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選手村有多爛?看一下對比就知道
里約奧運選手村洗手槽整個爆掉(deadspin)
里約奧運開幕典禮即將在台灣時間早上七點開始,雖然開幕在即但是選手村以及當地治安等問題都還沒有獲得改善,包含中國、俄羅斯、澳洲等多國選手都曾抱怨過選手村以及治安問題。里約奧運選手村的各種慘況,比起在 1932 年的第十屆洛杉磯奧運的「史上第一次選手村」還要糟。
里約奧運選手村床組一半(deadspin)
奧運場館大門鑰匙不見,消防隊剪開大鎖(juliadcarneiro)
馬桶糞水淹出來(KSLAndrew)
早餐只有土司和香蕉(moleloco)
印度選手村沒家具(Narinder Dhruv Batra)
只好自己買自己組(Narinder Dhruv Batra)
時間拉回到將近一百年前,洛杉磯早在 1920 年提出申辦第十屆奧運會。 1923 年國際奧委會羅馬會議決定了第十屆奧運會在洛杉磯舉行。羅馬會議後,洛杉磯市便開始籌備,即使是在經濟危機席捲全球時,也未受到多大影響。準備工作大致於 1930 年完成。
1932年洛杉磯奧運的選手村規劃(kcet)
體育設施和其他安排都很出色,是以往歷屆無法相比的。體育場館不僅設計新穎,設備完善,而且宏偉壯觀,可容納觀眾 10.5 萬人。此外,還興建了有觀眾席 1 萬 2 千多個的綜合性體育館,等等。男選手首次住在單獨的奧運村(女選手則被安排在臨近賽場的豪華酒店內。)
設計成方便移動的選手村小屋(kcet)
自從本屆奧運會後,主辦國必須修建一座奧運選手村,選手村的概念由此展開。當時的選手村的設計概念為「方便運輸」因此所有的家具和房屋都設計成為能夠簡單的拆裝以便運輸。即使是在距離現在八十多年,也毫不遜色。
悠閒休息的選手(kcet)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78779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