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制度開始了,比賽編排得密密麻麻,1月份馬來西亞參與的比賽有四站,2月份兩站,3月份也是兩站。當然實際上還有比賽是國家隊沒派出的,無論哪個項目,一直到3月份的大大小小比賽中馬來西亞「只」拿下了兩站冠軍。
3月份的300級德國公開賽,混雙吳順發、賴潔敏拿下冠軍,也算是延續1月份300級泰國公開賽冠軍之後的第二座冠軍。接著下來第二站全英賽,屬1000級別,馬來西亞隊無人晉級半決賽。各個項目派出至少2-3組,拿督李宗偉沒能衛冕冠軍,八強賽輸給了老對手林丹,這是他們第40次交鋒。男雙八強輸給了丹麥「經驗」級別的鮑伊/摩根森, 而馬來西亞隊混雙也未能複製2017年的成績,在第二輪輸給了2017年拿下的中國對手張楠/李茵暉。
吳柳螢文字專訪:
需要把失去的信心找回來
這算是我2018年的第一個大比賽,我知道我的狀態還沒恢復到最好。經歷兩次手術,和陳炳順的「分分合合」一直在考驗我們。2018年大比賽接二連三,留給我恢復狀態的時間其實不多,特別是4月份的共運會(大英國協運動會)。由於沒湊滿10項比賽的積分,排名已漸漸滑跌50後,想追上排名,卻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像少了陽光的植物,發芽不起來。這顆種子仿佛在慢慢尋找屬於它的那份陽光,它需要點時間,偏偏時間卻是它最缺的。
站在全英賽的賽場上,第一局領先20比19,犯了一個簡單失誤導致輸了第一局,特別懊惱,也間接把信心給輸了。第二局開局直接被領先2比7,帶著第一局的懊惱情緒開局,當然不會是好的開始。用了好幾分的球努力把情緒調整好,戰術策略對了,剩下的是心態。
11分後的短暫休息前對方還是領先,不過我們已經把比分拉近。漸漸把信心找回,不過對方似乎知道我的手還用不上力,開始改變策略。弱點暴露,我開始心虛,雖然我們的比分已經慢慢超越了對方。領先19比16,對方改變了發接發的策略,我開始懷疑自己取分的能力,間接否定了自己,甚至連主動取分球也失誤。對方連取5分,就這樣,兩局本該我們拿下的比賽就這樣輸掉了。
你說心痛嗎? 痛,又如何? 你說可惜嗎? 可惜,又如何?始終還是把比賽輸了……
雙打就是就算你搭檔發揮不好你也還得繼續比賽,雙打就是一起承擔比賽輸贏....
給我的計劃就像煮方便麵
比賽結束後和教練商討了一下,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把我的信心和狀態找回來,剩下的兩個星期備戰共運會,對她、對我對陳炳順都是種壓力。
接下來的星期,少不了每一天的高遠球,也少不了用重球拍的封網,必須在最短的時間把力量給找回來。練多了,手開始疼的時候就治療、恢復訓練。有一天教練有發球給我封網的時候說了句「給你的訓練計劃就像是煮方便麵,需要用最短的時間,把面煮熟,然後開始食用」。也就是說用最快的訓練方法讓我的手法和力量成型,開始比賽。哈哈,我覺得蠻貼切的。
我們羽球隊已經出發前往黃金海岸了,希望帶回來的是值得祝賀的消息,加油,馬來西亞隊!
轉載自---先鋒乒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