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周身秘訣及練太極拳各部位姿勢的要求十二項

太極拳周身秘訣十二項

太極拳周身秘訣及練太極拳各部位姿勢的要求十二項

頭第一:頭者身之魁,直豎而若頂千斤,不可抬高,不可俯視。向左則略顧左,向右則略顧右,隨身法以相應。高仰則有僕後之病,低視則有僕前之虞,學者先宜凜之。

眼第二:眼者身之主,宜精神注射,破敵全憑之,故認腿認勢皆賴手眼也。兼視一身,上下相顧,前後左右相防,皆不可不用眼。

頸第三:頸為頭目之樞,上下相顧,呼吸相通,以靈活為主。要直豎而不可太偏,顧左顧右,隨身法以相轉,學者亦當領會也。

肩第四:肩為一身之前鋒,宜帶靠而陡來。宜下與膝相對,不可過於膝,亦不可不及於膝,至若偏閃,更要靈活為要。

臂第五:臂乃一身之門戶,宜狹不宜開,開則身法渙散。敵人可揭可挑,而我之身難保矣。宜以氣應之,臂力使上,則氣吸上;臂力使下,則氣降下。臂力開,則隨身法以相轉,不可使孤行為要。

手第六:身之圍護者手也,要輕鬆圓活,剛柔相濟,上下前後左右相顧。左上則右下,右上則左下;亦有左則俱左,右則俱右。此以身法速轉,方可如此。更有變陰變陽之妙,長短伸縮之玄。總之,以熟為要。

胸第七:胸乃我身之牆壁,宜開之成其一片,亦不可俯仰,兩手常須護持,勿使敵人攻入。苟使近身,縱有能者,亦難敵矣。

腰第八:身之樞軸者腰也,腰要靈活圓熟,直鞭堅固。況力皆從腰出,氣亦由腰所運;一屈則氣阻力閉,上下不能相通矣。

臀第九:下身之所重者在臀,宜與肩相應而成一片。肩過右則擺右,要陡然相沖而帶壓下,故一身之筋節俱緊貼敵人身上,所謂百法收來無空間是也。

腿第十:管腳之攙力,腿亦有功焉。宜懸而縮,宜活而硬。要循腰藏陰而帶曲尺樣,此下盤之緊密者也。

膝第十一:下盤之門戶在膝,宜平分內裡,不可外開。若開足尖亦開,下盤必不密矣。要在略帶壓下跪勢,仗身法坐至將平即住。若過於坐平則腿力不堅,腰曲無力,種種失真矣。此法不必拘,要在能者變用耳。

足第十二:足系一身之根,根不穩,則百體雖強,皆為虛器矣。妙在足指釘下,足根堅固,不可虛前虛後,退步宜輕,踹步宜速,探步宜活,其餘百盤步法,俱遵成式運用。根既堅固,周身俱活,隨其所之,無不顛人矣。

太極拳周身秘訣及練太極拳各部位姿勢的要求十二項

練太極拳各部位姿勢的要求(十二項)

一、心靜體松:「松靜」是練太極拳的原則,首先要心平氣和,思想集中,不存雜念,把大腦中樞精神「靜」下來。要放鬆周身肌肉,關節和內臟器管,要求軀體和精神都要放鬆。

二、中正安舒:頭要正直,軀幹要端正。從兩手來講,要求「全憑兩手轉」而不離中線,動作要輕鬆、柔和,下身穩重,上身靈活,姿勢要圓滿、舒展、連貫、協調,嚴正,不散漫、不萎縮、不歪斜。精神要蘊蓄。中正安舒、輕靈圓活與沉著穩重三者相結合,是太極拳身法的特點。

三、虛領頂勁:頸頂要端正豎起,而且要松豎不犯強硬。頭頂百會穴要始終輕輕往上頂起,似有繩子懸提之意,又似頂一碗水需要輕鬆地保持全身自然平衡狀態,頂勁不可太過,也不可不及,若有若無。練太極拳時眼神隨主要的手的動作向何處轉動,勁頂也隨著向何處轉動,眼法手視前方。

四、氣沉丹田:呼吸要自然,逐漸運用腹式呼吸,始終保持腹實(松靜充實)胸寬(寬舒)壯況,用意識引導呼吸似乎徐徐送入腹部臍下的感覺,要求自然,不要硬壓做作,唇微閉,齒輕合,舌尖抵上顎。

五、含胸拔背:以鎖骨相對固定而微微下沉,胸肌要放鬆,胸腔微微向內含,不凹凸,內中感覺鬆快,背肌也要求放鬆,而肩胛外展而同時下沉(腋下可容一拳地位)。脊柱要在背肌牽引下節節松沉直豎,而又虛虛對準,背脊兩肩中間骨節(大椎)微有鼓起上提之意,使這部分皮膚有繃緊的感覺。

六、沉肩墜肘 肩要松沉,兩肩要平齊,不可一高一低,肘要松垂,肘關節微屈,要有下垂勁。注意腋下留有餘地,不要把膊部緊貼肋部,使手臂有迴旋的餘地,手臂有似松非松的繃勁。不可丟失「柔中寓剛,剛柔相濟」的拳。

七、坐腕舒掌: 腕關節要靈活有力,不可鬆軟,也不可強硬。近腕節尺骨要隨勢沉住(稱作坐腕)。手掌前推時掌根微貫勁前凸,以肋前伸之勢,使意貫注於指尖舒展。手指微曲不犯硬,太直則犯硬,手掌由舒展而復歸於含蓄,仍成微窩形,這是由實而虛。

八、鬆腰斂臀:腰部要松沉直豎,不軟塌,不搖晃。骶骨要沉著有力,使重心下降穩定,不可搖擺失中,不可旋轉幅度過大,微微旋轉腰部來帶動四肢運動。斂臀的要求注意不要蹶起屁股,要向裡收進的自然姿勢,正像日常靜坐時臀總自然外突的。

太極拳周身秘訣及練太極拳各部位姿勢的要求十二項

九、尾閭正中:尾閭骨節要始終對準胸腹部正中線。腹部正中線欲向何處,尾閭骨節即直對何處,等於動向起到舵手作用,保持動作中往何角度上的「身正」。最忌頭、身,前傾,彎腰屈背。

十、屈膝松胯:胯根要鬆開,襠口要撐圓,會陰部分肌肉微微收緊(不宜過緊)膝關節始終要保持微屈不要挺直,落胯下坐,屈膝弓腿膝蓋不可超出足尖,坐身胯根臀部與足跟齊,臀部之力要貫到足跟。注意胯不要開得太過,或坐身胯根低於膝蓋,形成「蕩襠」,也不可開得太窄,形成「尖襠 」。

十一、步分虛實:邁步要輕靈,兩腿要分清虛實,前進後退時隨著重心的緩緩轉移,兩腿交替支持重心,保持全身平衡,不可搖擺顫動。足趾足掌足跟平實踏地,足心湧泉穴要空,實足勁下沉踏穩,似植生根,使樁步穩固,使虛腿靈活變換。

十二、上下一線:身法要端正自然,在前進後退左旋右轉時,四肢動作不輪如何轉換,頭頂軀幹至會陰穴要始終形成一條垂直線(上下一條線)。最忌挺胸凸肚,低頭彎腰,弓背突臀等現象。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21527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