶拉傷、肌肉勞損等,也會在以後造成健身時的畏難心理。

因此,初始鍛鍊運動強度最好不要超過最大心率的60%,主觀感覺應在將要影響自己的正常說話時、或在感到肌肉酸痛前適可而止。

7 .運動前和運動中不補水,運動之後猛灌水

運動前和運動中不補水,會導致運動疲勞,損害健康,影響健身效果。運動後往往口渴難耐,如果慌不擇食一口氣喝個夠,會造成更加疲勞。大量飲水的結果只會是導致鹽分進一步流失,引發痙攣、抽筋。

建議在運動前30分鐘適當喝點水,運動中根據運動強度的大小每隔一定時間補一次添加少量鹽分的溫水,水量不超過100ml。運動後補水不要過猛,建議少量多次。

8 .鍛鍊時抽菸解乏

在運動鍛鍊時吸菸,比平時吸菸對你的危害更大,同時氧氣吸收不暢還影響機體運動後的恢復,讓人更容易感到疲勞。

9 .大量運動後馬上洗浴

劇烈運動後洗冷水浴,會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縮,血液循環阻力加大,同時機體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

而洗熱水澡則會繼續增加皮膚內的血液流量,血液過多地流進肌肉和皮膚中,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輕者頭昏眼花,重者虛脫休克,還容易誘發其他慢性疾病。

建議在運動結束10-20分鐘之後再洗澡。

10 .帶病堅持鍛鍊

不少人有一種誤解,對於頭痛腦熱的一些小病,繼續鍛鍊是一種「運動療法」,活動一下筋骨,出一身汗,病還好得快一些。其實這是一種最危險的錯誤概念。

生病時,人體本身免疫力就差,身體處於異常狀態時,劇烈運動之後,反而會導致身體狀況更加糟糕。身體如有不適,就應暫停運動或減少運動量。如果在運動中出現眩暈、胸悶、胸痛、氣短等症狀,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必要時呼叫急救車,切忌硬撐著或等待,尤其是中老年人,以防運動誘發猝死。

-END-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8069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