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遠眺是人們最喜愛的健身方式。
作為一種積極的健身方式,
登山能有效地鍛鍊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
但在運動前一定要熱身,
充分地打開關節、舒展身體,讓人體迅速進入「運動模式」。
這樣,人的靈活性、柔韌性才能更好,運動損傷相對不易發生。
上山下山摩擦多
膝蓋韌帶易受傷
登山健身要選擇平、軟、輕便、彈性良好的鞋子。皮鞋、拖鞋、涼鞋等都是不可取的。
登山前,熱身時間要在10分鐘以上,動作則包括壓腿、半蹲、彈跳等多種。
登山的時候一定要戴護膝,如果有登山杖最好也用上,登山杖可以緩衝膝關節30%衝擊。
下山對膝關節的傷害最大,因為下山的時候往往都體力不支,走得又快,膝關節很容易受傷。
看景拍照不看路
崴傷腳踝要當心

制動
腳扭傷後,可就勢坐下,不讓受傷部位用力或負重,保持患肢不動,避免加重傷情。
冰敷
在24小時內,將冰袋放在痛處進行冷敷,每次敷20-30分鐘,2-3小時冰敷一次。
加壓
加壓包紮患處,但不要包紮得太緊,以免阻礙血液循環,影響恢復。
抬高術
抬高患肢,讓其高於心髒部位,便於踝部血液回流,減輕腫脹。
小編要提醒大家
登山也要量力而行哦
感到胸悶、頭暈、想吐的時候
就站著休息一下
不要硬撐哦!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