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羽客羽毛球網特約作者:李海良
為何羽毛球人口總數不足中國1/100的日本,會冒出高橋禮華/松友美佐紀、奧原希望、山口茜、桃田賢斗如此之多的羽毛球星?在剛剛結束的日本公開賽上,日本更是幾乎壟斷了女雙項目,奧原希望也打入了4強,但最終退賽。
相比國羽的女隊人才斷檔,日本大量青年選手湧現的原因又在哪裡呢?記者採訪了日本羽毛球屆的諸多相關人士,他們認為主要在於加強青年選手強化集訓、學校對青年選手訓練的重視以及青少年比賽眾多。
日本青年選手注重身體素質,不重成績
日本羽協的官方網站清楚地寫明其培訓目標為:「挖掘、培養將來能夠參加奧運會、亞運會、湯尤杯和世界錦標賽等國際比賽的日本國家隊選手。」
日本羽協的青年強化集訓分為三個年齡段的選手。U13、U16和U19的選手。U19的選手爭取在世界青年錦標賽、亞洲青年錦標賽取得優異成績為目標。U16主要以到達國際級的技術、體力和精神力為目標。U13主要以達到國際水平的基礎技術,學習頂級選手的日常生活習慣。培訓內容包括選拔選手、強化集訓、海外參賽等等。
從評價標準,我們可以看出越是小選手,日本羽協越注重的是其身體素質,而對比賽成績的要求相對較低。身體測試項目包括yoyo測試、選擇反應時間測試、30米跑、投健身實心球、往返橫向跳躍、立定跳遠、跳繩、握力、仰臥起坐以及男子 1500米、女子1000米跑等項目。教練判斷則主要看其打法風格、步法等因素。選手的選拔標準主要是以比賽成績、身體測定和教練評價為依據。
日本中小學就有羽毛球俱樂部
首先與中國的舉國體制不同,日本的青年選手主要靠體育少年團和各級學校的培養。據日本國內的學術論文披露,體育少年團在青年選手的培養方面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其中上世紀70年代的熊本縣體育少年團是其先驅。而多名熊本縣出身的選手後來成為奧運會代表。之後,大阪、滋賀、茨城、香川、青森和宮城等地區選手的水平得到提升,並帶動全國水平的提高,以往實力薄弱的地區也有選手在全國大賽中獲勝。
日本國家隊女雙主教練中島慶告訴記者,日本選手成才的大致軌跡是這樣:首先在小學入學前,球員可以參加體育少年團這樣一些社區組織的訓練。之後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樣的過程。尤尼西斯總領隊中條彪介紹說,日本是一個注重學歷的社會。一般女選手在高中畢業後就進入公司球隊。而男選手大多會讀完大學後在進入公司。
從2000年開始,日本羽協開始對小學生選手進行註冊。2007年在日本羽協註冊的選手有24049名。日本小學生羽毛球協會單獨的統計,2007年開始有23474名選手進行了註冊,註冊俱樂部則為1463家。而初中生,2007年註冊的男選手為35342名,女選手為86909名,合計12251名。註冊的學校,男子為2303所,女子為3476所,合計5779所。
據日本小學生羽毛球協會理事能登則男介紹,早在2001年日本羽毛球協會就開始了青少年強化訓練。從2001年開始,全國小學比賽面向小學全年級的學生。而在2001年以前,只有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學生才能參賽。協會主辦的比賽召集了全年級的學生。像奧原希望、高橋禮華、松友美佐紀等選手當時都參加了全國小學生比賽。日本國內每年還會舉行5-6次國內集訓,每次的集訓時間在一周左右。除此以外,每年還有兩次海外交流活動。(PS:愛羽客小編回憶自己讀書的經歷,小學、初中、高中都沒有羽毛球校隊,只有大學才有。)
日本全國羽球人口不足中國1/100
競技人口的增加,這中間也聚集了很多有才能的小將。參加全國比賽的小將又從國家隊選手的好成績中得到激勵。青年選手通過集訓提升技能、增加鬥志。優秀的教練發掘出新的人才。年輕選手參加國外的比賽,意識到自己在世界範圍內的位置。最終培養出像奧原希望這樣的選手。
從小椋潮田組合開始,羽毛球在日本形成一股熱潮。羽毛球人口也從10萬前後增加到目前的28萬。日本尤尼西斯男隊教練清水文武介紹說,這一數字只是在日本羽協註冊的人口。據他估計加上沒有註冊的愛好者,日本實際的羽毛球人口應該在200萬左右。
而據《北京青年報》2015年報道,羽毛球在中國是參與人數最多的體育運動,羽毛球人口總數高達2.5億,僅廣州僅有300多萬羽毛球人口。這樣一算,日本全國的羽毛球人口總數還不如中國的廣州市多,僅有中國的1/125。
日本青年比賽多,羽球人才輩出
在日本最重要的青年比賽當屬每年8月舉行的全國高中羽毛球錦標賽。據日本資深記者鈴木快美介紹,這項比賽分為男團、女團以及男單、女單、男雙和女雙比賽。每年6月通常先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舉行預賽,獲勝的學校和選手將獲得全國賽的出場資格。而能在全國高中錦標賽獲勝的選手,大部分在將來會入選日本國家隊,從而活躍在日本乃至國際羽壇。
另外一項重要的比賽是每年3月末舉行的全國高中選拔賽。這項比賽不是以都道府縣為單位,而是以地區為單位。鈴木快美介紹說,比如崎玉縣的選手如果在縣大會中獲勝,但是之後的關東地區大賽沒能贏得冠軍,依然無法參加全國比賽。相比全國高中錦標賽,高中選拔賽的參賽人數更少,比賽規模也要小一些。
日本《羽毛球》雜誌編輯佐藤正宏介紹,日本每年3月舉行的全國高中選拔賽,通常在日本全國範圍內輪流舉行。比賽分為男團、女團以及男單、女單、男雙和女雙比賽。與高校選拔賽水平接近的比賽還有全國高中綜合體育比賽以及全日本青年錦標賽等比賽。而全國高中羽毛球錦標賽同樣是在日本全國範圍內舉行。單項排名前三的選手還能獲勝12月參加全日本綜合錦標賽的資格。
日本的初中錦標賽每年3月舉行,從2014年開始比賽以蘇迪曼杯的形式舉行。水平較高的地區包括福島、崎玉、香川和熊本等地區。另外夏季的全國中學生大會也是一項重要的比賽。
小學生比賽則以冬季的全國小學生錦標賽為代表,以及每年8月的小學生ABC比賽。A指的是5-6年級。B指的是3-4年級。而C指的是1-2年級。 除了國內比賽,日本羽協還會組織選手參加與韓國、台灣等國家、地區之間的對抗賽,給選手更多的參賽機會。
日本的體育評論員陣內貴美子介紹說日本從2000年開始重點培養小學生選手。一些小學生比賽,1-4年級屬於同一級別,增強了選手間的競爭。2014年湯杯比賽,5戰全勝的桃田賢斗就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
日本有許多著名的羽毛球學校。據中島慶介紹,隨著三得利、松下等關西地區的羽毛球大俱樂部休部,現在日本好的羽毛球學校都集中到了東京的周邊地區。比如崎玉榮、福島縣富岡中學(初中、高中)、青森山田中學、宮城縣的聖·維魯拉斯·英智中學等等。
這裡再順帶提一下日本的大學生比賽。最具代表性的比賽當屬全日本學生錦標賽。而日本國內實力最強的大學基本上都是私立大學。比如早稻田大學、法政大學、日本大學和日本體育大學等等。前男雙選手早川賢一就是日本大學的學生,遠藤大由畢業自日本體育大學。而2012年日本奧運會女單代表佐藤冴香也曾就讀於日本體育大學。
最後談一下,日本對於國家隊人才的選拔,其規則十分透明。獲得全日本綜合錦標賽前兩名將直接進入日本國家一隊。包括選拔奧運會的參賽選手也是嚴格按照世界排名,誰的排名高,誰就去參加奧運會。
本文系愛羽客羽毛球網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