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與得勢丨「被動」中的微妙博弈

Neoh Ch ...| 2018-03-31| 檢舉
得分與得勢丨「被動」中的微妙博弈

前幾天愛羽客菜師兄看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從機率的角度思考羽毛球的銜接與連貫》,師兄按自己的理解就是探討得分與得勢之間的微妙關係。今天師兄探討的「被動球」處理就很有點這種微妙的博弈在其中。

一、被動球的理解

(1)被動球的「邊界」

得分與得勢丨「被動」中的微妙博弈

(紅衣劈殺,球直接落地得分)

雖然這一球安賽龍最終通過殺球得分,但是在球落地之前,林丹依然做出了救球的努力,在球落地之前依然有救球成功可能,所以在球確定落地之前,依然可以把林丹所處的局面描述為「被動球」。而在球落地的一瞬間,比賽的局面就突破了「被動球」的局面,直接宣布了這一分戰鬥的結束。

(2)被動球的三種狀態

得分與得勢丨「被動」中的微妙博弈

(藍衣防守連續陷入被動,不能選擇出球的節奏以及方向)

得分與得勢丨「被動」中的微妙博弈

(紅衣被偷發發球,擊球點在身體後,發力的空間不舒服,但有相對的處理時間)

「被動球」可以描述成防守球員與球的特殊狀態關係。愛羽客菜師兄理解的「被動」有三層意思:一是球員在接球瞬間發力空間上的被動,比如擊球點靠後的擊球;二是球員在接球瞬間發力時間上的被動,比如接高速的殺球;三就是兩種情況的疊加:球員在接球瞬間即沒有發力空間也缺乏發力時間。比如接殺球即不能及時發力頂後場,也來不及調整拍面擋對角,只能勉強擋直線,同時擋出的直線還難以控制輕重。

二、絕對被動與相對被動

(1)絕對被動

得分與得勢丨「被動」中的微妙博弈

(藍衣回球無法選擇輕重以及變線)

得分與得勢丨「被動」中的微妙博弈

(紅衣被動回球,即無法擋對角也來不及頂底線,同時擋網還控制不了輕重)

絕對被動就是那種在節奏和線路上都被對手壓制,直到一步步的被對手逼如絕境。

(2)相對被動

得分與得勢丨「被動」中的微妙博弈

(藍衣被動過渡被紅衣網前抓死)

得分與得勢丨「被動」中的微妙博弈

(類似的情況,藍衣在被動中擺脫後場反敗為勝)

菜師兄選取了兩個類似的場景。都是安賽龍拋高過頂造成了林丹擊球點靠後的被動擊球。第一圖,丹神沒有多想,被動情況下選擇較為省力的過渡網前,結果被提前預判抓網前的安賽龍直接勾死。圖二安賽龍故技重施,造成林丹「被動」以後,大膽的壓網。這一次林丹卻在被動中選擇了回擊後場「破局」。

這顯然是「相對被動」,因為擊球點雖然靠後,但球速和弧度畢竟不同於殺球,林丹在被動的擊球點限制之下卻能爭取到一定的出手時間仍然在被動中發力回擊後場。安賽龍反而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把林丹「相對被動」預判為「絕對被動」,提前啟動壓網,賭死林丹只能回網前過渡。

(3)相對被動與「構陷」的關係

得分與得勢丨「被動」中的微妙博弈

(藍衣故意拋起來給對手重殺+抓直線殺球快擋對角得分)

得分與得勢丨「被動」中的微妙博弈

(藍衣接殺擋給對手推+抓反拍空檔回抽直線得分)

基於對「相對被動」的理解,愛羽客菜師兄驚訝的發現「相對被動」還有特殊的戰術意義,即給對手製造「陷進」。比如典型的拋高抓殺球,擋遠網抓推球,看似給了對手機會冒險讓自己陷入被動,但卻在「相對被動」狀態下反戈一擊。

關聯閱讀:

1.愛羽客圈子文章:《從機率的角度思考羽毛球的銜接與連貫》

注釋:

1.素材來自2017全英公開賽。林丹VS安賽龍。分析基於作者個人理解,參考一下就好了。

2.如果你有有趣或專業的文章,可以投稿至愛羽客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菜師兄為你潤筆。

3.歡迎批評和觀點的碰撞。請多分享兩句經驗和論據,讓你的批評更有力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8810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