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攝於2017年世錦賽
對於所謂的優勢技術,不能單純地用能力強行防守,要想辦法避開或者限制,也就是儘可能使其不得到順暢的施展空間——這叫辦法。
很顯然中國隊放遠網抓推突擊的手段,始於對葉誠萬陶菲克網前技術的忌憚,成於林丹十幾年來的統治局面,並延續到石宇奇這樣的新生代男單球員身上,可謂一脈相承。
正如葉問說不是南北拳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一樣,我認為不是抓推突擊有什麼問題,只不過林丹是其中成就最高的個體,觀者往往會以林丹的高度為通用標準,對比出很多的「真不行」。
唐詩攝於2017年世錦賽
我想石奇宇應該不屬於「真不行」之流吧,他拉吊相持能力不在陳金之下,頭頂突擊威力巨大,比起孫俊老師滿場救球的發端,石奇宇的成名是從攻擊型球員出發的,這就已經說明他青出於藍了。實話說當初同樣年紀的我也未必有他現在的水準。
石宇奇的問題,是對優勢技術的依賴有點大,他目前只有頭頂突擊一個「賺錢的路子」,正手區那邊,如果你看過很多安塞龍的球,就應該覺得遇到石宇奇是不害怕的了。
李梓嘉是個好苗子,身材要正相貌要邪,同是馬國男單,李的前輩黃綜翰就有這種味道,他面帶凶光,眼神經常能殺人,其實為人非常禮貌和氣,只是在球場上開啟比賽模式而已。
李梓嘉的整體架子很有高手的意思,他的球比香港新秀李卓耀更端正一些,不過半決賽和石宇奇的球打得就不好了。
我們說凡是頻繁被對方得手的那些球,首先就說明你提供太多讓對方出手的機會,那明知石宇奇是「只有一邊後場」的球員,還是被他打出了頭頂突擊的超高成功率,這就是李梓嘉出球方向選擇不當的問題了。
擺在明面的就不是什麼高深問題,「印尼柯震東」——喬納坦,吸取了李梓嘉的方向性錯誤,更多地把球回到石宇奇的右側後場,大大削減了自己的防守壓力。
加上喬納坦本身就是多拍型球員,他的漏洞可沒有李梓嘉那麼多,所以石宇奇在他身上拿分的體能成本就要比半決賽那場球高很多了。
除此之外,喬納坦用主動下壓之後推反手區的辦法,確保石宇奇在接頭頂球的時候,必須付出整個場區的前後跑動,做到理論上的最困難條件。
不得不說石宇奇的頭頂優勢依然非常突出,即便在這麼難受的情況下,還是能刷出很好的數據。
我覺得同一波球員之間互有勝負很正常的,畢竟大家都處在上升期,你追我趕相互促進,這也是競技體育之中對手的作用。
石宇奇應該在現有基礎之上,再醞釀出一些新的得分點。
就好像林丹的頭頂殺直線沒人能勾對角,但你打他正手的話,又比較害怕那條刁鑽的斜線突擊,兩個火力點的相互作用,就不是簡單的數量疊加能比的。
如果能做到這件事,石宇奇的頭頂威力才會得到真正的體現。
(本文圖片除註明外均來源網絡)
- - -END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