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這些惡習不能有

障礙我們水平提高的,往往是我們自己,我們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心態等等。下面,從幾個方面對障礙我們太極拳水平提高的幾個情況加以探討。

一、廣學多聞

廣學多聞本應該是好事情,所謂「兼聽則明」。但學習太極拳,不小心就會因此走到岔路上去了,片面的追求見聞廣博,追求太極拳的奇聞異事以及各種太極拳的理論等等。如果本身再有個顯異惑眾的虛榮心理、顯擺的心態,就更容易成為理論上的高手,現實世界的低手。要知道,先輩的經驗總結,是基於太極拳的刻苦修煉後的體悟,是身體感悟和思維整理的結果,目的是對自己的階段性總結和幫助後學體會印證。如果缺少了實踐作為基礎,而追求從理論到理論的提升,最後不免是鏡中花、水中月、空中樓閣。所以太極拳的修煉要克服顯擺心,腳踏實地的加以訓練,才有可能真正的領會前輩們留下來的寶貴經驗財富,進而變為自己的實際體會。

二、好勇鬥狠

太極拳追求以柔克剛,要因敵變化示神奇。過於追求力量強悍,往往會忽略了捨己從人的太極拳要求,會導致練拳到一定水平程度之後而停滯不前。尤其在想贏怕輸的好勝心驅使下,更加遠離太極拳的理念原理,進而導致身體僵硬、頂牛。

太極拳的高手最容易被人忽視。好勇鬥狠,就會一切以自我為主試圖控制和進攻對方,既耗費了體力、精力,往往又難以取得好的效果,即便取勝對手,也難以令對手信服。王宗岳《太極拳論》裡提到「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也是讓我們放下天生的本力、濁力而不用,鍛鍊出來後天的更加符合太極要求的身體反應,這樣才能夠「四兩撥千斤」,才能夠將拳經、拳論裡的觀點、思想更好的為我所用,相互印證。

三、好為人師

一般在太極拳練習了一段時間,尤其是套路比較熟悉,也找到一些勁路的感覺後,往往會覺得自己水平很好了。除了自己的老師、師兄的意見還偶爾聽得進去一些,對於周圍人的意見、建議常常是置若罔聞、不屑一顧。而且也習慣於見到別人練拳就加以指指點點,即使沒有口頭表達出來,心裡面也是進行了一番品評。殊不知,每個人都會有眼高手低的毛病,看到別人的問題容易,看到自己的問題難。所以偶爾自己對著鏡子練習,或者拍了錄像之後,第一反應都會是自己練的拳怎麼這麼難看!前傾、後仰,姿勢不到位,身法、步法都是一堆的問題。這就是「師心自居」的心態,也會障礙自己水平的提升。水平高低往往是客觀的,不因為對方表揚了自己幾句就會有所提高,也不會因為對方給自己挑出了幾處毛病而降低。但卻會因為自己的虛心學習,發現並改正毛病而逐步得到提升。

四、閉門造車

相比其他很多內外家拳,太極拳的習練者更應該敞開心扉,相互交流。因為太極拳的基本原理更加複雜、深奧,缺少交流往往會造成自我感覺非常好,但走出去交流的時候,要麼是雞同鴨講,要麼是碰到好手潰不成軍。很多時候閉門造車是因為護短心所導致,越是少與外界接觸,就越自我感覺良好,但潛意識裡似乎也並不那麼自信,時常是心虛的。即使偶爾走出去參與交流切磋,也是不敢真刀真槍的比劃,刻意的守護著自己的一些虛榮心理。在學習太極拳的這些年裡,我個人除了受到師父、師兄們的指導、提點外,周圍的很多人都給予了很多幫助。如果一直關在家裡閉門造車,想來沒辦法獲得這些益處。當然,交流過程中也要善於撿擇,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久而久之則會大大促進自己水平的提升。

五、鮮花掌聲

聽起來匪夷所思,但鮮花和掌聲有些時候也是障礙我們進步的原因。我們更加沉醉於享受別人的讚美,滿足我們的虛榮心,同時也順便消磨了我們的鬥志。一次、兩次的獲獎或者表彰,更多的可能是動力,但久而久之則會成為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在任何領域、行業均是如此,太極拳也不例外。尤其我們能夠在正規的學校、培訓班裡學習的太極拳,其教學是系統而專業的,學架子、正架子,甚至傳統推手、競技推手都有涉獵,這些都幫助我們更好的體悟太極的奧秘。只要稍加努力,想要在省市的一些比賽裡摘金奪銀,不是個難事。

但在太極拳的圈子裡,大部分人還是在公園裡比劃,跟著業餘的師父後面照貓畫虎,跟了幾個月才學會一套拳,根本沒有糾正動作一說。在這些人眼裡,我們的太極拳水平是其難望項背的。所以我們想要獲得鮮花和掌聲,實在不是個難事。

但如果我們想要在太極拳上真正取得突破,首先要忘記這些鮮花和掌聲,在拳理上深入探討專研,在拳架上不斷摸索改進,並且用推手來加以檢驗修證。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20881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