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訊 穆里尼奧的曼聯丟了兩分。這一次,還是在大病初癒、重回老特拉福德的弗格森面前。
賽前,弗格森的回歸給這場比賽賦予了特殊的意義:這位紅魔教父在執教曼聯時,就是堅韌、強硬的代名詞,一次次率隊逆轉、絕殺,更是將紅魔精神完美詮釋出來;即便是退休之後,弗格森也能在突發腦溢血接受手術後的短短3個月里迅速康復,並回到老特拉福德這個特殊的球場觀戰,上演另類的「逆襲」。弗格森的精神感染著每一個曼聯人。

弗格森目睹了曼聯的表現
但本場比賽,穆里尼奧和他的曼聯卻沒有被感染。當開場德赫亞接連神撲擋住狼隊攻勢時,當博格巴靈巧助攻弗雷德破門時,也許人們以為曼聯會像弗格森賽前希望的那樣順利取勝。但一如過去幾個賽季曼聯慣性似的的崩盤,當本場狼隊抓住博格巴的出球拖沓,扳平比分後,曼聯慌了、亂了:傳控丟了,又玩起了簡單粗暴的長傳+頭槌;三線聯繫丟了,狼隊的直傳能隨便穿過曼聯空虛的中場,直接威脅德赫亞和他身後的球門;連穆里尼奧的傲氣也丟了,補時還有一分鐘,這位名帥想得不是如何調度球隊取得絕殺,而是低頭看看手錶,「怎麼比賽還沒結束」;賽後,穆里尼奧痛斥曼聯球員「態度差到我不理解」、「輸熱刺那場都比今天踢得好」……從任何角度看,曼聯都和那支「紅魔」相去甚遠。
面對這樣的窘境,有人開始發出呼喊:穆里尼奧什麼時候才能掌控住曼聯,成為「真正的弗格森」呢?或許,穆里尼奧再也無法成為曼聯的弗格森了。

穆里尼奧也慌了、亂了
穆里尼奧與弗格森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細細品來,這些「相似」又好像「似是而非」。
穆里尼奧飽受詬病的一點,就是花費巨資引進一些「大齡球員」,如桑切斯,如馬蒂奇;而弗格森曾花大力氣引進謝林漢姆(加盟時31歲)、范佩西(加盟時年近30)、范德薩(加盟時34歲)、布蘭科(加盟時35歲)等老將,並未以重任。然而弗格森的轉會操作備受好評,而穆里尼奧卻背上了「病急亂投醫」的罵名,這看似不公平,實際上,弗格森在引進那些老將的同時,也為曼聯打下了一套足以縱橫足壇十數年的冠軍陣容,「92班」、C羅在他手下從稚嫩走向成熟,費迪南德、維迪奇、范尼們的加盟也是慧眼識人的典範,即使有納尼、安德森等失敗案例,但仍然無法掩蓋弗格森打造球隊、挖掘新人的貢獻。

弗格森造就了曼聯「92班」
而在穆里尼奧執教的2年多時間裡,曼聯再也沒有湧現出自己培養出的可用之才,反而是馬夏爾、拉什福德等曾備受期待的天才們,卻逐漸蹉跎至平庸,淪為讓人們唏噓不已的「傷仲永」。穆里尼奧的悲哀在於,他沒有像弗格森當年那樣擁有充裕的時間、從容的姿態來打造球隊,更加急功近利的球迷苛責著他,更加咄咄逼人的輿論刺激著他,更加畸形、競爭更激烈的轉會市場逼迫著他。他只能忍著罵名引援,挨著鞭子花錢。

被寄予厚望的馬夏爾……
穆里尼奧與弗格森的「似是而非」,還體現在對更衣室的掌控上。穆里尼奧是出了名的「難搞」型主帥,他從不遮掩對球員的批評,他和博格巴、馬夏爾等人存在矛盾的消息也屢屢出現在媒體的頭版;另一邊,弗格森當年也是著名的「鐵面主帥」,貝克漢姆、羅伊-基恩、范尼、斯塔姆等名將也曾同弗格森鬧出矛盾被掃地出門。然而,弗格森的舉動背後是他多年來將曼聯從弱變強的功勳地位和絕對領袖的威勢,他就是曼聯的王,生殺予奪,全掌控在他一人之手。

弗格森清洗過包括小貝在內的大牌們
而穆里尼奧則沒有如此的好運了。他來到本就是頂尖豪門的曼聯,再耀眼的履歷也顯得平淡無奇;他面對著一個個經紀人大鱷掌控下的個性球員們,再也無法像弗格森「開吹風機」那樣用強硬的態度來矯正更衣室的亂流;在引援、處理球員關係上,他也不能如弗格森一樣隨心所欲,他要配合伍德沃德,他要考慮俱樂部的想法、利益,遵從俱樂部經濟上的決定、商業上的妥協……穆里尼奧不是球員和俱樂部的教父,他只是一個帶隊踢球的主教練而已。

穆里尼奧連博格巴都搞不定
在四處樹敵的「狂」和「傲」上,穆里尼奧和弗格森也「似是而非」。日前,曼聯名宿斯科爾斯曾稱穆里尼奧同弗格森一樣四處樹敵:「這種視外界為敵的心態是穆里尼奧想法的一部分,他想讓每個人都感覺外界都是沖球隊來的,這樣球員們就可以帶著情緒走上球場,教練們有時會這樣做,這是心理遊戲,也是主教練的技巧。弗格森也這麼做, 他不喜歡把更衣室的事情公之於眾。當時每件事都是沖我們來的,試圖從我們這獲得些什麼,但我們很團結,穆里尼奧現在應該也在做類似的事情。」弗格森在執教生涯中有許多敵人:達格利什、溫格、穆里尼奧、瓜迪奧拉……而穆里尼奧也是「敵人滿天下」的典範,弗格森、溫格、瓜迪奧拉、孔蒂們也都做過他的敵人。

「敵人們」也忍不住誇讚弗格森
弗格森的狂傲,幾乎純粹是一種掌控球隊、為球隊獲利的手段,當他與「敵人」開戰時,其實私下裡往往會和對方「亦敵亦友」。溫格就曾透露:「其實我和弗格森爵士的關係很好。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經常會給我發簡訊。我們總是互相支持。」而在2012年,尚在執教曼聯的弗格森還曾在金球獎典禮上公開稱讚瓜迪奧拉、梅西和巴薩,力挺瓜迪奧拉留在巴薩,把梅西同貝利相提並論,還坦率承認巴薩就是當世最佳。

穆里尼奧的舉動更出格
而近年來,穆里尼奧的狂傲中除了為球隊牟利的因素,他與全世界為敵的意味也逐漸多了起來。在早年波爾圖、切爾西、國米、皇馬的成功後,穆里尼奧的成功之路走得越來越坎坷,「穆二年奪冠定律」沒了,「穆三年下課」的說法還籠罩著他,「內訌」、「衝突」等字眼也成了他的新標籤,更有「挖眼睛」、罵記者等出個舉動,似乎只有當敵人們或是離去、或是退休,徹底無法對他形成威脅時,他才能放下戒心,停止對抗。這樣,在曼聯人的心中,似乎那個又霸氣、又溫情的弗格森更加討喜,而更孤僻、更乖離的穆里尼奧就更加惹人生厭了。

弗格森的1後衛神陣擊敗了沃爾夫斯堡

7後衛神陣則擊敗了阿森納
穆里尼奧同弗格森有所不同,也體現在對新戰術、新潮流的接受、學習上。弗格森和穆里尼奧在對足壇戰術潮流的發展、進步上都有過自己的貢獻,兩人也都嘗試過許多不同的戰術思路。弗格森執教曼聯27年,前後做出4次大的戰術轉變:執教曼聯初期,弗格森一反英格蘭傳統的長傳沖吊戰術,引進坎通納、保羅-因斯等技術流球員,提高了球隊戰術的準確性和效率性;隨著92班的崛起,弗格森改變了戰術,邊後衛內維爾兄弟頻繁插上,邊前衛貝克漢姆和吉格斯靈活換位,中場基恩、斯科爾斯兼顧組織、防守,打造了一套接近全攻全守的戰術風格;當穆里尼奧的4-3-3陣型切爾西在英超異軍突起後,弗格森又學習了起來,曼聯版的4-3-3坐擁C羅、吉格斯、魯尼、納尼、瓦倫西亞等人,再次順利改造,成為新戰術主流中的佼佼者;在歐冠決賽兩次敗給巴薩後,70歲高齡、即將退休的弗格森也做起了「傳控足球」的嘗試,卡里克、香川真司、范佩西、魯尼們也大放異彩。除了這些大的戰術轉變,弗格森也能用靈巧地戰術調整擊潰對手,「1後衛神陣」擊敗沃爾夫斯堡、「7後衛神陣」完勝阿森納都是其中的經典案例。

穆帥的戰術變化越來越少
而穆里尼奧雖然也經歷過戰術上的革新,但近年來在曼聯的他,卻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腳步。穆里尼奧的戰術變革,主旋律更像是「對抗潮流」:英超大搞防守反擊時,「穆一期」的切爾西就能在防守的基礎上實現「旋風快打」,羅本、達夫、德羅巴、蘭帕德、喬-科爾大放異彩;國米時代和皇馬時代,作為對抗「夢三巔峰巴薩」的先驅,穆里尼奧將防守反擊做到了極致。但時至今日,進攻當道的足壇進入了百花齊放的階段,無論是克洛普利物浦的「搖滾進攻」,瓜迪奧拉曼城的「快速傳控」,還是薩里切爾西的「極致傳控」,在水平更高的俱樂部層面,進攻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主流,防守風格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到了本賽季,穆里尼奧也不得不做出傳控的嘗試,即便對陣熱刺時「得勢不得分」、最終0-3完敗,他也堅持認為那場比賽曼聯表現出本賽季最好的狀態。然而,他的進攻嘗試仍然慢了一拍,學習的成本也變得更高了。相比之下,弗格森在執教的數十年中總能在最恰當的時機作出戰術改變,而穆里尼奧近年來的戰術革新卻越發停滯、跟不上節奏。
穆里尼奧成不了弗格森,這其中有兩人個性、經歷、能力上的不同,也有時代、環境不停變化帶來不同壓力的因素。或許我們該回過頭來好好想想,用弗格森的榮耀和成功作為標準來要求穆里尼奧,是不是真的不太公平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